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太极拳的心理养生价值

时间: 2023-03-27 00:51:20

太极拳的心理养生价值

 紧张、繁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容易出现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思绪紊乱等负效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控制自我意念、最大限度的使得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有利于消除内心的烦恼,获得心理平衡。

 太极拳有动静集合、意动身随、气息自然、形神兼备的练习方式,在练习的时候,人会感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长期练习,对促进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练习太极拳还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人时刻保持最佳的心理和思想状态,达到修身养性、身心俱健的目的。

 太极拳奉行的是“身心合一,形神兼备”的原则,以神为主,以行为辅,不急不躁,不张不狂。在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练习太极拳可以帮助调节精神状态,克服各种焦虑情绪,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太极拳运动是一项典型的有氧运动,深受中老年朋友的喜欢,其健身作用很多,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方面的作用:

A.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骨骼、肌肉的活动能力,还可以预防老年人脊柱畸形,防治骨质疏松等症状。

B.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太极拳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气沉丹田”,追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经常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心肺功能增强。此外,还能改善动脉壁的弹性和韧性,使冠状动脉口径变粗,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

C.太极拳是典型的有氧运动,经常练习,使内气得以流通,全身放松,有利于毛细血管内外物质交换,促进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乳酸的蓄积,减轻疲劳,益于身体,对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D.打太极拳可以让人的呼吸道更加通畅,打太极拳时,要求自觉引导呼吸,要求深长匀柔,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引加大,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对诸脏器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等。

E.太极拳还有调节身体心理状态之功能,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只重视太极拳的强身健体的功能,其实太极拳能有效地磨炼人的意志,发展人的心理素质,尤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经常练习太极拳能使人的心情平静下来,使人变得刚毅、开朗、乐观。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心情急躁,感情容易冲动,经常打太极拳可以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绪更加稳定。

太极拳的练习价值

1 .传统理论解释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传统的研究太极拳的资料认为,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三者结合的运动,必然能达到心静、体松、气和、无物无我、无忧无虑,一派神行的境界,这就是太极之道。它与道教的清净无为,佛教的四大皆空,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气功的吐纳导引等异曲同工,是修身养性之道,故太极拳是一门哲学,一门道学,一门医学,也是一门养生学。它遵循“人法天,天法道,道法于自然”的法则,体现了大自然的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无穷变化,它拳技虽小,拳道却是博大精深。学者若能体察其理,躬行其道,必然能使人改善品性,身心双修。
2 .平衡理论解释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无论是太极拳的意念要求,还是太极拳的外形要求,无不体现着“平衡”。例如:练拳时要求意念体会“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意味着气向上领,而“气沉丹田”则意味着气向下沉,这两者明显的体现着“平衡”,练习者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则练习者的脊柱被拉长,在此基础上进行旋转、折叠等运动,日久天长则脊柱四周的肌肉、韧带、肌腱等****
的功能得到加强,自然可以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对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恢复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其健身的作用显然是临床医学无法比拟的。另外,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无不体现着“平衡”,它要求上下呼应,虚实分明,左右兼顾,全面发展。
同时,太极拳跟我国的传统中医的健康原理不谋而合,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疾病时,则“虚”补、“旺”泻,追求人体内在的“平衡”,人们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人体内在的“平衡”,则身体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疾病必然得到防治。
3 .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解释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3 . 1 .调节呼吸系统的功能
经常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气管炎、肺结核及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经过户外冷空气和日光的照射及严寒的磨练,身体的免疫机能增强,对外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增强了新陈代谢的能力,体温调节的功能随之增强,因此感冒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常练太极拳可以改善肺呼吸机能,使肋间肌等呼吸肌纤维变粗,肌肉强壮有力,肺廓活动度好,肋软骨骨化率低,肺活量变大,从而使肺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实质是锻炼腹式呼吸与肺呼吸相结合。腹式呼吸的生理意义是:横膈肌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对于胸腹腔的脏器,如肺、心、脾、肝、肾及胃、小肠、大肠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这些腑脏循环旺盛,生机活跃。另外,腹式呼吸所形成的腹压升降,大大有利于血液的循环,这样就使躯体和内脏获得更充足的血液营养。
3 . 2 .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太极拳将锻炼意识放在首位,套路中很少有过猛、过急的发力动作。因此它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内分泌失调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衡得到调整,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并使痉挛的小血管得以松弛,这样既加强了血液循环,又降低了外周阻力,从而使血压自然下降。太极拳的运动量不大,肌肉进行有氧代谢,不存在氧债问题,也就不会加重心肌缺氧。久练太极拳,可以使心肌纤维强壮、有力,心跳次数减少,增大了心脏每博输出量,增加了心肌储备力。一个人全身的毛细血管平时只有 20% 左右开放,而久练太极拳,能促使毛细血管开放,并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练太极拳还能通过骨骼肌的收缩、舒张使静脉血流加速,并通过膈肌的活动对腹压的改变,使血液尽快经下腔流尽心脏,同时可以减少肝、胃、肠的淤血水肿。
3 . 3 .调节运动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依靠肌肉收缩为动力,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各种动作。练习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作用,就在于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一动无不动的运动,要求动作连贯、圆滑协调。因此,对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都能得到锻炼。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它的运动量通过架势的高低可以调整,能满足各种人群所需的运动量。通过练习太极拳大腿肌肉增厚,肌肉群的伸展收缩本身起了一种对心脏血液收放泵力作用的辅助功能,就像在下肢增加了好多个小泵。因此,练太极拳对运动系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打太极拳要求身法中正,从百会穴到会阴穴,整个脊柱要尽量正直,并强调用意,使它对拉拔长。脊柱以及两侧,是中医讲的督脉、阳经,是西医讲的中枢神经系统,都通过脊柱的两侧伸展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现在很多人患腰椎间盘突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都是平时立不正、坐不直,弯腰弓背造成的,而经常练太极拳的人,一般腰椎都很有力量,脊柱一般不出问题。因为经常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会阴穴到百会穴,整个脊柱对拉拔长,对整个运动系统就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 . 4 .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
练习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胸腰折叠,因而有以
下好处:
① 加强输入。练习太极拳后,胃口好,吃的多。
② 加强了吸收功能。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经过胃部粉碎,要真正吸收,变成热能,还得靠小肠壁亿万个毛细血管的吸收。通过练习太极拳,丹田内转,进行自我按摩,吸收功能就加大,增强了排泄功能,因此坚持练习太极拳者很少有便秘现象。
③ 促使消化性溃疡愈合。消化性溃疡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至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尚未全明,但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有很大关系。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作用就在于人们在习拳中,人的精神、情感、五官、手、足、身及全部都参与运动并与大自然和谐一致,故能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作用。使大脑各部分功能协调,各种内分泌适当,不良的病灶自然受到抑制。这样就消除了精神因素引起的胃酸增多,而病人精神愉快也会促使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
3 . 5 .调节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这三大系统基本上在骨盆之内,也就是丹田区域。太极拳特别强调这一部分的运动,特别是对耻骨尾肌的锻炼,该肌可以支撑骨盆内的全部器官,是一条比较宽的韧带。这部分的锻炼,对人的内分泌,特别是对性腺的内分泌大有好处。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其内环境有三种调节方法: ① 神经调节。 ② 体液调节。 ③ 自身各种脏器****的自我调节。当遇到一些外环境影响,自身调节不了,人们就选择一些外部调节方法,太极拳运动则是人们用来增强自身调节功能的最佳方法。
4 .心理学知识解释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健康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及完善的心理状态。太极拳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心理健康。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以意识引导动作,要求“意到身随”,“内外相合”,“身心皆修”,使人进入无忧无虑、无我无他的怡闲境界。使人消除心理疲劳,情绪开朗,乐观向上。
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改变人的消极个性。练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形神一致,动作均匀缓慢,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处处充满哲理。故常练之可使急躁、易怒、焦虑、多疑小气的人改变成稳健、豁达、沉静、随和、乐观的人。因而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拳术,而且还具有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太极精神,它既能提高人的修养,又能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太极拳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的社会行为水平。练太极拳者,多为集体练习,虽是群体活动,但大家都是为健身而来,彼此不猜忌、无隔阂,无利益****,容易亲近。在交流拳艺的过程中,亦交流了情感,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疏导了工作中造成的心理压抑和感情危机,使人和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达到心理相容、心理沟通。

太极有什么意义?

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的健身运动,是一种良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我国学者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得出了太极拳具有的广泛的养生保健价值。
练太极拳的好处太极拳是一项在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运动项目,坚持练太极拳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提高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活动与健康关系密切。乐观向上的心境有益于健康,而过度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心情都会给健康带来危险。太极拳认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其中在养心,要求清净无为不苟求自我,泰然处之的自足心态。通过自我意念控制,使身体和精神获得最大程度地放松。太极拳修炼到一定层次,每一次演练都力求是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性的自我净化,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内心的自我更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是达到太极拳对心理调节的最高境界。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只重视太极拳的强身健体的功能,其实太极拳能有效地磨练人的精神,发现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平静下来,太极拳的演练本身也是一个意志行为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不断提高水平的同时,也不断发展自己意志水平。在人格方面,使人变得刚毅、开朗、乐观,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更趋于成熟。太极拳活动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现代社会人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心情急躁,感情容易冲动。太极拳活动持久而又耐力,从而增加自我控制能力,使情绪更加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会发生自然的衰退,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太极拳不仅能够减缓身体的衰老,而且使精神世界青春常驻。
自然科学研究的结论
在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养生保健进行研究方面,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曲绵域研究员等于1955年,在同年龄段的老人中随机选出32名经常练习太极拳的和56名不练太极拳的正常老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医学检测和比较观察。结果发现,练习太极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都有着良好的影响。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各方面的生理指标和整体健康状况,都比一般老人的状况好。他们的研究成果伴随着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创编并推广的《简化太极拳》和1962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运动》一书,传播开来。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的锻炼价值进行研究的成果颇为突出。他们运用本院的先进测试仪器,发挥自身的学术专长(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电脑专家、力学专家等),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进行了系列研究。从1988年该会主席曹一民先生等发表《从脑电、心电、血脂等指标,探讨太极拳运动的保健作用和机理》起,至今已发表太极拳研究论文19篇。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坚持太极拳练习就能在下述八方面获得锻炼效果:1、能改善心脏的功能状态(包括有冠心病史者);2、能促进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功能的提高;3、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4、能有效的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于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5、能够显著增大脑波ɑ频段(ɑ波即觉醒波)的能量,明显增进左右脑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其结果将使身心更加和谐、增大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6、能有效地解除人体的精神过度紧张状态,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致病原因,预防生理性疾病的发生;7、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绪、思虑、性格、记忆与动作稳定性,以及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8、他们还采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的ZJX-1型中医经络信息分析仪对31位太极拳锻练者进行人体经络测试。结果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对人体经络平稳起到明显的调节作用。
现将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太极拳对养生保健的作用概述如下: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它的支配下进行的。神经系统是有机体内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和调节各种生命活动并起主导作用的人体组成部分。神经系统在控制和调节机体的活动中,首先是借助各种感受器,接受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信息。经周围神经传到脑和脊髓,通过脑和脊髓各级中枢的整和作用,再经周围神经传导到各效应器,控制和调节人体各系统进行的活动。可见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是使人体各系统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二是使人体各系统与外界保持相对平衡,否则人体机能下降或发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太极拳运动要求体松、心静和意识主导,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机制的转换。习练太极拳时可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域的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使大脑皮层的其它区域因负诱导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所以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习练太极拳可以变换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从而使大脑得到较好的调节和休息。同时亦可以降低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有助于被疾病病理兴奋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使病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祛病的功效。
(二)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杠杆,骨连结起到枢纽作用,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部分,三者联系密切。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体在空间移动,使人体各部分相互关系发生变动,维持身体各部分以及整体的位置与姿势,此外,还支持体重,构成人体基本外形,保护脑髓和内脏器官,协调内脏器官进行活动等等。如果人没有运动系统则无法生存。
太极拳特别强调以内中轴引动腰脊(外中轴),依次带动关节,使人体内外进行轻松、慢、圆的整体性武术运动。这样必然会对人体各系统特别使对腰和四肢都得到及其良好的刺激,增强其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将人体筋骨肌肉连的又有弹性又有力量,加强了关节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稳性,从而保证了关节和骨骼的正常活动。另外还将人体皮肤练的又松柔又细嫩,又光滑又红嫩,又有弹性又有韧性,又协调又自然,从而增强皮肤保护机体,感觉灵敏,调节体温和水盐平衡,毛细血管和毛孔畅通,分泌、排泄、湿润皮肤等能力。
太极拳缠绕螺旋的运动方式产生合理的生理负荷,使骨骼、关节、肌肉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如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规律。这些变化会增强骨的新陈代谢,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效果。虽着形态结构的变化,骨变得更加坚固,从而提高了抗折、抗压、抗扭转等性能。在太极拳练习中应配合桩功、静功练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随着动作导引内气贯通五脏六腑。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是以隔肌活动为主的深长的呼吸运动,由于横隔膜上下移动的范围较大,致使胸腔容积增大,胸内负压增加,肺泡壁弹性纤维网被动拉长和收缩力增大,从而可以增强隔肌及辅助呼吸肌的力量和肺泡壁弹性纤维的弹性,改善肺组织的弹性,提高肺的全部潜在通气能力。太极拳的动作要与呼吸配合,动作与呼吸配合时听任自然,毫不勉强,日久自然气贯四梢,呼吸变慢,膈肌收缩和舒张能力提高,增大肺活量,防治各种慢性肺病。
太极拳运动的腹式呼吸,可以加大隔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肠胃能起到自我按摩作用,提高肠胃的蠕动、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改善人体内部的物质代谢,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四)对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人体循环系统使人体内部一套封闭系统,包括血脉系统和经络系统,主要功能使不断向全身各系统和部分、组织与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气和激素,以及各种能量,以滋补营养和充能,并将其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废物分别送到肺、肾、肠胃和皮肤等器官排除体外,从而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由于太极拳使人体内外进行缓慢的螺旋形或圆弧形武术运动,人体各系统和各部分必然会得到轻柔挤压、揉搓和按摩的锻炼,增强人体循环系统的弹性、伸缩性、柔韧性和力量。当骨骼肌松弛时,静脉学管外周压力下降使静脉血管的容量增加,减轻心脏负担,毛细血管被动扩张,容量增加,随血液输送到组织的氧气、营养物质等也相应增加,促进了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对细胞新陈代谢其促进作用。由于太极拳运动强度减小无氧代谢成分较少,引起机体疲劳的产物——乳酸也减少。研究证明,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可以使血管弹性扩张系数增加,加速主动脉排空,还可以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小板粘聚性,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元含量,促进了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到活血化淤作用;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血液酸碱平衡能力。实验证明,太极拳对人的心脏功能有明显提高作用。可使心机纤维增粗,心壁增厚,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口径变粗,心脏容量和每博输出量增加。
太极拳运动作为缓和型的有氧练习,可以促进机体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下降,因而使机体对应激的敏感性下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五)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
太极拳是按照太极理论和中医基本理论,按照人体阴阳五行运动的规律,通过经络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使人体保持正常的健康状态。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经络畅通则身体健康,经络不通则生疾病。太极拳的练习方式、途径虽不尽相同,但根本目的都在于练就充足的内气,并运行内气贯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通大小周天,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