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过塘蛇的功效与作用(腑实饮食疗膳有哪些?)

时间: 2023-03-29 15:30:05

过塘蛇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过塘蛇是什么过塘蛇的功效与作用过塘蛇附方性寒;味淡;功效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燥热咳嗽,酒疸,淋病,麻疹,丹毒,痈肿疔疮。

过塘蛇是什么

【来源】

为柳叶菜科植物水龙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别名】

水盖菜、崩草(《生草药性备要》),水瓮菜(《本草求原》),水龙(《柳冈杂记》),过江龙(《天宝本草》),水芥菜(《岭南采药录》),水菜岳(《福建民间草药》),狗肠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过江藤(《四川中药志》),枇杷菜、鱼鳔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假蕹菜(《广西中草药》),水浮藤(《福建中草药》)。

【生境分布】

生于水田、水池中或沟渠中。分布我国西南部、南部至东部。产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

【性状】

干燥全草,茎甚长,粗3—5毫米,红棕色,有纵直条纹,质较柔韧。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黑色,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或脱落。叶皱缩,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花果多脱落而少见。

【生药材鉴定】

干燥全草,茎甚长,粗3—5毫米,红棕色,有纵直条纹,质较柔韧。节下着生多数毛发状须根,黑色,白色囊状浮器已扁瘪不明显,或脱落。叶皱缩,倒卵形至长圆状卵形。花果多脱落而少见。

【化学成份】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

过塘蛇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燥热咳嗽,酒疸,淋病,麻疹,丹毒,痈肿疔疮。

《生草药性备要》:"理酒病,敷背痈,治蛇伤,颠狗咬伤,利小便,捣汁饮。"

《天宝本草》:"利湿热,行水道,治筋骨疼痛。"

《福建民间草药》:"利尿解热。理酒疸,治蛇伤。"

《陆川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治天泡疮,血瘙。"

《四川中药志》:"治各种疮毒及淋病。"

过塘蛇附方

治酒疸:鲜过塘蛇一握。捣烂绞自然汁,和冬蜜等量调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淋浊:鲜过塘蛇一两,冰糖半两。酌加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水肿:过塘蛇、水茴香、水皂角、甘草、茯苓。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治蛇伤、疯狗咬伤:鲜过塘蛇一至二握。洗净捣烂,绞自然汁内服,渣敷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治感冒发热,燥热咳嗽:过塘蛇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痈疮,跌打:鲜过塘蛇捣烂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小儿脓疱疮:过塘蛇煎水洗,另用鲜草捣烂敷。

治乳痈:过塘蛇捣烂敷。

治风火牙痛:过塘蛇二两,水煎服。

治实热口渴便秘:鲜过塘蛇捣汁二至四两,调冬蜜炖温服。

治麻疹透后高热不退:鲜过塘蛇一至二两,捣汁,水炖服。

治带状疱疹:鲜过塘蛇捣汁,调糯米粉,涂患处。

腑实饮食疗膳有哪些?

(1)蜂蜜香油汤

[原料]蜂蜜50克,香油25克,开水约100毫升。

[做法]将蜂蜜盛在瓷盅内,用筷子或小勺不停的搅拌,使其起泡。泡子浓密时,边搅动边将香油缓缓注入蜂糖内,共同搅拌均匀。将开水约100毫升,晾至温热(约45度)时,徐徐注入蜂糖香油的混合液内,再搅匀使其三种物质成混合液状态,即服用。

[功效]蜂蜜补虚润肠,与香油同用润肠之功更雄。加水作汤,用于津亏便秘,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服之立效。

(2)冬蜜调鲜过塘蛇

[原料]鲜过塘蛇、冬蜜适量。

[做法]洗净,捣烂,取汁30~120克,调冬蜜炖温服。

[功效]用于实热口渴、便秘。

(3)木莲果煎汁

[原料]木莲果(或根皮、树皮)30克。

[做法]煎汁,冲白糖,早、晚饭前各服1次。

[功效]用于实火便秘。

中药空心草和枸杞泡茶有毒副作用吗?

没有! 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血润燥、泽肤悦颜,培元乌发等功效,是提高男女性功能的健康良药。空心草又叫空心莲子草花生(通称)、空心苋(福建)、水蕹菜、螃蜞菊(浙江)、山蕹菜、革命草、木苋菜(江苏)、过塘蛇、空心蕹藤菜、假蕹主要作用: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两种泡水喝对利尿补肾,清火有显著疗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