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规律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胃部调理。
运动能够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加强胃肠道粘膜的防御机制,尤其是对于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有积极的作用。运动能够增加全身肌肉的力量,包括增加腹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的力量,有助于消化器官保持在正常的位置上。运动还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饱满,从而消除内心的不快情绪。
胃病患者刚开始进行运动的时候,可以选择步行、慢跑、做操、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气功、太极拳、按摩等不太激烈的运动。随着体质的增强和胃病的好转,再参加各种大型球类运动以及爬山、游泳、器械(持哑铃或者沙袋)体操等运动。
患有胃病的人在参加运动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择运动的时间。一般来说,饭前半小时和饭后1小时要避免剧烈的运动。胃下垂的患者应该在吃过饭2小时之后再进行锻炼。急性肠胃炎、胃出血、腹部疼痛等人群不适宜参加运动,最好等病情恢复或者好转之后再进行适当的运动,否则会加重病情。
健脾养胃的5方法
第一招: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
第二招: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慢性胃炎多属脾虚,重在调理
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在于"防",因为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众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脾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胃部出现症状。
慢性胃炎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调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方面常采用具有“治养结合”功能的药物来防止复发,同时也要养成按照疗程服用习惯,减低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
第四招:运动养生方式帮你养胃护胃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第五招:胃痛胃胀,分清症状恰当用药
(1) 肝胃不和
症状:胃胀痛、嗳气频繁,反酸、舌质红、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 脾胃湿热
症状:胃痛、口干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3)脾胃虚弱
症状:胃胀、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具体的健脾胃的食物如下:
莲子: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甘甜,中医认为它能补脾胃之气,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芡实 :又名鸡头米,性平,味道甜涩,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芡实还有助止泻。由于芡实较硬,应该长时间熬煮,也可打成粉放入粥中。
香菜:《本草纲目》中说,香菜“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具有和胃调中的功效。由于香菜具有芳香的气味,辛香升散,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开胃醒脾的作用,对调节人的消化功能大有好处。
卷心菜:有健脾养胃、缓急止痛、解毒消肿、清热利水的作用,可用于内热引起的胸闷、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聪、睡眠不佳、关节不利和腹腔隐痛等症。其含有的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卷心菜与薏仁、陈皮、蜂蜜同煨可用于治疗胃脘胀痛、上腹胀满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与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肿利水。大便溏泄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
南瓜:《本草纲目》中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消炎杀菌、止痛。其所含的丰富果胶,可“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铅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可保护胃部免受刺激,减少溃疡。可用南瓜煮粥或汤,滋养肠胃。
山药:随着天气渐渐的变冷,有些脾胃虚弱的人们常常会出现吃得很少还感觉胃胀、大便稀少、四肢无力等情况。只要经常煮山药粥喝,能有效的缓解胃部的不适。
红薯:性平,味甘,补脾益气。《纲目拾遗》中记载其“补中,暖胃,肥五脏。”天寒食用,正气养胃,化食去积,兼可清肠减肥。
猪肚:猪肚即猪的胃,它性微温、味一甘,与牛肚、羊肚等各类动物的胃相比,更多地得了良土之气,以形补形,直接培补人体的良土,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用猪肚炖汤喝可以起到急补脾胃的作用,对由脾胃不适引发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另外除了以上这些健脾胃的食物,在平日里可以多摄取一点。日常一些养胃健脾的注意事项也是必须要重视的,这边介绍一些养胃健脾的方法:
饮食调养:饮食应以温、淡、软、素、鲜为宜,一定要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护胃养胃是我们健康的首要任务,俗话说,病从口入,胃是承载食物的器官。护胃养胃可以从以下简单行为做起:
一,首先一日三餐要按时吃,胃需要一定的食物护养,如果不按时进食就会引发胃病。
二,早餐不宜空腹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先吃温热东西。
三,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不要喝酒,少进辛辣刺激食品,可以多吃小米,还有一些清淡饮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