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药片比较大,将药片掰开再服用的话,药效会更好。还有一些人以为药片小了利于吞咽。其实药片掰开后变成尖的,反而不利于下咽,还易划伤食道,所以,药片不宜掰开吃。
有的药片被分割后,在体内的崩解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在体内被吸收的速度,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影响药效。
并且有些药片表面有保护层,当掰开后,就失去保护层的作用,直接融化在胃里,比如四环素片、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片、硫酸亚铁片、复方磺胺甲哑唑片(复方新诺明片)等,这些药物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不能掰开吃。
不能掰开服用的药片有两种。
1、、肠溶片
肠溶片指的是表面包有一层特殊物质的药片,这种物质只能被肠液溶解却不能被胃液溶解,为的是防止药物刺激胃黏膜或在胃中分解失效。因此肠溶片只能整片服用,而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
2、缓释片与控释片
缓释片与控释片是指为了延长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的材料来控制药物被人体吸收速度的一种片剂。药片被分割后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就达不到控释、缓释和长效的目的了,有时还可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所以在服用缓释、控释片时也要整服,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
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跨膜转运,并抑制钙离子从细胞内库释放,而不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那么,硝苯地平控释片怎么吃?可以掰开服用吗?
为了方便吃药,有些人习惯先把药片掰开或弄碎。殊不知这一做法有很大风险。今年以来,许多地方的药监部门先后发布通告,指出随意掰开药片服用,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这主要是指肠溶片、缓释片或控释片类的药物,最忌讳掰开吃。”我国著名药学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教授说,这三类药一旦被压碎、掰开或嚼碎,药片的毒副作用可能会被“放大”。
缓释或控释片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以保证药物在体内缓慢而持续地释放。缓释或控释片的每片剂量往往是常规片剂的1.5—3倍。若掰开或嚼碎,大量药物成分顷刻释放,毒副作用可能翻番。另一方面,上述三类药掰开嚼碎吃还会影响药效。如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的胰酶片,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会被破坏、水解,而肠溶片则在药物表面包上了一层特殊的膜,保护药物有效成分到达肠道后再开始溶解。如果破坏了药片的结构,就会损失药效。又如,很多降压药制成缓释片,药效可维持20个小时,如果掰开吃,可能不到10小时就没作用了,使药效减半。
缓释片,一片药相当于一个整体,药片会缓慢匀速的释放药物,这样,药物得作用可以维持时间长一点。
掰开或碾碎,吃了之后,药物一下子释放吸收,相当于药量一下子高了,之后又没有药了,忽高忽低不稳定,疗效就不好了。
缓释片就是为了解决药品在体内忽高忽低的情况设计的,掰开就没作用了 ,白设计了。仅供参考。
有时候,一些人会因为药片体积太大较难吞咽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把药片掰开服用。
这样做可以吗?
缓释片,不可以
为了减少服用次数,减轻药物对肠道及人体造成的刺激,现在很多药物都会做成缓释片的形式。
大多数缓控释制剂只需一天服用一次。药物到体内后缓慢释放,血液中有持久的有效药物浓度,药物治疗作用较持久。
绝大多数缓释及控释制剂是不可以掰开服用的。因为掰开服用破坏了制剂的工艺结构,导致药物很快释放,不能起缓释或控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制剂的含药量大于普通制剂,掰开服用等于把全天的药量一下全吃了,易造成药物中毒,引起不良反应。只有一些特殊注明的缓释及控释制剂是可以掰开服用的,原因是厂家研发的制剂工艺允许掰开或留有刻痕供掰开服用。
能否掰?看这里
我们应该如何分辨药片可以掰开还是不能掰开呢?
首先要看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有半片药量的用法,就可以将药片掰开吃。如果说明书中提到“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碾碎”等,则只能整片服用,以免剂量突释后药效过强或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其次要看药片。观察药片有无刻痕,一般有刻痕即表示为了能整齐地将药片掰开而设计,则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切记在服用半量时一定要沿刻痕掰开,不要随便掰开。
老人小孩因吞咽困难,常将药掰碎后再服用。专家紧急提醒:药片大致分为三种,即常释、缓释和控释片,这会在外包装注明。而其中:缓释药片如果掰开吃,三倍的药物会瞬间释放出来,会造成体内短时间血药浓度升高,可能造成药物中毒!提醒您和身边的人,千万要注意!
吞咽困难泛指患者从嘴里吞下食物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妙着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喝些汤汤水水,好让「卡」在食道的食物顺水推舟地进入胃部,在日常饮食可以把干饭(固态食物)改成稀饭(半液态食物),或改选牛奶或营养饮品(液态食物)等易于食用的型态以方便进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