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天才的培养,早期教育是关键(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 2023-03-26 23:56:24

天才的培养,早期教育是关键

从种种亊实来看,是天才还是庸才,与其说是与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有关,莫如说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的。早期教育就是一个亊实根据。

孩子生来都是天才,所谓天才并不是少数人才会拥有的禀赋,其实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天才潜能。

孩子的天赋虽然千差万別,但他最终会成为天才还是庸才,并非取决于天陚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孩子生下来以后的教育方式。即使是那些表现得非常一般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才。

40多年前,父亲对当时流行的教育方式作了归纳和总结,那时候的教育专家认为: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会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是不人性的教育方式;

一个人的才能和性格都是天生的,根本没有办法再做改变。父亲认为这些教育理念根本不科学。他是从雅典人那里了解到“早教”理念,并通过他自己的整理和探索,得出更新颍的教育方式,并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里然当时那些人更愿意把我看成天才或神童。

我和霍耶斯特教授也一直致力“早教”的研究。几年来我们对上千名孩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实验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智力都要高出15〜30分。绝大多数孩子智力处丁较高的水平,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生活表现上都非常优秀。

我们的试验对象不仅包括正常的孩子,也包括先天不足的孩子和孤儿院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为他们实施早期教育是很必要的,这关系到孩子的将来是不是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有些父母对这个观点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所坚持的还是以前那种陈旧的教育模式。他们认为过早地给孩子实施教育,会让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

我们教幼儿简单的字词,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语言学家:让孩子欣赏音乐,也不一定要使他成为音乐家。早期教育应本着兴趣、需要的原则对孩子实施启蒙教育,使幼儿的各项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是为培奍孩子体格健康、智力发达、品质和个性良好打基础。孩子的每一个生活活动都是课程的一部分,孩子和别人的交往、进餐、体育活动、区域活动等等都是学习。

孩子会用他的感觉器官去认知事物,先把认知无意识地保存在大脑中,同时吸收语言,为下一步形成槪念做准备。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创造成为个人的知识。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能仅仅限于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培养孩子的心理、人格、个人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对事物的热情、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这些都是人生存在的支点,也就是精神的支点。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性格特征,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再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激励孩子的学习;一个和谐的家庭就是孩子学习的一个好环境,这对于孩子的良好性格的形式也非常里要。

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时候,父母必须切记早期教育的目的不是枯燥地向孩子传授知识,而是激活孩子的脑神经细胞,拓展他的脑神经网络,开发他的大脑潜能。

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早期教育的意思,一味向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强制孩子记忆、背诵、绘画、学习、听说,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父母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反而会使孩子智力发展的速度降低,特别是创造性智能的发展将停滞,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我和霍耶斯特教授的试验调査结果表明:很多成功人士成功的主耍原因就在于从小接受了父母的早教培养。他们在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锻炼身体索质、意志力、想象力、创造力、勇气,才让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拥有巨大的热情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成功人士都表示,小时候父母对他们实施的教育,主要在于启蒙,并不是很多家长强制性地“填鸭教育”。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兴趣励法”、“奖励法则”、“灵活选择法则”,父母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实行的鼓励、奖励、帮助和引导才是他们学习的方法。而他们学习得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成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才是他们终生所追求的。他们也认为,这样的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人生的快乐,他们并没有失去童年的乐趣。

我只是一个身体不健康、智力低下的早产儿,但是父亲并没有放弃我,他相信:“一个平凡的孩子,只要从婴儿阶段开始得到合适的教育,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2.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3.父母在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时候,也学会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给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添一把力。

4.早期教育不仅让孩子大脑的到开发,而且在一系列亲子活动和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小让孩子懂得克服困难,对孩子以后面对和处理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5.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扩展资料

早期教育的基本教学任务:

0-3个月可以用黑白闪卡进行视觉训练、用抚触球进行触觉锻炼;

4-6个月可以进行翻身训练 孩子会感受旋转空间;

7-9个月进行多种口味食物的适应 手部抓握训练 简单的发音练习;

10-12个月进行爬行 记得一定要多爬 便于日后感统协调;

13-15 进行站立和迈步练习 语言的学习;

16-18 大肌肉的锻炼;

19-21 自我认识的建立;

22-24 简单的人际关系建立 初步的人际交往;

25-30自我服务意识的建立 譬如准备好热毛巾 孩子自己洗脸 自己穿鞋 自己喂饭;

31-36 分类的学习 概念的认知 规则意识的建立。

参考资料:-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和天才之间,会有哪些必然的联系?

很多家长朋友都很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这也引发了现在很热门的早教机构,很多早教机构都是宣扬一种,上了他们的早教课,就能更早地发掘孩子的各种天赋和才能,让他们优于其他孩子。其实早期教育真的能让孩子成为天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天才和智商相关,而人的智商是先天因素决定的。

一,父母们要科学地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

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很多因素有关,例如父母亲的抚养,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要给予孩子一个好的早期教育,那么父母首先要是一个好的陪伴者和教育者。这并不是指父母一天二十四小时的陪着孩子就是高质量的陪伴,因为一些父母虽然花了大量时间陪伴孩子,但是他们的陪伴缺乏和孩子的互动和交流,他们只是让孩子玩他们自己的,而自己却总是玩手机和处理自己的事情,这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发展肯定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二,给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早教机构和学校

影响孩子早期教育的第二个因素是学校教育,这个包括各种早教机构,幼儿园和兴趣班等。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成为佼佼者和天才,但是各种兴趣班和早教机构,能够帮助孩子的只是激发他们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不可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创造出一个天才。但是家长们也不要气馁,因为孩子早期性格,兴趣的培养,对他们将来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好的老师和机构,也可以帮助孩子在一些领域和方面给予好的指导和方向,让孩子能够更早地确立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知道自己的目标,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为其拼搏和奋斗。



培养天才儿童的关键点有哪些?

自然成长,并以自己的方式获取大量知识。这是成就天才的后天要素。天才不是被教育出来的,天才是在自由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如果你一心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但孩子却对音乐领域没有任何兴趣,那么即使再努力,就算成功了,孩子的内心也是不快乐的。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对他来说就是折磨,而不是自己的心之所向。

孩子在学习上制定清晰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父母可以从中配合,了解他们在学习上需要改善的地方,并表示要求和期望,制定学习目标后,更要监督到位,不能只做计划,而不执行。他们认为这些毫无营养的啰嗦是对独立人格的干涉和控制。同时,也认为家长的无能。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自已认为的苦口婆心和人生经验被孩子严重误解,与希望的教育效果背道而驰了。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分。”那百分之一是没得培养的。而后的百分之九十九才是关键。需要家长肯教,会教,还得孩子肯会,会学。长期坚持,才会有好的发展。世上并无天生就会有社会长期发展出的知识、技术的人,但是却有人天生就有某方面或多方面胜过大多数人的学习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

莫扎特听父亲弹一边曲子自己就会了,四岁就能作曲,可是他的姐姐反复练习都显得吃力。所以能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天才不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因为人才是培养出来的,天才是天生的。所以父母不要一开始就抱有培养天才宝宝的目的,这样容易拔苗助长,但一定要给宝宝丰富的环境刺激,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持续不间断的浇水施肥,才能茁壮成长。

早期教育有哪些特殊功能?

我国古代所谓的“神童”、外国所谓的“天才儿童”,都是指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超常儿童。就像亭亭而立的小树,在园丁的精心抚育下,可望成为参天大树。正因为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狠抓儿童的早期教育。许多国家都规定满6岁的儿童可以入学(如日本、美国、德国、朝鲜、埃及等),世界上实行5岁入学的国家已达30多个,最近日本还有人主张4岁的儿童就可以入学等等。总之,重视早期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国少年小提琴手吕思清,4岁开始学提琴,经过刻苦学习,8岁就把“我爱北京天安门”、“洪湖水浪打浪”等曲目演奏得情深自如。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曾对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童年智力发展进行追溯性的分析研究。他指出,唐代诗人元稹的母亲贤而能文,亲授以书传,所以他9岁已工诗文。元代算术家王恂,自幼性极颖悟,他的母亲教以千字文,再过目即成诵。国外也有相近的事例,如德国诗人歌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父亲通过参观和讲述故事,培养他对历史的爱好;他母亲时常给他讲些富于想象的美丽传奇故事,培养他的想象能力,他6岁半就自己排戏,到了10岁就开始写剧本了。1985年1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会见武汉大学不足5岁的少年科技班学员陈津津,会见时陈津津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了武汉大学长达一千多字的简介和有声有色地背诵了古文《留侯论》,并做了一道答案正确的的数学题。孩子确实聪明过人,应该算是“神童”了。陈津津之所以成为“神童”,遗传素质仅是前提和自然基础,主要是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据美国费城理疗医师格莱恩·多曼主持的“超智能研究所”认为,普通人的遗传基因与“天才”相差无几,关键在于教育培养。所以于光远同志兴奋不已,发表感想说:“从陈津津身上可以看到幼儿智力早期开发的巨大潜力。”确实是这样,陈津津的家庭对他进行智力早期开发的情况,充分表明这种潜力是巨大的。

《父母必读》曾刊登了一篇父亲陈恳谈培养教育儿子陈津津的体会,陈恳是个医生,致力于优生优育的研究。他的想法和做法对幼儿怎样进行智力早期开发不无启迪意义,不妨介绍如下:有人认为孩子的培养要从怀孕期开始,我认为不对,而应该在母亲怀孕前一年开始。怀孕的最好季节是春秋二季,小津津是在5月受孕的。父母的年龄相差较大一些为好。妻子怀孕以后不要盲目多检查,医学上的许多检查,对婴儿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好的影响。孕妇的烦躁焦虑与动怒都是不利于优生的。怀孕以后要改吃淡的。小津津4岁零3个月所做的智力测验表明,他的智商190(一般是90~110)是与后天优育优教分不开的。

用摇篮摇孩子对婴儿大脑发育是不利的,婴儿开口说话时,我们就用英语和汉语同时交替教他,并用数字编成诗画,让他明白,如:“一个人离开他的家,走二三里,烟林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既教他读数字,又教他认识实物。孩子对“0”的理解比较慢,我采用的办法是用实物表示。小津津要吃糖,我就在纸上写个“0”,表示没有了。我还经常给小津津讲故事,最早讲的是《池边的雄鹿》和《乌鸦与水壶》,让孩子从故事中领会道理。总之,用形象来教孩子认识事物与开拓眼界,才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近年来,随着广大家长对早期儿童的智力开发进行的各种各样教育培养,我国确实出现了不少“神童”。其中有技艺高超的小画家、小书法家、小演奏家、小舞蹈家、小影星、小棋手等等。更有智慧出众的超常儿童,有的3岁能阅读书报;有的不到上学年龄已能解高等数学;有的心算如神;有的用外语与外国友人交谈自如;有的童年已成丰产作家;有的6岁上中学;有的8岁上大学;有的8岁向国家申请专利;还有的12岁获得国家发明奖等等。凡此种种都证明儿童的智力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不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大脑是越用越灵,越用越聪明的。那种认为早熟早衰的观点,是毫无科学依据的。早期教育不仅不会损害大脑的发展,恰恰相反,只会促进大脑发展进入良好途径,使儿童更聪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