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与肝热上升的区别

时间: 阅读:10208
肝阳上亢与肝热上升的区别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5-04 06:11:17

肝阳上亢与肝热上升的区别是临床症状不同。肝阳上亢通常会导致血压出现明显的升高,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和眩晕的症状。肝热上升属于一种热症,通常会造成口干口苦和咽喉肿痛,还会伴有发热等症状。

肝阳上亢可以通过口服平肝潜阳和补益肝肾的药物来做改善,在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2 17:17:29

      肝阳上亢即为“阳亢”,是“阴虚”所致。阴虚,阴不敛阳,阳相对亢奋而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可见到头晕目眩,面色潮红等症。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 其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而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有阴虚阳亢表现 。
      食疗方法:
      【白菊花茶】
      配方: 白菊花5克,绿茶10克。
      制法: 白菊花、茶叶一起放入杯内,开水冲泡。
      功效: 清肝泻火,祛风止眩。
      用法: 代茶频饮。
      【葡萄芹菜汁】
      配方: 葡萄、芹菜各适量。
      制法: 把葡萄、芹菜洗净,捣烂取汁。
      功效: 滋阴养阴,清热平肝。
      用法: 以上汁液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连用1周。
      【天麻钩藤羹】
      配方: 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20克。
      制法: 前三味用布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用煮沸的药液冲藕粉,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 平肝潜阳,熄风止眩。
      用法: 每日1剂,连用4~5日。
      炖雪梨川贝:雪梨1个,川贝母6克。将雪梨挖去核,川贝纳入梨中,盖好孔,用白线扎好,放锅内水炖,约1小时左右,梨熟烂,饮汤食用,每日1次,连服3~5天。功效:本方用于肺肾阴虚感冒之发热、咳嗽等。有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
      桑菊薄荷饮 :洁净的桑叶、菊花各5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上五味一并放入茶壶内,用沸水温浸10分钟,频饮,也可放凉后饮用。
      丝瓜花蜜饮 :洁净丝瓜花10克。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加入蜂蜜适量,温服,每日3次。
      鲜藕姜汁:去节鲜藕500克,生姜50克。将藕与姜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取汁。一日内分数次服完。
      白鳝鱼沙参汤 :活白鳝鱼250克,沙参15克,玉竹15克,百合24克,百部10克。将鳝鱼去肠杂,洗净切碎与余药共加水适量炖熟,入少许盐调味,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如要彻底摆脱阴虚阳亢的状态,首要的就是要补肾,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源,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肾的精气从作用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如肾阴偏衰不能制阳,就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即肾阴虚。研究发现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凡肾虚者选用天然氨基酸含量较高的福临门冬虫夏草4克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等共炖,连续服用一个月大部分肾虚腰痛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扩展阅读:

  • 空青
    回复
    2024-02-02 17:17:29

    肝火上炎
    主证:胁肋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眩晕。
    次证:口苦口干,呕吐苦水,耳鸣耳聋,失寐或多梦,吐血衄血,溲赤便秘,舌边尖赤,苔黄糙,脉弦数有力。
    辩证:本证多由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生火,气火上炎所致。临床常以情志失调和气火上攻头面部为临床特征。肝失条达,火热内扰,故急燥易怒,失寐多梦,肝火内炽,则胁肋灼痛,火性炎上,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肝热及胆,胆气上溢,则口苦,甚者呕吐苦水,火伤脉络,血热妄行,则吐血衄血,舌红苔黄糙,脉弦数有力均为肝火炽盛之征。
    肝阳上亢
    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

  • 半夏
    回复
    2024-02-02 17:17:29

    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证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45岁前发病率较低,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与季节关系不大。

      肝火上炎
      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肝火上炎证,一般以肝胆经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为特征。火性炎上,肝火上攻头目,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肝热传胆,胆热上行,见耳鸣如潮、耳道红肿热痛,胆气上溢则口苦;火热伤津,见口干、便秘尿黄;肝失条达,见急躁易怒;火扰心神,以致失眠、多梦;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络,则胁肋部灼热疼痛;火热迫血妄行可致出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象。治宜清泻肝火,方用当归龙荟丸。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02 16:16:19

    肝火上炎指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肝阳上亢指肝阳亢扰于上,肝阴亏于下,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肝阳上亢与肝气郁结有何表现

肝阳上亢与肝肾亏虚并存的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