毛古斯舞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已经非常古老,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舞蹈,毛古斯舞里面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动作,是一种江西土家族过年过节需要跳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是非常有特色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毛古斯舞是什么。
一、毛古斯舞是什么
毛古斯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被称为中国民族舞蹈最远的源头,是湘西土家族舞蹈里面的一种,毛古斯舞在土家族语里面称为拨不卡或者是帕帕格次,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会跳起这种古老的舞蹈,现在毛古斯舞也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这种舞蹈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跳舞的人需要把膝盖弯曲然后抖动全身,身上所穿的毛草就会发出响声,图上面的链子不停的摆动,一般都是用碎布进行前进或者退散,而且需要左右的摆动身体,还需要抖肩以及摇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演形式,在演出的过程当中都是需要唱土歌以及讲土话,看上去非常诙谐有趣,形态表现的也很滑稽,都是模仿一些古人的粗犷动作,非常的自由,并不会受到任何的局限以及内容的限制,可以翻跟头,可以玩杂耍,也可以做游戏或者唱歌跳舞,毛古斯舞的风格非常的别致古朴,一般表演的话需要有十个人到十个人左右,穿着土家族的服装,不管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跳毛古斯舞都需要披上稻草做成草衣,光着脚戴上稻草做的帽子进行表演,这样的表演才是最真实的。
二、毛古斯舞的文化价值
毛古斯舞是非常珍贵的古老遗产,是中国戏曲里面的古根,能够找到戏曲里面的一些模仿性,虚拟性的影子,都是用载歌载舞的方法来表演,也是民族舞蹈里面的一条古根,是中国舞蹈里面最远的源头,毛古斯舞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又有着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以及祖神崇拜的一些精神在里面,可以说是一个珍贵的活化石。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毛古斯舞是什么,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也有了一定了解,毛古斯舞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形式,也是现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的一种舞蹈方式,如果对毛古斯舞感兴趣的话,就应该对它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了解,可以观看一下毛古斯舞的视频。
土家族现有人口570.4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和重庆市。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
土家族信仰祖先崇拜,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一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
土家族多住木屋,木屋中间的房间祭祖迎客,左右两间为“人间”,是起居饮食的地方。“人间”用壁板隔成前后两小间,后为卧室,前为伙房。较富裕人家,在正屋边配上吊脚楼,楼台腾空,楼上一般作“姑娘楼”,是姑娘们活动场所,也是主人陪客人聊天的地方。
土家族服饰多以自织土布为衣料,青蓝两种颜色较常见。土家族喜欢在衣边、头巾上镶五彩刺绣,质朴与华美搭配,十分别致。古书记载,土家男女服饰皆为一式,而今土家族服饰女装多为短衣大袖,左开襟,镶边筒裤,男装多为对襟短衫。
土家族最喜欢吃糯米糍粑。做糍粑时,先将糯米浸泡 、蒸熟,然后捣烂、压成圆形,风干几日,泡在坛中半月换一次水,经久不坏。吃糍粑时用文火烤熟,蘸上芝麻糖粉或酱豆腐,此外团馓、腊肉、油茶汤也是土家族风味独特的食品。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传统工艺,又称“土家织锦”。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与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傩戏是集戏剧、说唱、诗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 表演艺术,源于土家族祭神还愿的仪式。其舞蹈造型夸张,唱词通俗风趣。它与土家族“梯玛跳神”、“毛古斯舞”等都是古老的傩文化现象,至今还存活在湘西许多偏远山乡,被人文学界与史学界誉为“活化石”。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神话传说等内容。
社巴节是土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届时,男女老少唱起“摆手歌”,跳起模仿农事活动、卫国征战的“摆手舞”,祭祀祖先,祈祝新年。土家族还有赶年节,那天是腊月二十九,比传统的春节提前一天。
序 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105 Ⅲ—2 秧 歌 河北省昌黎县(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107 Ⅲ—4 龙舞 重庆市(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坛彩龙) 108 Ⅲ—5 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狮子、广东醒狮)浙江省临海市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109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埠市、凤台县、颍上县(蚌埠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110 Ⅲ—7 傩 舞 (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111 Ⅲ—8 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普宁英歌、潮阳英歌)112 Ⅲ—9 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跷、苦水高高跷) 甘肃省永登县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 西藏自治区树卓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124 Ⅲ—21 热巴舞 西藏自治区(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象帽舞、乞粒舞) 辽宁省本溪市128 Ⅲ—25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129 Ⅲ—26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138 Ⅲ—35 傈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143 Ⅲ—40 土族於菟 青海省同仁县144 Ⅲ—41塔吉克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