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雾水葛是什么雾水葛的功效与作用雾水葛附方性寒;味甘淡;功效解毒消肿,排脓,清温热。治疮,疽,乳痈,风火牙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
雾水葛为荨麻科植物雾水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排脓。
多年生草本。茎披散或多少匍匐状,有时长达90厘米,秃净或多少被疏毛。
雾水葛的拔脓、排脓 功力十分强劲,在海南时,因当地气候炎热,农场工人疖肿或创口化脓十分常见,但一副含有雾水葛成分的外敷药敷上去,只要一夜过去,脓头就能拔掉,创口很快就好转。
雾水葛是什么
【别名】
地消散、脓见消、喂脓膏、田薯、石薯、水麻秧、拔脓膏、山参、糯米草山三茄、生肉药。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长30-90cm。不分枝或下部有1-3对分枝,茎细弱常呈匍匐状,无毛或疏被租毛。叶对生,或茎顶部的叶互生;叶柄长O.3-1.6cm;托叶卵状披针形,脱落;叶片膜质,卵形至宽卵形,长1.5-4cm,宽0.5-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钝,全缘,两面疏被贴伏的粗毛,通常下面较密,上面钟乳体点状,稠密,基出脉3条。花小,组成腋生的团伞花序,雌雄花混生;雄花淡绿色或带紫色,花被片卵圆形,长约1mm,先端急尖或呈短芒状,疏被短柔毛,雄蕊4,突出;雌花花被壶状,长约1.5mm,上部2齿裂,被柔毛。瘦果卵形,长约1mm,先端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9月,果期5-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潮湿的山地、沟边和路旁或低山灌丛中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
分布于甘肃、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干燥带根全草,根系细小,主茎短,分枝较多,疏被毛,红棕色。叶膜质而脆,易碎,叶柄纤细。气微,味淡。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含漱。
雾水葛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甘淡,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寒。"
②《闽南民间草药》:"苦酸,平。"
③《广东中药》Ⅱ:"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排脓,清温热。治疮,疽,乳痈,风火牙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清热解毒,健脾,止血。治疗疮,痈肿,瘰疬,痢疾,妇女白带,小儿疳积,吐血,外伤出血。
《生草药性备要》:"散痈疳(疽)大毒疮,消毒,治乳痈乳岩,用根捶片糖敷之,又能凉血。""止牙痛,捶汁和水含之。"
《岭南采药录》:"取茎叶搅汁,敷痈疽及火疮,消肿散毒排脓。又能治白浊,湿热痢,取其根煎服。"
《广东中药》Ⅱ:"解毒,去湿。治风火牙痛,眼热,吐血。"
《天宝本草》:"治跌打伤,痒疬,诸疮痈疽发背。"
《峨嵋药植》:"根:捣烂,敷治刀枪伤。"
《贵州民间方药檠》:"补虚,催乳。"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增血液,健脾胃,固中养血。炖肉内服治心脏衰弱。"
《四川中药志》:"健脾补肾。治乳炎及小儿疳积。"
《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健脾消积,止血。治疔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
《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消炎止泻。治痢疾,痛经。"
《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吐血,湿热白带,对口疮,跌打肿痛。"
雾水葛附方
尿路感染,肠炎,痢疾,疖肿,乳痈:雾水葛鲜品一至二两或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外伤骨折(复位,固定后),痈疮:雾水葛鲜叶捣敷患处,或用于粉调酒包敷患处。(《文山中草药》)
治硬皮病:雾水葛叶,葫芦茶叶,和食盐捣烂外敷;并用雾水葛茎和葫芦茶煎水洗擦。(《全展选编·皮肤科》)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口疮)。在南方,人很容易“热气”,口腔出现溃疡,很疼。这时去买点雾水葛根和白花蛇舌草煮鱼汤,既可喝到鲜美的鱼汤,又解决了口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