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五指柑是什么五指柑的功效与作用五指柑附方五指柑的副作用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胃经。功效理气,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禁忌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柑的果实,是柑桔类枸橼的变种,其果实顶端开裂为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酷似佛像的手,故名“佛手”。佛手又叫“蜜罗柑”、“福寿柑”、“佛手香橡”等。在品种上有拳佛手和开佛手之分。果实抱合如拳状的称为“拳佛手”;果实顶端舒张伸展似指的,称为“开佛手”。
五指柑是什么
【别名】
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黄色时采收。摘下后晾3—5天,待水分大部蒸发,纵切5—10毫米厚的薄片,晒干或阴干,或以低温烘干,密闭贮存,防止香气散失。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米。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叶大,互生;长椭四形或矩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无翼,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丛生,直径3—4厘米,萼杯状,先端5裂;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渐狭,10—13室,花柱有时宿存。柑果卵形或矩圆形,长10—25厘米,顶端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外皮鲜黄色,有乳状突起,无肉瓤与种子。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化学成份】
干的果实中含柠檬油素0.007%;还含痕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
【配伍应用】
①胸胁胀痛:配 香附 、郁 金 。
②胃脘痞满,食少呕吐:配 木香 、 枳壳 。
【佛手柑的选购】
质硬而脆,受潮后柔软。气芳香,果皮外部昧辛微辣,内部味甘而后苦。以皮黄肉白、香气浓郁者为佳。香味淡,受潮后柔软。
【佛手柑的存储】
避光、阴凉、通风处保存。
【佛手柑的食用方法】
佛手柑多为药用,平时可以沏茶、制作成佛手柑精油等。
五指柑的功效与作用
(一)功能主治
理气,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①《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②《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③《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④《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⑤《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二)药理作用
平喘、祛痰作用。
本品所含的柠檬内酯对组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对抗作用;在蛋清致敏的豚鼠离体回肠和离体气管试验表明有一定抗过敏活性。麻醉猫肺溢流试验静脉注射柠檬内酯5-10mg/kg有一定的抗组胺作用。
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
本品醇提物对大鼠、兔离体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静脉注射给药对麻醉猫、兔在体肠管亦有同样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着解痉作用,而对氯化钡引起的则不能完全对抗。醇提物2.25g/kg静脉注射,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碱所致的麻醉猫胃、肠和胆囊的张力增加。
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小鼠1p佛手醇提物20g/kg,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并可维持2h。同剂量还可显着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并能延长小鼠士的宁惊厥的致死时间和戊四氮或咖啡因引起的惊厥发生时间与致死时间,且能降低其死亡率。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佛手醇提物能显着增加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和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对大鼠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并使豚鼠因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有所改善,对氯仿一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预防作用。
抗炎、抗病毒作用。
本品所含橙皮甙对豚鼠因缺乏维生素C而致的眼睛球结膜血管内血细胞凝聚及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有改善作用;它与栓塞(Thrombogenic)饲料或与致粥样硬化饲料共同喂养大鼠,均可延长大鼠存活时间。能刺激缺乏维生素C豚鼠的生长速度。在加入小泡性口炎病毒前,将小鼠纤维细胞成于200?g/mL的橙皮甙中预先孵化,叮保护细胞不受病毒侵害约24h。用橙皮甙预先处理Hela细胞,能顶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橙皮甙的抗病毒活性能被透明质酸酶所消除。本品所含的地奥明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兔毛细血管渗透性作用,有维生素C2样作用。能增强豚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和减少肾上腺维生素C的排出。地奥明还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消肿作用,腹腔注射的ED50为100mg/kg。
其他作用。
本品所含的香柑内酯对皮肤有光学活性,作用仅次于8-甲氧基补骨脂素。有杀软体动物作用,主要用于杀灭钉螺。有一定对抗肝素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对兔有一过性降血压作用。还有抗微生物活性。橙皮甙有预防冻伤和抑制大鼠眼晶状体的醛还原酶作用。
(三)五指柑的性味归经
【性味】 辛苦酸,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微辛。"
②《纲目》:"辛酸,无毒。"
⑧《本经逢原》:"辛苦甘,温,无毒。"
【归经】 入肝、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五指柑附方
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
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五指柑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3钱;或泡茶。
【注意】
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本经逢原》:"痢久气虚,非其所宜。"
佛手和甘草具有理气化痰、祛湿、止呕消肿等功效与作用。
佛手可以和甘草一起泡水,佛手和甘草一起泡水可以起到滋阴疏肝的作用,有很好的理气和中的功效,能够治疗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情况。
核心功效止咳化痰、健脾益胃、抗菌消炎简介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橘、飞穰、蜜罗柑、五指香橼、五指柑,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佛手泡水喝的功效。
佛手柑的味道很好闻的,既像柠檬又像薄荷,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药用价值
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1、佛手的功效主治:舒肝理气,和中止痛,化痰止咳。主治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肝胃不和,脘腹胀痛,嗳气呕吐,泻痢后重,咳嗽痰多。
2、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更多关于佛手柑的功效与作用,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e70e9161609455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佛手柑是一种观赏植物,但其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在中药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佛手柑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吧。1、疏肝理气佛手柑是一种性质温和,味道酸涩的果实,从中医角度来看,该植物可以入肝经和胆经,能提高肝胆功能,也能疏肝理气,对人类因肝气不舒引起的胸肋胀痛和失眠健忘,以及心烦易怒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和预防作用,如果是考虑日常调理可以用泡茶等方式。2、调理脾胃佛手柑可以调理脾胃,因为佛手柑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一些天然挥发油,,它能调理脾胃,也能提高脾胃消化功能,对人类的脾胃不和和中气下陷,以及消化不良,还有食少呕吐等症都有一定缓解作用。再有,佛手柑还可以跟其他中草药煎药服用,像是玄参还有延胡索等中药材搭配。3、润肺止咳佛手柑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也能消除人体内的多种炎症,平时人们服用以后能起到润肺止咳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它泡水喝,能预防肺炎和气管炎。很多人士在服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咳嗽症状有所缓解。4、滋养细嫩肌肤佛手柑还可以滋润肌肤,因为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精油,它经过提纯加工以后制成的佛手柑精油,能直接涂抹肌肤,也可以用于多种化妆品的生产,它们能消除皮肤炎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