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现脑袋出虚汗的症状,可能是患有阴虚火旺等疾病引起的。如果虚汗的症状比较严重,也有可能是患有肾虚引起的。
如果是阴虚火旺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知柏地黄丸等药物,缓解症状。如果是肾虚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缓解病情。
对于“虚汗”的烦恼,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下面,来说一说一个真实案例,在前不久,和老师一起,遇到一位四十来岁的男性患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爱出虚汗。尤其是在吃东西的时候,汗总是流个不停,尤其是头上特别多。一顿饭下来,就像洗了头发一样,整个头发都是湿的。
看其舌脉,发现舌黄苔厚,脉象滑数,大便较为干结。
在患者的潜意识中,一直以为总出汗,就是虚!
其实这就是认识上的误区,老师没有过多的解释,就开了一个以玉女煎打底的组方,用来清胃热、滋胃阴,同时还不忘叮嘱他,一定要改一改之前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忌辛辣、油炸、香腻的食物。
从上述症候表现来看,患者其实不属于虚汗的,最直接的原因则在于胃热郁蒸导致的异常出汗。而这样的出汗,大多是因为热邪入里,或是因为饮食不规律,抑或是因为肝火犯胃,从而导致胃热内蕴,熏蒸而上,让人多汗。
症候表现:主要表现为舌红苔黄腻,吃热食时多汗,尤其是头部多汗,性情多为烦躁、同时伴有口渴、便秘等问题。
今天拿出这个问题来分享,是因为最近询问出汗问题的人比较多,另外就是发现很多人,对“虚汗”的理解,存在一些偏颇。甚至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只要是经常出汗、出汗量大,就认为一定是“虚汗”,是身体“虚”的表现。
当然,有些症候下的爱出汗、或是出汗太多,确实很可能和“虚证”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肺气虚。这类人特别容易感冒,稍稍一动弹就就是一身汗,同时身体虚乏无力,舌淡苔薄白。
例如,脾气虚。这类人也特别容易出汗,尤其是四肢以及胸口特别容易出汗,同时还食欲差,疲倦,气短,懒言,大便不成形。舌淡有齿痕,苔薄白。
例如,心肾阳虚。这类人也特别容易出汗,且汗水容易发凉,出汗后会有心慌、心悸,四肢发凉,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表现。
以上这些,确实都和“虚”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还需要了解的就是,有一类爱出汗的人,可能属于“实证”。
就比如开篇提到的那位患者,就是症属胃热郁蒸而导致的多汗。它的根源在于脾胃蕴热,阳明经有热,从而蒸汗而出。这就跟“虚”没什么关系,而是因为身体有了热。
从临床不难看出,我们现代人,尤其是那些异常出汗的中年人,很可能和胃热郁蒸、脾胃蕴热有关。这主要是与我们当代人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那些偏好油炸、辛辣、香腻的饮食有关。
其次,还有一种异常出汗,主要是源于肝脾湿热。这类人主要表现就是,汗往往是黏糊糊的,下肢出汗较多,同时伴有口苦、手足心热、消化不良、小便黄、舌苔黄腻。若是较为严重,汗水甚至可能染黄衣服。遇到这类问题,就需要清肝泄热、健脾化湿了。
还有的人多汗,就属于痰饮内动你,主要表现就是,在多汗的同时,还伴有头晕、恶心、胸腹满闷、小便不利、口渴不想喝水,舌淡苔白腻等症候。
这主要是痰饮阻隔,阳气无法下达,上蒸而多汗。
总的来说,这类问题细分,是比较多的,后面有机会,我们再详细分析调理思路。总之,一句话概括就是,经常出汗,未必都是“虚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