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有效的自我教育能使孩子的心智更加成熟、完善,逐渐完成从感觉到观念,从具体到抽象再到观念的转变过程。教师必须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干预,但同时也必须让孩子在自我教育中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怀着最大的关切进行观察,观察孩子们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逐步实现思维的转变。比如有一天,一个4岁的小孩在庭院里跑着跑着突然站住不动了,他大声喊道:“啊!天是蓝色的!”他站在那里仰视蓝天,发了一会儿呆。还有一次,当我走进一所“儿童之家”时,一群五六岁的孩子走过来轻轻抚摸我的裙子,说:“这是光滑的绸子。”教师只告诉过孩子们关于蓝色和绸缎的概念,但这些小家伙们能对其他事物进行自觉判断。他们表现出来的智力活动令我非常赞赏。
我们的教育方法最成功之处,就是给孩子们带来自觉的进步。一天,在进行了相应的练习后,我们让孩子给树填色。在画到树干的时候,一个孩子拿起红色的蜡笔。这时教师有想要阻止孩子的意思,似乎要告诉孩子:“你认为树干是红色的吗?”我阻止了那名教师。孩子把树干画成红色,表明了这个孩子还不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这对教育者来说是个珍贵的信息,可以指引我们采取相应的教育来纠正这个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当这个小孩子在花园里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我们有意引导他注意周围树的颜色。这样,他很容易就能发现树干不是红色的,就像那个注意到天空是蓝色而不是其他颜色的孩子一样。事实证明,后来再给这个孩子一张树的图画让他填颜色时,他会正确选择棕色的蜡笔去画树干和树枝,并且用绿色的蜡笔去画叶子。
这告诉我们:孩子被动接受的知识,永远没有通过他观察或自觉意识获得的知识有意义。
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孩子们自由发展身体、心灵和精神的个性,而不是要他们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所以,在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感觉教育之后,我们必须等待,直到孩子们形成自发观察的智力性活动。
这里存在教师如何根据不同孩子的需要去帮助他们的问题。因为不同孩子的智力有差异,有的孩子几乎不需要教师的帮助,而有的孩子却需要。因此,最大限度地限制教师的主动干预必须成为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准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