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病症常见于老人或小孩,中医认为是肺肾阴虛所致。肾为水,而肺属金,在功能上金可生水,而肾水的功能紊乱后,反过来可影响肺金的功能,这就是肺肾阴虛的简单含义。患有百日咳病症的人应增补肺肾功能,使肺金得以收敛,而肾水充足,这样才可缓解和消除该病症。百日咳的主要表现是咳而有声、咽痛,连续数日不断,接着开始干咳、少痰或无痰。严重的可连带气管和肺叶震痛,是胸腔津液弓失的表现。
防病养生时,可剌激手指的四缝穴,配合按摩前胸任脉和背部的肺俞。及时补充缺失的津液,提升肺肾功能。若有低热过高热病症,应及时到医院就治。同时,服用止咳类中药或西药,防止津液和肺肾功能进一步受损。老人在出现该病症后,要增加锻炼,提升肺脏的呼吸功能,增强肺细胞的抗病能力。儿童出现该病症后,要由家长带其就医。及时就医可防止病症变重,康复期间可采取按摩方式增强肺肾功能。
四缝穴在双手指中节处,方法是用针灸针此该腧穴。完毕,再对前胸任脉进行按摩。让患者仰卧,全身放松,将生姜切成大块,用流汁的一面,搓咽喉和胸口。通过生姜的辛辣发汗的功能,剌激这两个部位的气穴循环,增强该部位的排汗能力。这样可舒张皮肤毛孔,调节内分泌的功能,将胸腔中的代谢产物通过皮棚咄。要搓到红润为止,将有毒物质彻底表出。然后让患者俯卧,用手掌对其背部的肺俞穴揉按,增强前两步的功效。
康复期间可用双手揉玩核桃,增进手部的气血,提高四缝穴的调节功能。或是向手背扳指,使手指中节的细部筋脉绷胀起来,再放松手指。如此反复进行可有效的调动内脏的元气,促使植物神经兴奋,活跃肺g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金水功能旺盛。特别是老年人,因肾功能下降而影响肺脏的功能,常会出现咳症,甚或发展成百日咳。用揉捏核桃或扳指的方法,可快速剌激四缝穴,调动肺肾两脏的抗病能力,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治病症。
此外,也可采取向下弯手指的方式,剌激四缝穴的功能活跃。双脚并拢,将膝盖挺直,双手指交叉,弯腰并向脚面压手指。当感到手指中节位置有热胀感后,将双脚分离,交叉手指向左右脚面压手指。上述动作反复数次后,直起身,将双手重叠放置在小腹部位,全身放松,闭目养神十分钟。再睁开双眼远视前方,反复揉搓双手至热,用双掌轻拍胸部。口中出现津液后,分三大口将津液咽下。放松全身关节,结束全部保养动作。
这个方法源自少林的《易筋经》,对防治百日咳有特殊效果。僧人长期生活在庙中,而这样的环境因经常烧香非常干燥,肺脏很容易因津液受损而出现百日咳病症。因此,僧人用这样的简单方式,提升肺脏的功能,使金气旺盛而膂充足,能好好地防止百日咳病症。在锻炼过程中,患者也可增加运动腰关节的动作,可促进肾功能。防止因肾水匮乏,而引起肺脏津液不足,对百日咳病症的防止,有积极的养生效果,老年人因膂气虛弱,最好增加这一养生环节。
防病养生时,可配合中药养生法调理,即服用对症的中药。咳症,可服用滋阴润肺的金银花,金银花可消炎止咳,用开水冲泡后,加入少量蜂蜜。咽痛可用威灵仙与金银花相配合,共同冲蜂蜜水喝。干咳、少痰或无痰症,是肺脏津液严重匮乏的表现。要及时服用具有快速滋阴效果的中药,如用鳖甲或龟板做汤喝,原料最好选用新鲜的鳘龟。调制时,可加入生当归和金银花,可起到凉血补血、滋阴养肺的功效,适合肺肾阴虛严重的患者使用。
百日咳患者应远离吸烟或大热大寒的环境,特别是风比较猛的天气,要避免被风呛到。因为这些因素可剌激上呼吸道和咽喉,引起该部位的神经痉挛,导致咳症加重,甚至因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低下,感触这些致病因素后,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现肺炎病症。若防病养生观念淡薄,-旦感染后会与百日咳病症合并,导致病情加重。假如再不能及时调治,会出现干咳而痰中带血的病症。更有甚者,会发展成具有传染质的肺结核病症。
干咳时气管和肺叶震痛,就是肺脏细胞抗病能力严重下降的表现,再深一步就会出现痰中带血的病况。防病养生要抓住病机,中医在防病养生时,经常说的要防止病症入里传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先巩固肺肾功能,才可阻止当前病症进一步发展。当然,百日咳病症严重的患者,也可标本兼顾。如糖尿病患者,身体津液和阴血亏虛。在患有百日咳病症后,就要1=示本兼顾。否则不能从整体上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可在服用糖尿病药物的同时,配合剌激四缝穴的方法,综合防治百日咳病症,做到动静结合,迅速消除该病症。
百日咳患者在平日的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既不能过咸,也不要过于油腻。要多吃富含津液和营养的水果,如鸭梨或水果罐头。也可将水果切成块,放入砂糖,用锅蒸梨膏或桃膏吃。这个方法非常适合没牙的老人或少儿,因食物营养价值高,且柔软而便于消化,能很快增补身体缺失的阴血和津液。而孕妇或产妇在患病期间也可采取这种方法增补营养,对孩子和自身的健康非常有帮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