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教大家怎么找阴陵泉穴以及它的功效

时间: 2023-03-28 17:47:34

教大家怎么找阴陵泉穴以及它的功效

阴陵泉穴食物我们人体腿部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穴位,阴陵泉穴这个穴位的保健功效是非常多的,并且对于我们人体的许多的病症都是有着很不错的治疗作用了,那么大家对于阴陵泉穴的位置和功效了解多少?其实阴陵泉穴的位置也是比较好找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阴陵泉穴的位置和功效。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次按揉5分钟—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20次,每日2次—3次。还可以将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次艾灸阴陵泉穴十几分钟就正好,如果时间过长了,那么也是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艾灸的时间长短。

适当刺激阴陵泉穴可以起到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还可辅助缓解腹胀、腹泻、水肿、膝痛等。此外,很多人走路逛街多的时候,往往会感觉自己的腿会比较沉,有点胀、酸,这个时候也可以拍拍阴陵泉解乏,可以看出来,阴陵泉穴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多的,对于我们人体的这些病症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就可以通过按揉阴陵泉穴来治疗。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阴陵泉穴的位置和功效了,我们可以知道,阴陵泉穴位于我们人体的小腿的内侧,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如果有需要按揉或者是针灸阴陵泉穴,那么就是可以轻松的找到阴陵泉穴这个穴位了,另外,我们还了解了阴陵泉穴的一些功效,对于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腹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阴陵泉有什么好处

5 按摩阴陵泉主治疾病阴陵泉属脾经,五行属性属水,故健脾利湿作用更强,善于治疗脾虚湿盛的腹胀便溏,又因穴性属水,与水脏之气相通,故可通利水道,补肾助气化而治疗小便不利,水肿,以及湿聚日久化热,熏蒸肌肤的黄疸和湿热下注的女子阴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子阴茎痛,遗精等症;还可治疗湿邪阻滞经络,关节的腰痛肢肿症。

6 阴陵泉的按摩方法1.用拇指指腹按压本穴,每次左右各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能有效缓解下肢麻痹,疏通血脉,保养膝关节。

2.用拇指指腹揉按阴陵泉穴,配伍水分穴,按揉100-200次,可利尿消肿。

3.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阴陵泉200-3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长期推拿,可缓解遗尿,腹水,痢疾等病症。


阴陵泉穴位怎么找

你好:
阴陵泉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配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祝你健康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阴陵泉的定位和主治

1 阴陵泉的准确位置图定位:阴陵泉位于距膝下四指的小腿内侧,这一部分骨骼呈弯形,阴陵泉正好处于弯曲部分的中央。

膝盖内侧横纹向上,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顺着骨头的下方和内侧摸,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即是阴陵泉。

2 阴陵泉穴名解析阴陵泉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下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

3 阴陵泉穴局部解剖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七点上方;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深层有胫神经。

4 阴陵泉的作用主治阴陵泉是下肢腧穴中较常用的经穴之一,主治脾肾二经证候。此穴有阴寒润下的特性,可发挥温运中焦,清利下焦,健脾理气,温热消炎之功,刺激该穴位能通经活络,健脾渗湿,益肾固精,多用于防治腹痛,胀满,水肿,泄泻,小便不利,遗精,遗尿,尿闭,月经不调,代谢,阴痛,膝肿痛,麻痹等病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