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详细的看看颊车穴的功效

时间: 2023-03-30 17:46:24

详细的看看颊车穴的功效

我们人体不同的部位穴位都是非常多的,尤其是面部的穴位,更是非常多的,颊车穴这个穴位就是我们面部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是听说过颊车穴这个穴位的,其实颊车穴这个穴位对于我们人体面部皮肤健康也是非常的有好处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颊车穴的功效。

每天揉一揉,漂亮气色自然来

脸颊是毛细血管和面部神经都非常丰富的区域,而颊车穴刚好位于这个区域之中,按揉此穴,可放松面部神经,加速面部血液循环,从而调节面部气色。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下来,每天按摩十几分钟颊车穴这个穴位,那么可以促进面部肌肤红润有光泽,还能够预防面部发黄等这些情况,对于我们面部皮肤的健康是非常的有好处的。

按摩颊车穴,消除面部皱纹

面部的皱纹是我们许多的朋友们都比较烦恼的事情了,一旦面部出现了皱纹,不仅难看,并且人也会显得非常老,所以消除面部皱纹也是许多朋友们都比较重视的,其实适当的按揉颊车穴是可以有效的消除面部皱纹的。颊车穴是沿经运送胃部精微气血上行的载体,按摩此穴,能疏通头部上下的经络,消除面部气血阻滞,起到滋养之功,从而消除面部细纹等问题。按揉时,应以双手食指指腹,由轻渐重地分别按揉双侧穴位,力度以有酸胀为宜,不宜过大。每次1~2分钟,每日3~4次。

相信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 这些介绍对于按揉颊车穴促进面部皮肤健康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尤其是我们面部皮肤不要的朋友们,在生活中更是可以经常性的按揉一下按揉颊车穴这个穴位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促进面部皮肤有光泽,更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面部的皱纹的,有利于提高我们的颜值。

压痛拔罐位置示意图 压痛拔罐方法

1 压痛拔罐位置示意图

下关

位置:

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

取穴方法:

侧坐,在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功效:

消肿止痛,安神利窍,聪耳通络。

颊车

位置:

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

上下牙关咬紧时,隆起的咬肌高点处,按之凹陷处即是。

功效:

颊车穴有疏风通络、利节消肿、祛风清热、开关通络等作用。

风池

位置:

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伏,在项后,与风府穴(督脉)相平,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功效:

壮阳益气,风池穴有醒脑开窍、疏风清热、明目益聪、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

大椎

位置: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大杼

位置: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方法: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位于人体的背部,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功效:

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气,清热除燥,强筋骨,清邪热,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

胃俞

位置:

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的背俞穴。

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以便于相应穴位疗法的顺利进行,胃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功效:

胃俞穴有和胃调中、祛湿消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

合谷

位置: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

拇、食指并拢,于最高点取之。

功效:

合谷穴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作用。

内庭

位置:

在足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趾缝尽处的陷凹中。

取穴方法:

正坐,在足背2、3趾的趾蹼正中略后一些(约半横指)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功效:

清胃泻火、理气止痛、消肿止痛、理气和血。

行间

位置: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方法:

患者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功效:

生风化火。行间穴有疏肝泄热,舒利胸胁,清肝泻热,凉血安神,熄风活络的作用。

2 压痛拔罐方法火罐法:用投火或闪火法将罐吸附于大椎、风池、颊车、合谷,或用抽气罐法。

针罐法:先行针刺下关、大椎、胃俞、内庭、行间,待得气后留针,再用火罐或抽气罐法将罐吸附于穴位。

刺络拔罐法:先对合谷、颊车、胃俞、下关进行消毒,之后用三棱针在各穴点刺2~3下,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

走罐法: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至胃俞,自.上而下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

头部经络的功效

中医经络理论与气功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互为渗透,互为补充、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探讨经络与气功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对经络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气功的实践和临床应用。那么头部经络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告诉你头部经络的功效,欢迎参阅
头部穴位及作用
1、神庭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疾病,具有除湿化湿的功效。

2、百会穴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目眩失眠等,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功效。

3、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出血,痫证,具有降浊升清的功效。

4、囟会穴: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痔,癫疾,嗜睡,小儿惊风,具有补益肺气,传导水湿的功效。

5、完骨穴:主治头痛,颈项强痛,颊肿,喉痹,龋齿,癫痫,疟疾。具有疏导水液的功效。

6、天柱穴: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病,热病。具有化气壮阳功效。

7、四神聪: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等,具有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的功效。

8、印堂穴:主治头晕、前头痛、鼻病等,具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的功效。

9、阳白穴:主治头晕、前头痛、鼻病等,具有生气壮阳的功效,和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一起按摩主治目赤肿痛、视物不清、上眼睑下垂。

10、人中穴:主治休克、昏迷、急性腰扭伤等,具有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的功效,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11、四白穴:可预防近视、改善色盲、改治疗头痛头晕、增加肌肤弹性,具有散发脾热,向头部提供水湿的功效。

12、承泣穴:可改善视力、消除眼肿、淡化黑眼圈等,此穴是治疗眼疾的大穴,能将体内胃经的物质营养及能源输送至头面天部及任脉、阳跷脉等。

13、鱼腰穴: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等,具有镇惊安神、疏风通络的功效,被点中后会出现气滞血淤、头晕目眩。

14、迎香穴:可改善嗅觉疲劳、鼻塞、面部浮肿等,具有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的功能。

15、睛明穴:主治近视、远视、散光等,具有降温除浊的功能,被点中后会出现头昏、眼花乃至倒地。

16、承浆穴:主治牙痛,面神经麻痹等,具有连通体表体内的功能。

17、颊车穴:主治牙疼、双下巴、皮肤松驰等,此穴是治疗牙疼的大穴。

18、攒竹穴:主治头痛、视力不良,可消除眼袋、缓解眼睛疲劳。

19、鼻通穴:主治鼻疾、如鼻塞、鼻中息肉、鼻部疮疖等,此穴又名“上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宣通鼻窍的功效。

20、下关穴:主治耳聋、耳鸣、牙痛、口眼歪斜、面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张嘴困难等,此穴能让胃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对上输头部的气血精微严格把关的作用。
头部刮痧的好处
头部是人体的缩影,是全身各脏腑器官的全息穴区,全身经络所有的阳经部上述于头部,这些经脉通达全身,所以刮拭头部的全息穴区和经脉,不但可以给大脑补充氧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细胞新陈代谢,还间接的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对脏腑经络失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头部刮痧对神经衰弱、脑供血不足、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高血压、脑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颈部刮痧的好处
疏通筋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折磨,因为这些肌肉经常是处于紧张收缩的状态,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促进新陈代谢。现在我们人体每天都在不停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好多的毒素其中都沉淀在我们皮下的毛孔,刮痧的话可以让这些新陈代谢中留下在身体需的废物排泄也去使体内血液更顺畅,恢复自然的代谢活力。
最常见的刮痧工具
木鱼石刮痧板:木鱼石刮痧板是现今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显,风靡各大刮痧美容机构。

黄牛角刮痧板:选用天然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刮痧油:凉性油:薄荷油、清凉油等可清凉解毒。

热性油:活络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中性油:茶油等,可普遍使用热毒,行气活血的功效,还可以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猜你喜欢:

1. 头部经络养生

2. 头部养生经络图

3. 全身经络排毒功效

4. 如何保养头部

5. 头部穴位按摩的方法

6. 全身经络排毒的好处

7. 什么叫头部养生

8. 宁神疏通经络的脑部保健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