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原文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经络养脾法
脾是脾经上的主要脏器,脾经主要治疗与脾脏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所以养脾即要养脾经。
脾经主治病症
主要用于治疗与脾脏及脾经有密切关系的胃,心,肺,肝,肾的有关疾病。
◎脾胃病: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肠鸣,胃脘痛。
◎妇科病:不孕,滞产,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前阴病:小便不利,遗尿,遗精。
◎循经病:下肢痿痹,脚气。
脾经上养脾穴位大公开
足太阴脾经,从足大趾前端沿内侧上行足内踝前,循行于下肢内侧和胸腹部的外侧,最后注入心中,与脾胃心联系密切。其中,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隐白、三阴交、血海都是治血要穴。妇女以血为用,这些穴位都是治疗妇科病的要穴。
隐白
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隐为藏匿;白为金色,为土所生。此为土之井穴,土气就是从这里发生,同时金气也开始隐伏。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木穴,木气通于肝。脾统血,肝藏血,隐白补脾摄血,配血海、三阴交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是古今治疗妇产科诸血证的要穴。另外,隐白还可健脾宁神,善治腹胀、善呕、癫狂等症(图①)。
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胫骨后缘靠近边凹陷处,是脾、肾、肝三条经脉相交之处,是治妇科病的灵丹妙药。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该穴有摄血、凉血、补血、活血等作用,除了用于上述妇科及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广泛用于心悸、怔忡、失眠、脏燥、健忘、眩晕、夜盲、青盲、吐血、咯血、鼻衄、便血、过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与血有关的一切病证。按摩此穴,可防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多、崩漏、盆腔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图②)。
血海
血海穴在髌骨缘上2寸。按血海可健脾化湿,有效治疗隐疹、湿疹、丹毒。血海是治疗皮肤病和妇科病的要穴(图③)。
养脾生活术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脾作用的食物进行食补。宜吃的有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品。忌吃的有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运化功能的食品;利气消积,容易伤脾的食品。
在日常的饮食中,可以按照上面的原则进行搭配。注意饮食调养也是养脾的一个重要方面。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