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艾叶的药用价值)

时间: 2023-03-26 15:51:43

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五月艾的食用方法性微温;味辛、微苦;归脾、肝、肾经。功效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用于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

五月艾为多年生草本,有时成半灌木状,全株有香气。茎高80—150厘米,具棱,多分枝;茎、枝、叶上面及总苞片初时被短柔毛,后脱落无毛,叶背面被蛛丝状毛。

《孟子》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又称蕲艾、家艾、艾蒿和五月艾,也叫灸草、野艾,《尔雅》名“冰台”,《本草经集注》谓“医草”。它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生全国各地,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农历五月,是艾生长最旺盛、也是含油量最高的时候,故一般采收艾叶者不会错过此最佳时节。

艾之名因何而来?李时珍引王安石《字说》云:“艾可疾乂,久而弥善,故字从乂。”那《尔雅》“冰台”之名又是怎么得来的呢?陆佃《埤雅》云:“《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原来“冰台”还真和冰有关。李时珍是蕲州人氏,故对蕲艾情有独钟。其父李言闻曾著《蕲艾传》一卷专论蕲艾,并有赞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对艾叶的功效也有一番精辟论述:“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艾叶在医疗上的用途很多,不胜枚举。艾叶煎服,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有良效;煎汤外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等症;艾叶捣烂成绒,制成艾条或艾饼,可供中医灸法之用。

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

夏、秋间枝叶茂盛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50—100厘米或过之。主茎较粗壮,有纵棱,初被灰白色柔毛,常有分枝。叶互生,长5—8厘米或过之,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至线形,全缘或有锯齿,上面灰绿色,无腺点,近秃净,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质柔韧,不易破碎。气清香,味苦辛。以叶多、色青绿、香气浓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辛、微苦,微温。归脾、肝、肾经。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用于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常用量5—10克;外用适量。

【附注】

取本种的叶片置石臼中,舂成绒状,用纸卷成圆柱状粗条,即艾绒。艾绒入药主供灸剂用。又蕲艾A.argyi Levl. et Vant.的叶亦为加工艾绒的原料。

【功用】

归脾、肝、肾经。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用于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常用量5—10克;外用适量。

【性味】

辛、微苦,微温。

【验方】

治产后脚痛脚软方:五月艾4两、鸡骨香2两,生姜2两,清水适量,煎水洗脚部。

(方解)五月艾祛风活血,鸡骨香行气舒筋活络,生姜散寒,煎服外洗,有祛风行气之效。

(方歌)产后血虚足软疼,五月艾草显其能,鸡骨香和姜煎洗,祛风行气效如神。

五月艾的食用方法

五月艾滚鲫鱼汤

材料:

鲜艾叶400克、鲫鱼1条、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烹制:

艾叶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切块。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用。

母鸡艾叶汤

做法:

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

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艾叶甜汤

做法:

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

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艾叶饼子

做法:

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

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艾叶阿胶粥

做法:

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每日2次。

作用: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汉方把艾叶当作止血剂,其能缩短出血、凝血的时间,喝艾叶汁可改善月经量过多或经期过长。阿胶所含的胶蛋白,能帮助血液凝固,故有止血作用;同时又可以加速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长,也有养血的功效。阿胶滋阴补虚、益肺,常用于功能失调型的子宫出血、血虚等症状。适用血虚体质者。注意,吃太多有的人会腹泻、胀气。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 ;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艾叶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

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可用鲜艾叶1000g,洗净切碎,放入4000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3000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2治疗月经不调经期延长

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3治不孕症

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4针灸

艾草常用于针灸。如治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至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

5减肥

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学x位,熏学x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6抗菌作用

以小野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也有抑菌作用。小野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的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平喘作用

实验证明,野艾浸剂对豚鼠支气管有舒张作用。

8利胆作用

实验表明,艾叶油对小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使其胆汁流量增加26%。

9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10止血作用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但亦有认为艾叶的止血作用未能证实。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11促进子宫收缩

实验表明,野艾煎剂可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粗制浸膏对豚鼠离体子宫亦有明显兴奋作用。

12艾叶浴

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艾叶的'药用价值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1、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2、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3、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1、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就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数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2、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但要停掉所有寒凉的食物,不要再让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3、叶泡脚还有驱寒作用,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叶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经络通畅的人,气血就会跟着畅通,而气血健康的人,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无处可待。

4、有效治疗小病。当受凉感冒、流清水鼻涕、咽喉疼痛、浑身酸疼或伴有发烧时,都可以用艾叶水泡脚,是要泡到身体发汗,但必须同时喝生姜红糖水,发热时加葱白,有咳嗽时加几瓣大蒜,要连喝几次,喝到身体发热了,不再浑身酸疼流清水鼻涕了再大量的喝白开水,将病毒及寒火及时排出,并注意休息,你的感冒会很快痊愈。

艾叶的食用方法 1艾叶饺子

做法:艾叶300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功效:增进食欲。

2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功效:令人开胃。

3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功效:用于痛经。

4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功效:用于月经过多。

5艾叶饼子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功效: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

艾叶的功效和作用

端午节门前插艾叶,如重阳插茱萸一样,是我国民间盛传已久的风俗,至今仍在不少农村延续着。以艾叶“悬于户上,可攘毒气”,是古人对端午插艾机理的科学认识。金代词人范成大《竹叶歌》曰:“五月五日气岚开,南门竞船争看来”,正是对端午采艾的通俗解释。
因此时处于小满与夏至之间,值阴阳交接时,也正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之时,预防疾病是当务之急。恰巧自然界艾花未开而枝叶茂,其有效的药物成分便被民众所充分利用起来。由此可见,端午采艾插艾习俗从卫生学看来也是大有道理的。难怪有人说端午节也是我国古代的卫生节。艾为菊科植物,最早见《诗经》。性温,味苦、辛,生用能温通经脉,逐寒湿而止冷痛,《本草纲目》谓其能“温中、逐冷、除湿”。用于下焦虚寒,腹中冷痛,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常与当归、香附配伍。单用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瘙痒。将其艾绒制成艾条,用以烧灸,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非典时我省不少家庭曾烧艾条熏室,效果十分明显。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欢迎大家了解。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温,理气血,暖子宫,止血。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主治:腹中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带下。

临床应用:常用于妇产科止血安胎。

1、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2、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3、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4、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和收涩药。

5、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附:共叶和肉桂比较:1、两者都能治寒证腹痛(有时同用),但艾叶以祛寒逐湿见长,主治寒湿腹痛,阴虚而有伏热者也用,而肉桂温中助阳,主治虚寒腹痛,四肢冰凉,表现阳虚者则适宜,阴虚阳亦不足者亦用;2、艾叶能止血、调经、安胎,而肉桂能行血不能止血,能动胎不能安胎。

用量:3~15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胶艾四物汤加减:阿胶12g(溶化)、艾叶6g、当归9g、白芍4.5g、熟地12g、桑寄生18g、川断9g、菟丝子12g、白术12g、黄芪12g,水煎服。

注:家艾的原植物主要为艾,特点:叶片大而肥厚,清香味浓、艾绒多,质量好。野艾的原植物则有阿及艾,野艾,锡业艾等。特点是叶片小,瘦长而薄,清香味淡、艾绒少,质量较次。

端午艾草的作用与功效 端午艾叶可以吃吗

1 端午艾草的作用与功效1、俗话说:端午节采艾,悬于户上,可禳毒气。端午节的时候采摘一些艾叶插到窗户外、大门上,可以起到较为强烈地驱蚊、驱虫效果,能让蚊虫闻到味道就避开,这样可以保证室内蚊虫少。

2、新艾气味芳香,能避晦祛毒,有利于保持屋子清爽卫生。

3、艾叶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正好可以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致病物消灭,亦可在屋内点燃艾叶,艾烟更有清洁屋子的效果。

2 野艾蒿和艾草怎样分别

1、味道不同

野艾蒿食用时口感苦涩,艾草苦涩感会比较轻一些,艾草味道会比较的清淡。

2、花朵不同

野艾蒿的花朵为椭圆形,野艾蒿的颜色较为艳丽,是橙黄色的,艾草开花时颜色为黄色,花冠的形状为高脚杯的形状。

3、叶片不同

野艾蒿的叶片比较薄,外表为鲜绿色上面有密集的凹点以及白色的小点,在生长的前期叶片上长有短绒毛,不过在生长的后期绒毛会逐渐脱落,艾草的叶片比较的厚并且叶片的两边都长有绒毛,后期不会脱落。

3 端午艾叶可以吃吗可以。

不过端午节的时候艾叶生长已经比较茂盛了,不能采摘老叶子,要采摘艾叶的嫩尖食用。

推荐食谱:艾叶饼

做法:

1、将艾叶打成浆。

2、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

口感: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美容养颜、润肠通便。

4 艾叶几月采摘药性最强春末夏初时采摘的艾叶药性最强。

每年的初春,艾草的根茎就开始萌发了,4月下旬可以采摘第一茬艾草。每年阴历的5月中旬,是艾叶生长的最成熟的时期,此时采摘的艾叶叶子新鲜肥厚,富有弹性,之后艾草就会变老起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