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肝阳亢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天麻钩藤颗粒、平肝舒络丸、金银花颗粒等清热泻火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上述症状以外,在治疗期间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的进行户外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个人卫生。
甲亢全称“甲状腺机能亢进”,这个病不是说现在才有的,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相关记载,只是称呼不同,在 中医上属于“瘿”症 。
这一类患者有什么明显的病症呢?
一般来说,患甲亢的人群情绪急躁,容易生气发怒,心悸多汗,怕热喜冷,伴有肢体乏力,眼球外突,如果仔细看脖子还会有大脖子,如果患者是女性,可能会有月经不调的情况。
看舌象有些患者舌红或者光红无苔,舌苔有薄白,薄黄,或苔略厚。脉象以数为主,如弦数、细数、滑数、弦细数或沉数。
中医认为 甲亢的发生与肝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肝主疏泄,如果说肝出现问题,肝气郁结了,就会肝木亢盛,那些容易情绪激动的人多跟这个有关系。另一方面阳气亢盛,迫使津液泄溢,就容易烦热出汗。
肝亢则脾虚,旺盛的肝火需要体内的津液来降温,时间一久,体内津液就消耗的差不多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阴伤。
所以说, 甲亢的病机在于:肝阳亢盛、脾虚、阴伤。 根据这三点总结出了治肝五法:
治肝五法
1.酸泻肝木、疏肝敛阴
《内经》有一句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所以泻肝阳要用酸泻之法。常用药有:白芍、木瓜、乌梅。
辅以疏肝敛阴:柴胡。
2.强金制木
中医的五行之学是很有道理的,肝木太盛怎么办?就加强肺金肃降之气,来抑制肝阳亢盛。常用药有:沙参、麦冬、石斛、百合。
3.培土荣木
肝木亢盛的人一般会脾胃虚弱,这个时候就需要补足脾胃。常用药有:参、术、苓、草、扁豆、莲肉。
4.滋水涵木
即滋阴柔肝之意。以白芍,生地黄为主。
5.和阳息风
即缓和阳气亢盛,平熄肝风内动。以桑叶,钩藤、连翘、黑山栀、丹皮之属。
根据这治肝五法,总结出一张甲亢基础方:
白芍、乌梅、木瓜、柴胡、沙参、麦冬、石斛、白术、莲肉、桑叶、黑山栀。
以上方剂为通用方剂,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加减化裁。
肝阳上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肝阳上亢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肝阳上亢中药方
白芍18克,人参6克,香附9克,茯苓9克,白术、当归、炒栀子各6克,陈皮、柴胡、甘草各3克。
水煎,空腹时温服。每日一剂,愈则止也
肝阳上亢病因
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
肝阳上亢病机
多因肝肾阴虚,阴不涵阳,以致肝阳升动太过;或因郁怒焦虑,气郁化火,耗伤阴血,阴不制阳而成。
肝阳上亢饮食调护
1.控制食盐量 正常成人每日摄入6克食盐为宜;患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减量,一般每日3~4克。
2.限制饮食,防止过胖 饮食要有节度。长期食量过大,易使痰湿内盛而肥胖,肥胖者又易发高血压病。所以高血压病(尤其是体胖者)要适当限制饮食,或少食精白米饭,多食糙米及杂粮;并可运用?揿针刺耳穴法?减肥。
3.食宜清淡,少食肥甘 对饮食的基本要求是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肥甘油腻,饮食合理搭配。此外,还需了解三点:①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海带等为主要蔬菜;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山楂、苹果等。②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而以植物油如豆油、棉油、糠油等为主;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③少食发物如雄鸡、猪头肉、狗肉、鹿茸等,因这一类发物均易耗损肝阴,使肝阳易亢,病情复发或加重。
4.戒烟忌酒,少食辛辣 烟酒及辛辣之品对人体的危害对高血压病的危害尤为明显。如烟草中的尼古丁易使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对本病不仅易诱发中风,还会促使内源性(肝)胆固醇合成,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和加重高血压病。
5.因时因地,坚持食疗 即结合具体情况,经常选用下述食疗方服之,亦有防治效果。
(1)葛根粥:粟米100克,水浸一夜滤干,与葛根粉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常食。
(2)山楂晶:亦可用山楂冲剂当饮料经常冲服,具有降脂、防高血压之效。
(3)淀粉粥:鲜葛根150克,沙参、白芍各30克,共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备用。每次用淀粉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每日1次。
(4)玉米粥:玉米煮粥,经常食之。
(5)鲜牛奶:每日早上喝1瓶,无病可防发生,有高血压病者可防发展。《本草述》谓其能?滋阴养血,制其阳亢?。现今研究,如日本《我的健康》杂志1984年第一期报导,牛奶中富含钙和蛋白质,其预防高血压病效果明显。
防止高血压病并可降压的食物还有洋葱、芹菜、海蜇皮、大蒜、海参、绿豆等。日本人喜用大洋葱10个,切细放入茶壶内加水煮,煮沸后用小火煨,煎到水的颜色如茶样,每天代茶喝1~3杯,两顿饭之间喝最有效。连喝十来天即可使血压降至正常。
病情分析:
您好你说的这个是脾肾阳虚的现像这个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补脾阳的中药就会好起来的.
指导意见:
一般可以通过服用一个中参苓白术散的中成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了.这个专门针对这个脾肾阳虚的.
肝阳上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
肝阳上亢的症状表现主要有:
1、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耳赤。这主要是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所导致的适;
2、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这主要是肝火炽盛扰于神魂所引起的;
3、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这是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肝肾阴虚时人体筋骨失养所导致的。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肝阳上亢用什么穴位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肝阳上亢有什么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暂时升高。
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是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肾脏表现。长期肝阳上亢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
肝阳上亢是一种中医病症,是指肝肾之阴不足或气郁化火,阴血耗伤,阴不制阳,导致阳亢于上所出现的证候,常见于西医疾病群中的高血压、脑卒中、更年期综合征、甲亢等。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预防调护:
1.忌辛辣、肥甘、炙(火甫寸)之品,戒烟酒,少饮浓茶。
2.宜食清淡之品,多食海带、水果、绿豆、蔬菜、玉米油等。
3.饮食上可以多喝些菊花粥,绿豆海带粥,天麻炖鸡,牡蛎鲫鱼汤,还有枸杞猪肝瘦肉汤,平时可多食山楂,枸杞,玫瑰花茶,花生浸醋等来食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