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血虚致肝阳上亢怎么办好

时间: 阅读:11415
肝血虚致肝阳上亢怎么办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5-03 12:21:16

肝血虚致肝阳上亢建议服用滋阴养血的药物进行调理,如益气养血口服液、枸杞地黄丸等,可以补血养肝,改善肝血虚引起的气短乏力、精神疲惫和烦躁易怒、五心烦热等。

肝血虚常见的原因是营养不均衡、慢性消耗性的疾病等所致,日常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含铁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2-02 09:09:38

    肝血虚证是肝血不足所产生的病证。以肝血的调节功能失常及相关脏器失养为特征。

    多因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过多及慢性病耗伤肝血所致。常常是全身性血虚证中有关肝的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谈或经闭,唇舌淡,苔薄,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血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肝血不足不能儒养清窍,故见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亏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则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淡;肝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血虚不能滋养筋脉爪甲测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脉细;肝血虚冲任失调则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若肝血虚得不到及时纠正则血虚症状加剧,肝血的儒养功能进一步减弱,可变为血虚生风证。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血虚相辨别,两者均有血虚的临床表现,可从各自的脏腑定位症状加以鉴别。本证还当与肝阴虚作辨别,本证以血虚为特征,肝阴虚以阴虚为特征,表现为虚热之象。

    辨证注意点:具备一般血虚的临床表现及 具备肝的定位症状。
    治疗
      养血柔肝或补血养肝
      方药 补肝汤化裁
      当归、熟地、首乌、阿胶、白芍、元肉,紫河车等。
    中文名称: 羊肝汤
    功效: 补肝阴,养肝血。
    来源: 圣济总录
    出处: 中华药汤谱
    简介
    Title 简介
    用 料 羊肝1具,羊脊肉100克,枸杞根500克,豆豉汁20毫升,葱白7根,食盐5克,味精适量。

    制 法 用水煎枸杞根(枸杞30克亦可),反复煎3次,取药汁约2000毫升。将羊肝、羊肉洗净,去筋膜、切细,连同豆豉汁倒入煮沸的枸杞根药汁中煮熟后,再加葱白、食盐、味精即成。

    用 法 日服3次,早、中、晚空腹食之,连服3日后,减量隔日服。

    注 释 羊肝营养丰富,人们已熟知其明目之功用。其性味甘、苦,凉。《千金·食治》中说:“补肝,明目。”《唐本草》中说:“疗肝风虚热。”《现代实用中药》中说:“适用于萎黄病,妇人产后贫血,肺结核,小儿衰弱及维生素A缺乏之眼病(疳眼、夜盲等)”。《本草纲目》记载:“按倪维德《原机启微集》云,羊肝补肝,与肝合,引入肝经,故专治肝经受邪之病。”羊脊肉,其性味与作用,与羊肉同。枸杞的根,叫枸杞根,功与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相似,善于退虚热。豆豉解表、宣郁、除烦。本汤对于肝阳上亢,虚火重者不宜服食。

    适应症: 虚劳。用于肝阴不足,肝血虚亏的消瘦无力,胁肋疼痛,妇女月经后期及闭经等症。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2 09:09:38

    肝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要是主疏泄气机和主藏血,具体肝阳上亢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会出现面红、烦躁,这种患者通常满面通红,声音非常的高,整体仍处于一个非常活跃和兴奋的状态。夜间还可以伴有失眠、情绪易激动,有一点小的问题,就会发很大的火。
    2、患者会有头晕,因为肝阴虚肝阳上亢,这种肝火会向人的高处也就是头部上冲,所以经常患者会感觉头晕目眩、走路不稳等等的问题。
    3、患者还会出现肝血虚和肝阴虚的问题,比如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五心烦热等等一系列问题。

  • 芍药
    回复
    2024-02-02 09:09:38

    问: 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答:

    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患者常见以下症状:

    患者暗适应能力下降,重者暗光下或黄昏后不能看清物体,俗称“雀目眼”。更严重者结膜干燥,儿童可现结膜皱褶。双眼干涩刺痒,或干涩难忍,目札羞明,白睛干燥无华。皮肤干燥、脱屑、粗糙。舌红少津苔薄,脉细。这是肝血不足,目失濡养的表现[1][2]。

    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患者常吃动物肝、蛋黄、乳类、坚果类、胡萝卜、夜明砂、谷精草、枸杞子等食材可滋养肝肾,益津明目,好得快[1]。

    建议肝虚雀目·肝血虚证患者使用以下食疗方进行食疗:

    1.谷精草夜明砂蒸鸡肝(《中华养生药膳大全》):鸡肝1副(连肫同用)。将鸡肝、肫去污膜,洗净,与谷精草15g、夜明砂10g同入碗内,加少量水,隔水蒸熟。食肝喝汤,每日1次。[1]

    2.猪肝羹:猪肝150g(细切,去筋膜),鸡蛋1只、豉汁适量,葱白1茎(去须,切片)。将猪肝和葱白与豉汁煮成羹状,九成熟时,打入鸡蛋,即可食用。[1]

    3.仙人羊肝羹(《养老奉亲书》):枸杞根50g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煎煮3次,取汁约2000mL备用。羊肝1具,羊肉100g,洗净,去筋膜,剁成细茸,倒入砂锅,加入备好的枸杞根水煮沸,煮至肝熟肉烂,下水淀粉调匀成羹,再下葱白、盐、味精等调味。饮汤吃肉食肝,每日1剂,分3次空腹食用。[1]

    肝虚雀目(liverdeficiency sparrow eye)为病证名[3]。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3]。又称肝虚雀目内障[3]、雀目、鸡盲(见《证治准绳·杂病》)、夜盲[4]、雀盲(《证治准绳·杂病》)、雀目内障(《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雀目昏睛(佚名《眼科统秘》)、黄昏不见(《银海精微》)、鸡蒙眼(见《银海精微》)、阴风障(清·郑学礼《目科正宗》卷六)、阳衰不能抗阴之病(明·倪维德《原机启微》)、鸡摸眼[5]。是指以入暮则视物不清,天晓复明,而无视野缩小的表现,伴眼干涩羞明,频频眨动为主要表现的眼病[2]。小儿多患[6]。

    雀目有先天、后天两类,先天者称高风雀目内障,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后天者称肝虚雀目内障,多由脾失健运所致,为疳疾上目的早期病证[4]。

    夜盲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可侵犯双眼[1]。

    肝虚雀目相当于西医的维生素甲缺乏性眼病[6]。

    详见肝虚雀目条。

  • 离亭燕
    回复
    2024-02-02 08:08:28

    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其经络上系于目。《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这说明目之所以能发挥其视觉功能,都是渊源于肝经气血之濡养。
    所以说:“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明;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则头目晕眩;肝风内动,则目斜视上吊
    1、以脏补脏,鸡为先。鸡肝味甘而温,补血养肝,为食补养肝之佳品,较其它动物肝脏补肝的作用更强,且可温胃。具体用法是:取新鲜鸡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为粥服食。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饮食不佳,眼睛干涩或流泪。此外,老年人肢体麻木者,也可用鸡肝5只,天麻20克,两味同蒸服,每日一次,服用半月,便可见效。
    2、以味补肝,首选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等作用。肝阳偏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温水冲淡后饮服:也可用食醋泡鸡蛋或醋泡黄豆,食蛋或豆,疗效颇佳。平素因气闷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冲服,能迅速止痛。
    3、补肝血、食鸭血。鸭血性平,营养丰富,肝主藏血,以血补血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取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养肝血,辅治贫血,同时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
    4、舒肝养血,菠菜为佳蔬。菠菜为春天的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滋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的辅助治疗常有良效。

肝血虚肾阳不足的表现

肝血足还会肝阳上亢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