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千金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草药名方:太乙神丹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2023-03-26 16:44:34

千金子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千金子的功效千金子的作用千金子的选方千金子的注意事项千金子配伍及方剂性温,有毒;味辛;归肝、肾、大肠经。功效逐水消肿,破症杀虫。治水肿胀满,痰饮,宿滞,症瘕积聚;妇女经闭;疥癣疮毒,蛇咬,疣赘。具抗肿瘤作用。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闭经。

禁忌孕妇及体弱便溏者忌服。

中药千金子是大戟科草本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医认为千金子有泻水消肿,破血通经的功效与作用。

千金子的功效

【性味】

辛,温,有毒。

①《开宝本草》:辛,温,有毒。

②《本草再新》:辛,温,无毒。

【归经】

入肺、胃、膀胱经。

①《本草求真》:入胃。

②《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太阳经。

【功能主治】

逐水消肿,破癥杀虫。治水肿胀满,痰饮,宿滞,癥瘕积聚;妇女经闭;疥癣疮毒,蛇咬,疣赘。具抗肿瘤作用。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闭经。

①《蜀本草》:"治积聚痰饮,不下食,呕逆及腹内诸疾。"

②《日华于本草》:"宣一切宿滞,治肺气水气,敷一切恶疮疥癣。"

③《开宝本草》:"主妇人血结月闭,癥瘕痃癖,瘀血蛊毒,心腹痛,冷气胀满;利大小肠。"

④《本草正》;"逐水杀虫。"

⑤江西《草药手册》:"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

逐水消肿

本品功能峻泻逐水,味辛行散,涤饮消肿,可用千水肿.痰饮等证。

破瘕化瘀

本品功能活血化瘀,破瘕消积。《开宝本草》:“主妇人血结月闭,瘕瘕痃癖,瘀血蛊毒。”可用治血癓、闭经等证。

解毒杀虫

本品辛温燥烈炙,祛湿杀虫,以毒攻毒,可用治疥疮,蛇伤等证。

千金子的作用

致泻作用

种子含固定油,新鲜时无色、无味;俱可很快变恶臭而有强辛辣味,致泻成分为千金子甾醇、种子脂肪油中所含的环氧干金二萜醇苯乙酸酯二乙酸酯,对胃肠刺激,可产生峻泻,作用强度为蓖麻油的三倍。山羊食此植物后,在其乳汁中亦含有此种毒性物质。

抗肿瘤作用

据初步筛选试验(美蓝法、瓦伯呼吸仪),鲜草对急性淋巴细胞性及粒细胞型、慢性粒细胞型、急件单核细胞型白血病白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同属植物E.Amygdaloides含鬼臼树脂(Podophyllin),有抗肿瘤作用,但毒性较大。

抗菌作用

本品所含的瑞香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

瑞香素具有镇痛作用,其治疗指数为20.9,磷酸可待因为24.7,瑞香素虽略低,但较安全。临床用于外科手术麻醉,效果与杜冷丁对照无明显差异。其镇静作用表现在与巴比妥类药物有非常显着的协同作用,促进注射阈下催眠剂量的小鼠入睡快而持久。有抗炎作用,强度比相同剂量的水杨酸钠稍强。本品所含的七叶树甙给于大鼠ip10mg/kg,对角叉菜胶性、右旋糖酐性、5-羟色胺性及组胺性关节炎均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分别为35,28,20,8%。对大鼠肉芽肿的形成(棉球法)、豚鼠紫外线照射背部形起的红斑反应、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

对尿量及尿酸排泄的影响

以各种途径给于大鼠及兔七叶树甙均能增进尿酸排泄。亦有报道对小鼠有显着的利尿作用。

其他作用

七叶树甙有抗血凝以及抑制大鼠眼晶状体的醛糖还原酶等作用。

【千金子的临床应用】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取新鲜千金子去壳捣泥装入胶囊,根据腹围大小决定用量。腹围较大者,每次2~3钱,早晨空腹服;5天服药1次。服药后30分钟有头晕、悉心或呕吐,继而有肠鸣腹泻,随之腹水渐退,腹围缩小。治疗21例,逐水效果显著,但服药后腹泻者达100%,呕吐者占45%左右,有的甚至吐出少量血液。为了减轻呕吐反应,曾制成肠溶胶囊内服,每次3~8粒(0.48~1.28钱),每日或隔日或隔几日服1次。使用结果,呕吐反应大大减少,且用药少,易吞服,药效快而猛,逐水效果不减.如腹痛及腹泻过剧时,可行对症治疗。千金子胶囊对肝,肾功能均无损害,但服药后应忌食碱、盐及不消化食物;症状改善后,应抓紧时机使用锑剂以根治血吸虫病。

治疗毒蛇咬伤

取千金子20~30粒(小儿L酌减)捣烂,用米泔水调服。治疗160例,一般服1次,重者服3次即效。神昏者加龙胆草1两煎服。

千金子的选方

治水气:联步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只可一服,丈夫生饼子酒下,妇人荆芥汤下。凡五更服之,至晚自止,后以厚朴汤补之,频吃益善。仍不用吃盐、醋一百日。(《斗门方》)

治阳水肿胀:续随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莝。(《摘元方》)

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于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合亦得。(《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治积聚癥块及涎积等:续随子三十枚(去皮),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匕(研)。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为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椎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盾便卧并不搜搅,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马肉、河豚发毒,时行疫气,山岚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冒,热毒上攻,或自缢死、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痈疽发背未破,鱼脐疮,诸般怒疮肿毒,汤火所伤,百虫、犬、鼠、蛇伤,打扑伤折:文蛤三两(淡红黄色者,捶碎,洗净),红芽大戟-两半(洗净),山茨菇二两(洗),续随子一两(去壳秤,研细,纸裹压去油,再研如白霜),麝香三分(研)。上将前三味焙干,为细末,入麝香;续随子研令匀,以糯米粥为丸,每料分作四十粒.(内服)用生姜、蜜水磨一粒灌之,(外用)水磨涂。(《百一选方》解毒万病丸,即《外科精要》紫金锭)

治黑子,去疣赘:续随子熟时坏破之,以涂其上,便落。(《苦济方》)

治蛇咬肿毒,闷欲死:重台六分,续随子七颗(去皮)。二物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许,敷咬处。(《海上集验方》)

千金子的注意事项

毒副作用

有报道认为, 续随子油有引起痉挛的毒性.殷金醇棕榈酸酯有促致癌作用(类似巴豆油), 千金子甾醇亦可致癌.

临床应用本品, 装胶囊内服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逐水效果显著, 但可引起腹痛、腹泻、呕吐, 甚者可吐出少量血液.

本品中毒剂量为9~15g, 多在服药后1~3小时内发病。中毒症状开始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流涎、剧烈呕吐, 精神萎靡、腹痛、腹泻(稀水样便)、发热、出冷汗、尿量减少、心率加快;甚者出现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气息微弱、呼吸浅促、脉微欲绝等症.

千金子宜忌

中气不足,大便溏泄及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虚损人不可多服。"

②《本草经疏》:"病人元气虚,脾胃弱,大便不固者禁用。"

千金子配伍及方剂

(一)千金子配伍应用

配白术,白术甘温,性缓,健脾力强,补多于散,善于补脾益气且止汗。二药相使配伍,一散一补,一峻一缓,使逐水而不伤脾,补脾而不滋腻,逐水祛湿力强,常用于湿阻中焦及湿气下注等证。

配半夏,半夏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药性本草》谓其“消痰下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满。”;二药配伍,相辅为用,逐水散结,消痞除满,燥湿化痰力增强,可用于寒痰凝结,水饮内停之胸脘满闷,心下痞坚诸证。

配大黄大黄为苦寒泻下之品,本适用于肠胃实热便秘证,若遇阴寒内盛,冷积停滞,痰饮所聚之腹痛便秘,心下痞塞等证,断非单用大黄所宜,配辛温之千金子等辛温之品,以热制寒,去性存用,苦辛通降,共下寒实。故对寒实积滞所致的便秘腹痛等证,如非温不能散寒,非下不能去其实的情况下,相使为用,最为恰当。

配当归,当归甘辛性温,质润而腻,养血之中具活血之力。《本草正》云:“当归,其叶甘而重,故专能补血,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千金子功能破瘕散瘀,两者皆能入血分,一偏养血和血,一偏行血散血,两药相配,活血祛瘀而不伤正,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为治寒凝血瘀之妙对。

(二)千金子方剂制剂

续随子丸(《圣济总录》) :续随子、铅丹、研细末,蜜和为丸。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

续随子丸(《圣济总录》) :续随子、腻粉、青黛。研细,烧糯米软饭为丸。治积聚瘕块及涎积。

解毒万病丸(《百一选方》) :文蛤、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麝香。研细末,以糯米粥为丸。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马肉,河豚发毒,时行疫气,山岚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冒,热毒上攻,或自缢、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痈疽发背未破,鱼脐疮,诸般恶疮肿毒,汤火所伤,百虫、犬鼠、蛇伤,打扑跌损伤折。

中草药名方:太乙神丹的功效与作用

太乙神丹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异名】追毒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丹(《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紫金锭(《片玉心书》卷五)、太乙紫金丹(《外科正宗》卷二)、太乙紫金锭(《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玉枢丹(《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组成】雄黄30克文蛤(一名五倍子,捶碎,洗净,焙)90克山茨菇(去皮,洗净,焙)60克红芽大戟(去皮,洗净,焙,干燥)45克千金子(一名续随子,去壳,研去油,取霜)30克朱砂15克麝香9克
【用法】上除雄黄、朱砂、千金子、麝香另研外,其余三味为细末。却入前四味,再研匀,以糯米糊和剂,杵千余下,作饼子40个,如钱大,阴干。生姜、薄荷汁入井花水磨服。大人中风、诸痫用酒磨服;小儿L急慢惊风、五疳、八痢,1饼作五服,入薄荷1叶,同井花水磨服;牙关紧者,涂之即开;痈疽、发背、疔疮,用井花水磨服,及涂患处,未溃者觉痒立消;头痛,用酒入薄荷同研烂,以纸花贴太阳穴上。体实者,1饼作二服,体虚者,1饼作三服。凡服此丹,但得通利一二行,其效尤速,如不要行,以米粥补之。若用涂疮立效。
【功用】解毒辟秽,化痰开窍。
【主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小儿痰厥,及疔疮疖肿。

提醒您:太乙神丹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草药:山慈姑的功效与作用

山慈姑
(《本草拾遗》)
【异名】金灯(《本草拾遗》),鹿蹄草(《经偏方》),山茨菰(《百一选方》),山茨菇(《滇南本草》),朱姑、鬼灯檠(《纲目》),毛姑(《本草从新》),毛慈姑(《药材资料汇编》),泥冰子(《中药材手册》),处姑、白地栗、白毛姑(《药材学》)。
【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球茎。
【植物形态】①杜鹃兰
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假球茎卵球形,肉质。顶端生叶1(~2)片,叶片披针状长椭圆形,长20~30匣米,宽4~5厘米,先端略尖,基部楔形,具纵向主脉3条,全缘,具叶柄。花茎直立,疏生3叶鞘,抱茎;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有花10~20朵,偏侧而生;苞片线状披针形,薄膜质,长3厘米左右,先端锐尖;花下垂,绿色至红紫色;萼片及花瓣呈线状倒披针形,长3~3.5匣米,先端锐尖,唇瓣肥厚,长约3厘米,基部稍膨大,先端近3裂,侧裂片披针形,中间裂片长椭圆形,长9毫米左右,先端截形,反曲;蕊柱长2.5厘米。蒴果长2~2.5厘米,无梗,下垂。花期夏季。
生山沟阴湿处。分布黄河流域至西南、华南等地。
②独蒜兰,又名:冰球子。
多年生草本。假球茎狭卵形或圆锥状长颈瓶形,高1.5~2厘米。叶1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生于假球茎的顶端。花葶直立,生花1朵,下部有2~3个鞘;苞片长圆形,长2~3厘米;萼片近直立,披针形,长4厘米;花瓣近线形,长4.5厘米;唇瓣从楔形基部起逐渐扩大,长4厘米,有不明显的3裂,中部为不等边四方形,边缘为啮蚀的撕裂状,上面没有龙骨突起;子房下位,细瘦。蒴果长圆形,直立,连于房柄长近约3厘米。
生山沟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
以上植物的叶(山慈姑叶)、花(山慈姑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5~6月挖职假球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①杜鹃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尖圆形或稍扁平,直径1~2厘米。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小皱折。顶端有一圆形的蒂迹;底郎凹陷处有须根,须根长约1~3厘米,粗1~2毫米;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俗称"腰带"。假球茎周围被有或疏或密的金黄色丝状毛须及黑色细须。或已将须根及外皮均除去。质坚实,内心黄白色或乌黑色,粗糙。味淡,微香,遇水有粘性。以个大、饱满、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主产四川、贵州等地。
②独蒜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1.5厘米,顶端渐突起,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腰带往往在凹入部,故不甚明显,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浅黄色或灰黄色,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光滑,或有皱纹及深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半透明。气微弱,味淡微苦,稍粘。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参见"独叶白芨"条)及山兰属植物冰球子(四川、西藏)等的假球茎,亦作山慈姑入药。
【炮制】除尽须根,洗净,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润透,切片,晒干。捣碎用亦可。
【性味】甘微辛,寒。
①《本草拾遗》:"有小毒。"
②《纲目》:"甘微辛,有小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气寒。"
【归经】入肝、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消肿,散结,化痰,解毒。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
①《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瘖。"
②《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③《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
④《本草再新》:"治烦热痰火,疮疔痧痘,瘰疬结核。杀诸虫毒。"
⑤《国药的药理学》:"为粘滑药。用于呕吐下痢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宜忌】正虚体弱患者慎服。
【选方】①治痈疽恶疮,汤、火、蛇、虫、犬、兽所伤,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久病劳瘵;解菌蕈菰子、砒石毒药,死牛、马、河豚鱼毒:文蛤(捶破,洗,焙,末)三两,山慈姑(去皮净,末)二两,麝香(另研)三分,千金子(去壳,研,去油取霜)一两,红牙大戟(去芦,焙干,末)一两半。用糯米煮浓次为丸,分为四十粒。每服一粒,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外科精要》玉枢丹,即《百一选方》解毒万病丸)
②治痈疽疔肿、恶疮及黄疸: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以好酒一钟,滤汁温服。或干之为末,每酒服三钱。(《乾坤生意》)
③去酐蹭:山慈姑根,捣涂面上。(《普济方》)
④面疱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
⑤牙龈肿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
⑥痈疽疔痛。用山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取好酒一杯,滤出药汁温服。或将两药干研成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⑦风痰疾。用山慈姑一个,滴茶磨成泥。中午时以茶调匀服下,躺着晒一会太阳,即有恶物吐出,病自断根。如不吐,可喝一点热茶。
⑧一切疮毒,蛇虫毒,饮食毒,瘴气等。用"万病解毒丸"(一名"太已紫金丹"、"玉枢丹")。"丹居家远出、行兵动众,不可无此"。其配方如下:山慈姑,去皮,洗净,焙干,取二两;川五倍子,洗刷,焙干,取二两;千金子仁,研细,以纸压去油质,取一两;红牙大戟,去芦,洗净,焙干,取一两半;麝香三钱。各药共研为末,加浓糯米汤调和,细捣,作成一钱一锭的药剂。斟酌病情,或外治,或内服。

提醒您:山慈姑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