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证的病因

时间: 阅读:2466
肝阳上亢证的病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5-03 18:20:57

肝阳上亢证的病因主要有:平时精神压力相对较大等。平时饮食不佳,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

如果患者出现了肝阳上亢证,可以通过天麻钩藤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的治疗。在平时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存在负面情绪。除此之外,要多注意饮食的清淡。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02 17:17:36

    模拟题:

      孔某,男,54岁。2008年10月14日初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常因烦劳郁怒而头晕。近日因情志不遂出现眩晕 ,耳鸣,头目胀痛,口苦, 失眠多梦,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助理医师不测试此项内容):请与中风相鉴别。

      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眩晕为主症,诊断为眩晕。患者眩晕 ,耳鸣,头目胀痛,口苦, 失眠多梦,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阳上亢证。其病因病机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中医病症鉴别: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 。

      诊 断:中医疾病诊断:眩晕。中医证候诊断:肝阳上亢证。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方 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天麻12g、石决明30g(打碎先煎)、钩藤12g(后下)、

      牛膝12g、杜仲12g、桑寄生12g、黄芩12g、山栀12g、

      菊花12g、白芍12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2 17:17:36

    阴虚火旺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参见“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命门火旺”等条。

    症状:咳嗽、气急、痰粘而少、颧红、潮热、盗汗少寐、胸疼、咯血、遗精、月事不调、消瘦乏力、舌绛苔剥、脉沉细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偏低。)

    证候分析:痨邪客肺,日久伤阴,肺伤咳甚,邪久化热,更损肺阴,故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甚至络伤而咯血痰。轻者量少可为痰中带血,色鲜红,重则大口咯血,挟有血块,视为危候。若有脾虚,水湿失布,聚湿为痰贮于肺,而症见咳嗽,多痰,则多见于肺脾兼虚者。潮热为慢性定时发热,多由内伤所致,阴伤则火旺,水不制火,阳气升腾,证见两颧潮红而内热重,心烦而少寐,逼津外泄而盗汗重。脉络不和、气血瘀滞而胸疼,相火偏亢而遗精,冲任失养而月事失调。子盗母气,肺病及脾,生化失养,而见形体消瘦,肌肉疲倦少动。舌绛苔剥,脉沉细数,是久病伤阴,脏气亏虚之象。多见于病发日久的结核病患者。 治法:滋阴降火,抗痨杀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青蒿鳖甲散加减。
    龟板10克,阿胶12克(烊化),冬虫夏草12克,胡黄连10克,银柴胡10克,百合30克,生地20克,麦冬12克,桔梗12克,贝母12克,当归12克,青蒿15克,知母12克。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证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45岁前发病率较低,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与季节关系不大。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真子,旱莲草等。
      食疗:肝阳上亢型---牡蛎鲫鱼汤
      配方:牡蛎粉12克鲫鱼200克豆腐200克绍酒10克姜、葱各5克鸡汤500毫升酱油10克青菜叶100克
      制作:
      1.把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豆腐切4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切花,青菜 叶洗净。
      2.把酱油、盐、绍酒抹在纫鱼身上,将鲫鱼放入炖锅内,加入鸡汤,放入姜、葱和牡顿粉,烧沸,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钟后,下入青菜叶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鱼、豆腐、青菜叶,喝汤。
      功效:平肝潜阳,降压止痛。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食用。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2 17:17:36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中有肝阳上亢证,首先所谓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指的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总是上下波动,有时候由于肝肾阴虚,水火不含,肾阴不能滋养肝木或肝阴不足、阴不养阳,导致气火上烧造成的病症,临床上大部分都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面红耳赤,有时候还会出现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我们对于这种情况称之为肝阳上亢。而这种高血压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一般分布在肝区,所有称之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1、头晕耳鸣

    2、头胀痛

    3、情绪失常

    4、失眠

    5、心悸

    6、头重脚轻

    7、腰膝酸软

    8、眼花

    9、口苦舌红

    治疗上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为法

    1、中药方剂: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建瓴汤、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

    2、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清肝降压胶囊、松龄血脉康等。

    西医治疗多根据实时动态血压监测,表象症状来用药,控制好血压,通常会选择普利类、沙坦类及地平类都可以,地平类没有利尿作用,一种不行就2种联合。

    降压用药,不管是中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是以降压为目的,而日常生活上的注意是最好的辅助降压的工作,盐低、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避免劳累、熬夜、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食疗,对于血压的控制会有很好的帮助。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2 16:16:26

    【答案】:肝阳上亢证是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肝阳化风证是肝阳升发太过,亢逆无制所表现的动风证候。二证均属虚实错杂证(上实下虚),肝阳化风证多由肝阳上亢证进一步发展而成,病机上有一定联系。肝阳上亢证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痠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数等;肝阳化风证表现为眩晕欲仆,肢颤项强,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间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细有力等。

肝阳上亢证常用药物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