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黄皮根是什么黄皮根的功效与作用黄皮根验方黄皮根,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根,消肿,止气痛,利小便。治黄疸,疟疾;预防流感。方出《南宁市药物志》。
黄皮根是什么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的根。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黄皮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黄色至暗黄色,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黄皮根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辛;微苦;温。
【归经】 胃;肝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主气滞胃痛;腹痛;疝痛;风湿骨痛;痛经。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胃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气痛,利小便。治黄疸,疟疾;预防流感。"
【附方】 治胃病: 干黄皮根一至二两。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主治、用量和用法】
胃痛:干根5钱至1两,清水煎服。
气痛:用法同上。
小肠疝气:干根1两至1两半,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
黄皮根验方
治胃气痛、小肠气痛、跌打积瘀作痛方:黄皮根1两、山桔根5钱、黑老虎5钱、千大锤5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黄皮根行肠胃之气,山桔根行肺胃之气,千打锤温中顺气,黑老虎活血祛风壮气,合为行气活血之剂,治无形之气痛,形伤之瘀痛,均效。
(方歌)黄皮山桔两用根,千打锤黑虎力千斤,胃痛散瘀兼积瘀,药到春回喜欢欣。
附录:
(叶)治百足咬:用生叶适量嚼烂敷伤处。
(核)(1)治疝气:干用5钱至1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2)治百足咬:用干核,嚼烂敷伤处。
(寄生)治胃痛、气痛、疝气: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
参考资料:
《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治心气痛方:老黄皮树根或梅花树根3钱,黑枝7—8个,水煎,用好酒冲服。
又:治水肿方:黄皮叶数斤烧灰,将灰浸水内搅匀,用布滤过,将水煮饭食二、三次,利水消肿甚速,忌食糯米、面、盐五星期。
《广州市中医验方选集第一集》市工人医院治小儿肠疝气痛方:黄皮核3钱、荔枝核3钱、芒果核2个、川枳壳2钱、泽泻3钱、南木香2钱(后下),煎服有效。又保安卫生所治小肠疝气验方:山橙2个、荔枝核1两、黄皮核1两、柑核1两、川楝子1两,煎服。
又:市二人民医院治睾丸肿痛或肿而不痛方:黄皮树根1两5钱、大蓟1两、山楂肉1两、腹皮1两、猪瘦肉2两,水煎,可分两次服。曾治40余人,3—4次便愈。
又:市一人民医院治疝气肾囊肿胀验方:黄皮树根寄生1两,枳壳钱、蒜头3钱,水煎空腹服。
《广东中医》(1958年12期)介绍:以黄皮叶治疟疾20例,治流行性感冒200余例,均获满意效果。方法:成人每次用阴干生叶5—10克,煎成水剂15—30CC,每日服三次,1—2天体温降至正常,无其他副作用。
在药用方面,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尤佳。有药学家认为:“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此种苦味质,还有强心作用,又能松驰胸腹肌肉紧张,胀满状况得到减少或消除,黄皮之所以能顺气、镇咳,就是由于它具有松驰胸腹肌肉紧张作用,使呼吸顺畅,没有障碍问题,咳嗽自然停止。”
将黄皮作为食疗用途,可参考下列方法:食黄皮时,必须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整个放进口中嚼碎,连渣带汁缓缓吞下,收效才能显著。例如平素患有消化不良症,又多吃了东西,胸腹胀满,影响呼吸也感到不顺畅,还可能有作呕、气顶、痰水屡吐不清,心窝觉得翳滞等状态。若是黄皮季节时,不妨用黄皮十余个,连皮带核,慢吞细嚼,自然气顺痰降,胸腹翳滞消除。平日有疝气病者,当病痛发生时,依照这个方法细嚼黄皮,效果更好。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途中若缺水,身体稍弱则容易感暑受热。倘能备带一些黄皮,尤以苦味黄皮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素来痰多、不时有气不顺者,或是患有“痰喘”疾者,晚上临睡前,连皮带核嚼食几个黄皮鲜果,是夜可能痰气顺而安眠,用此法以处理痰疾患者,收辅助治疗之效;倘不是黄皮季节,可到中药店买黄皮核,选其大粒完整者,用瓷碟载着,放在饭上面蒸软,然后用来嚼食,亦有消痰顺气之效
听老人家说,不能吃太多荔枝,吃多无益,吃黄皮好,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南人,从小就经常吃着这两种水果,按照我们这边的说法就是,荔枝吃多了会上火,而上火对于南方人来说就是对身体不要好,其实很多的水果吃得过多都是会上火的,而黄皮与荔枝却截然不同,黄皮吃多了是下火的,俗话也说饿吃荔枝,饱吃黄皮,荔枝是补充能量的,黄皮是消食下火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问题。
一、我们先来说说荔枝,荔枝是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水果,味道鲜甜,受到广大的水果爱好者们的喜爱,荔枝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海南、广东与广西地区,荔枝的味道很甜,与其他如菠萝蜜、凤梨等很甜的水果一样,在南方人们认为这一类的水果吃多了身体会上火,所以老人家们常说,荔枝不能吃太多,会上火,所以对身体无益。曾经也因为贪吃荔枝,而上火喉咙痛过,所以老人们说的话还是有用的,只是很多的东西,吃多了对身体都是不好的,懂得节制才是最好的。
二、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黄皮,也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海南、广东与广西的水果,但是相对于荔枝的知名度,很多的朋友都不知道黄皮为何物。黄皮分为甜黄皮和酸黄皮品种,甜黄皮适合直接食用,而酸黄皮适合加工食用。黄皮因整体呈现诱人的黄色,所以得名黄皮,与荔枝不同,在南方,人们认为黄皮是最好的下火食物,在南方炎热的夏天,人们会吃一些黄皮来去除夏日的暑气,同时黄皮还有消食的作用,俗话说着饿吃荔枝,饱吃黄皮。
三、最后我们来说一下黄皮这种很多朋友都不怎么熟悉的水果,黄皮可以直接食用,味道有些酸甜,尝试过的朋友肯定会有让你停不下来吃黄皮的感觉。同时黄皮的饮品也是十分的受欢迎,在海南,人们在炎热的夏日,会制作老盐黄皮水来喝,在人们的观念里,老盐巴是有下火的作用,黄皮也有下火的作用,两者的结合有很好的下火作用,而且很多的咽喉痛喝老盐黄皮水也是很有效的,也是很好喝的。黄皮不仅果实可以直接吃,黄皮叶也可以做菜,在海南儋州就有这么一道很有名的菜,就是儋州百年黄皮园的黄皮鸡,用黄皮叶与鸡一起烹饪的一道菜,黄皮叶不仅可以解开鸡肉的腻,也带来了很浓郁的果香味。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量的荔枝上市了,你的味蕾是不是也在蠢蠢欲动?
荔枝美味,一口下去,半透明的软甜浆果爆出酸甜可口的汁水,溢满整个味蕾,总是忍不住一颗接一颗的吃下去,有时候稍不留神就20多颗下肚,满满的饱腹感,让你不想在吃其他的食物,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只是这样吃荔枝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麦兜君邻居家的孩子就因为一次吃了过多的荔枝被送进了医院,说来也是无奈,吃荔枝吃出低血糖,想必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但这是真的,荔枝的热性特质,吃多了不仅会上火,如若空腹大量食用,严重了还会引起低血糖症状,所以荔枝不能吃太多,也不要在空腹时候食用,任何食物再好吃都不要贪多,适量是做好的。
再说说黄皮,在南方,黄皮果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果,因为它不仅口感好,还有一定的食疗和药用价值。至于是不是吃黄皮一定好,那要看适不适合每个人的体质,黄皮性凉,能清热解毒,而且降火的功效很好,很适合在炎炎夏季食用。
黄皮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生吃,像荔枝那样,吃其浆果,甘甜多汁有一种橘柚的清香。还能酿酒,黄皮果陈酿出的佳酿风味独特,适合夏天饮用,祛除暑热。亦可以入菜,和肉类一起烹饪,做出很多美味佳肴,比如黄皮蒸排骨,黄皮焖鸡等。
顶配的吃法还能把黄皮做成果脯蜜饯,把果肉里的几粒青色籽核挤出,晒干后加上川贝、蜂蜜浸煮,待其入味再风干食用,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古人言一只荔枝三把火,意思吃一个荔枝就像三把火那么热,因为荔枝是属于高糖富含各种果糖元素的水果,所以多吃容易上火,荔枝是热能较高的水果。
而黄皮是健脾消滞有助于消化的水果,不管是什么水果每天适量吃还是有益的,我的家乡各种水果丰富,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向我了解,相互学习让我们懂得更多,谢谢!
首先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无论哪一种水果,在食用的时候都应该有度,不能单次过量食用,否则对身体都有很大影响,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题主说的荔枝和黄皮这两种水果。
实际上这两种水果都是南方最常见的水果,在农村长大的朋友都知道,荔枝和黄皮在农村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
+++++++++++++++++++++++++++++++++++追求知识的分割线+++++++++++++++++++++++++++++++++++
荔枝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吃荔枝的好处:
1.吃荔枝能补充能量,益智补脑。荔枝果肉中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总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
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吃荔枝能增强免疫功能。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吃荔枝能降低血糖。
荔枝中含有一种氨基酸,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适宜。
4.吃荔枝能消肿解毒,止血止痛。
荔枝除广为人知的滋补作用外,还可用于外科疾病,如肿瘤、瘰疬、疔疮恶肿、外伤出血等病。
5.吃荔枝能止呃逆,止腹泻。
荔枝甘温健脾,并能降逆,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泄者的食疗佳品。
吃荔枝的坏处:
1.糖尿病人慎用荔枝。
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症状,阴虚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
荔枝含有单宁、甲醇等,多食容易生内热,患有阴虚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
2.驾车者慎食荔枝。
大量进食荔枝又很少吃饭的话,极容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症,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
严重者会发生昏迷、抽搐、呼吸不规则、心律不齐等。
这些症状就是大量食用荔枝后产生的突发性低血糖,医学上称之为荔枝急性中毒,也称“荔枝病”。
开车时人体会消耗大量的热量,而人体中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
研究发现,司机在开车前或开车时食用荔枝过多,不但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反而还会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
3.过量食用荔枝。
荔枝若食之过量,轻者恶心、四肢力乏;严重者甚至昏迷,抽搐。
因为荔枝含丰富果糖,食后使人体血中果糖含量显著升高,以致血中葡萄糖相对降低。
而低血糖症的主要症状有看东西不清楚、心慌、手抖、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
+++++++++++++++++++++++++++++++++++追求知识的分割线+++++++++++++++++++++++++++++++++++
黄皮也是中国南方果品之一,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
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
黄皮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
黄皮根可治气痛及疝痛。
黄皮果的功效与作用
1、吃黄皮果可消除腹胀、助消化。
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
有一种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更好。
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这种苦味质还有强心作用,又能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使胀满状况得到减少或消除。
2、吃黄皮果可顺气、镇咳。
黄皮之所以能顺气、镇咳,就是由于它具有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作用,使呼吸顺畅,没有障碍问题,咳嗽的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黄皮果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如抗坏血酸、多种氨基酸等,能提高人体胃液的酸度,刺激胃液的等以及酚类,能调畅人体气机,减轻因气滞而导致的胀满疼痛。
3、吃黄皮果能消暑、生津。
黄皮尤其是带有苦味的具有消暑、生津的功效。夏季户外活动时如果感到口渴或头脑闷热不适时,马上嚼几个黄皮,不但生津、止渴,而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4、吃黄皮果能降火。
因此黄皮果也是最适合夏天多吃的,夏天吃黄皮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
虽然这么吃口感不大好,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5、黄皮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等病症。
黄皮果不仅营养价值高,功效多,吃法也很多。
黄皮果的吃法主要有生吃、做菜、酿酒、做酱这几种,每一种吃法风味都有所不同。
黄皮果的食用禁忌
1、黄皮果性凉,脾胃虚寒的人或患有胃炎的人应注意不可多食黄皮果,否则容易造成腹泻。
2、小孩子不可多食黄皮果,黄皮有助于清热降火,消食解暑,但小孩子年纪尚幼,消化系统不健全,食用多了会伤害肠胃。
3、高血糖者慎食黄皮果。黄皮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能够帮助补充能量和营养,但血糖长期较高的人士最好不要吃。
4、孕期要和足以营养均衡,任何水果都不能过多食用,黄皮有一定的药性,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是适量食用是没有坏处的。不过,高血糖的孕妇就最好不要吃黄皮果了。
5、黄皮果不可多食,否则易动火,发疮疖。所以,尽管黄皮果开胃,一吃就容易停不下来,还是要为 健康 着想,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嘴哦!
吃不贪嘴!病从口入!腌制的口感不错,新鲜也更有甜味!不能因为好吃就吃太多!嘿嘿~节制!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我今天是今年第一次买黄皮就收到这个推送?!
苦蘵
(《本草拾遗》)
【异名】敢、黄蒢(《尔雅》),蘵敢草(《尔雅》郭璞注),小苦耽(《本草拾遗》),灯笼草、鬼灯笼、天泡草、爆竹草、劈拍草(《江西民间草药》),灯笼泡草(《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2):8.1966),响铃草、响泡子(《湖南药物志》),绿灯、野绿灯(《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
【植物形态】苦蘵
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茎斜卧或直立,多分枝,有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圆形,长约4~8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斜圆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锯齿:叶柄长可达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5毫米;萼钟状,长约5毫米,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或近三角形,端尖;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5~7毫米;雄蕊5,花药矩圆形,纵裂;子房二室,花柱线形,柱头具不明显的两裂片。浆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光滑无毛,黄绿色;宿萼在结果时增大,膨大如灯笼,长可达2.5厘米,具5棱角,绿色,有细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田野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苦敢根)、果实(苦敢果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
【化学成分】含酸浆果红素,即玉蜀黍黄素二棕榈酸酯。
【性味】①《江西民间草药偏方》:"性寒,味苦,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酸,平。"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治感冒,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龈肿,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天疱疮,疔疮。
①《江西民间草药》:"治天疱疮,大头风,指疔,牙龈肿痛,湿热黄疸,咽喉红肿疼痛,肺热咳嗽,热淋。"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止血,消肿散结。治咽喉肿痛。肺痈,腮腺炎;小便不利,血尿。牙龈肿痛,天疱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宜忌】《江西民间草药》:"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百日咳:苦蘵五钱,水煎,加适量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②治咽喉红肿疼痛:新鲜苦蘵,洗净,切碎,捣烂,绞取自然汁一匙,用开水冲服。(《扛西民间草药偏方》)
⑧治牙龈肿痛:苦蘵八钱。煎水含漱。(《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黄疸,咽喉红肿疼痛,肺热咳嗽.热淋:苦蘵五钱至八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水肿(阳水实证):苦蘵一两至一两五钱。水煎,分作二次,饭前口服。(《江西民间草药偏方》)
⑥治天疱疮:苦蘵茎叶三、四两。煎水洗,一日二次。鲜草更好。
⑦治大头风,头面浮肿放亮,起疙瘩块,作痒:苦蘵茎叶二两。煎水,放面盆内,用布围住熏之。鲜草更好。
⑧治指疔:苦蘵鲜叶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二、三次。(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灯笼草制成糖浆内服,每日3次,10天一疗程,共服三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药3~5天。按剂量分3组:一大剂量组:每日量相当生药干品150克。观察50例,有效49例,其中显效39例。二中剂量组:每日量相当生药干品100克。观察45例,显效16例,总有效37例。三小剂量组:每日相当干生药50克。观察91例,显效36例,总有效67例,本品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均较明显;始效时间一般在服药后3~6天。单纯型疗效优于喘息型。副作用:少数觉胃部不适,头晕、头痛及失眠。
②治疗黄疸
灯笼草(全草)2株,煎取浓汁加糖适量,每日分2~3次服。治疗5例均获愈。
③治疗睾丸炎
灯笼泡草2两,黄皮根1两,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2天。治疗20余例,均取得较好疗效。
④治疗细菌性痢疾
苦蘵1两,水煎服,每天2次,连服1~4天。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5%。
提醒您:苦蘵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