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艾灸会导致肝阳上亢吗

时间: 阅读:4646
艾灸会导致肝阳上亢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5-04 02:18:10

艾灸是不会导致肝阳上亢的。艾灸具有疏通经络等功效,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但肝阳上亢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生气导致肝郁气滞引起的。

艾灸不能够擅自使用,如果稍微操作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烫伤皮肤的现象。另外,肝阳上亢的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成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天麻钩藤丸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2 23:23:11

    1 艾灸恶心为什么

    艾灸头晕主要考虑以下原因:

    要是艾灸之后出现了头晕的情况,那么可能是室内的空气不够流通,比较密闭,艾灸之后又有艾烟,排不出去,人体吸入过量导致的。

    其次就是艾灸时人体会流失一定的水分,要是艾灸过量,容易导致人体亏损,从而出现恶心的情况。

    最后就是艾灸之后的恶心跟病人的状态有关,要是病人身体比较弱,灸量又过大,就可能会出现恶心的情况。

    2 艾灸后头晕怎么会回事

    艾灸后头晕属于一种艾灸不良反应,通常部分患者初灸时有头晕症状,特别是初灸百会穴时头晕症状明显,主要是因为患者经络不通,瘀滞比较严重,初次艾灸时,火性炎上或集聚于上,引起头晕。

    这时候需要减少艾灸次数和时间,其次可以适当继续灸2-3天后观察头晕症状,减轻或者好转,则可以继续施灸。

    其次就是对于平时体质是肝胆火盛、胃阴虚、胃酸过多者来说,艾灸也可能会出现口苦、反酸,头晕等现象,主要是由于肝阳上亢引起的。

    3 艾灸部位出汗是排湿吗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艾灸的温热效应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开放导致的,一般认为是排湿气的表现,如果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感,无需做特殊处理,艾灸结束后多饮温开水,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即可。

    但要是艾灸后出汗较多,并且伴有身体乏力,头晕,恶心等不适,那么可能与体质虚弱,过度劳累或者首次艾灸过度紧张引起的,需要及时停止艾灸。

    4 艾灸调理反应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反应:

    1、排毒反应:艾灸后有发热情况,可高达39-40摄氏度,持续时间比较长,约一周左右。

    2、大便发黑:因为艾灸可以排出体内的淤血,所以大便会发黑。

    3、有痰:有的人会有痰,这是因为艾灸有排痰除湿的作用。

    4、打嗝放屁:胃肠有积气者,在艾灸热力的作用下,气体上行表现为打嗝,气体下行表现为放屁。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2 23:23:11

    艾珍好养生专家提示,做完艾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反应。艾灸后上火,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表现,症状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咽痛、发热、便秘等。产生上火的主要原因是:正常人体阴阳都是平衡的,而艾灸激发了人体阳气,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身体上表现为“上火”的症状。
    艾灸出现上火时,大家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艾灸表现。此外,在艾灸的时候,如果艾灸的灸量过猛,也会出现“上火”的现象,那么在艾灸的时候,就要掌握好灸量,以免加重上火。
    那么我们在艾灸的时候,尽量避免出现上火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控制灸量。全方位感知温度,根据个人承受的能力调节艾灸的时间与热度。
    2. 选择质量好的艾产品。劣质的艾很容易引起上火情况,而好艾则有助于避免上火情况。艾珍好艾灸产品使用的,质检过关,品质有保障,请大家放心选择。
    3. 艾灸后适当补充水分。艾灸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可能表现为频繁小便),所以艾灸后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
    4. 艾灸期间,注意适当休息。艾灸期间调整生活作息,以清淡饮食为宜。如果上火比较严重,那么可以稍停灸1天,待平复后再进行艾灸;如果上火不是很严重,可以继续艾灸,待身体适应后上火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5. 上火后借助饮食降火。一是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二是吃点绿豆粥、荷叶粥或绿豆汤、莲子汤(不去莲心);三是多吃山楂、山药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食物;四是每天多喝白开水或糖盐水,也可以降火。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也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2 23:23:11

    5、发烧


    现象说明

    1、发烧是体内正气和邪气做斗争的重要表现。 一般孩子施灸后容易发烧,因为孩子是稚阳之体,施灸后潜伏于体内的病邪容易从阳化热,表现出发烧症状。

    2、艾灸促使人体阳气升发,寒邪被驱赶到膀胱经,体温就会升高。

    解决方案

    1、针对孩子发烧,让他们多喝温开水,同时继续艾灸。 如果体温达到38.5 以上,建议去医院就诊,同时搓痧或吮痧,帮助泄热, 一般会选择大椎穴、肺俞穴、身柱穴。

    2、针对成人发烧,建议在膀胱经、督脉刮痧或拔罐,帮助泻热,刮痧一般以出痧为度, 拔罐一般在内侧膀胱经定罐10-15分钟, 同时用艾叶煮水泡脚,帮助发汗。

    注意事项

    灸后发烧,不建议使用含有布洛芬等副作用强的退烧药,一来给身体带来毒副作用,二来不利于潜藏的病邪排出。

    6、排汗

    现象说明

    1、排汗是正常反应,排出的是脏腑、血液和细胞里的浊水,在帮助人体代谢。 正气足了,排汗功能得到增强,浊水才能通过汗液排出,这是体内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

    2、不同部位排汗,说明身体存在不同问题,一般而言,汗会从身体最虚弱的地方大量排出。 比如,额头排汗多,说明肝阳上亢;鼻子排汗多,说明肺气不足;胸口排汗多,说明脾胃失和;手心、脚心排汗多,说明血虚……

    3、如果排汗过多,以致于人很虚弱,说明灸量过多。

    解决方案

    1、对于正常排汗,继续施灸。

    2、如果排汗过多,建议控制灸量。 一般而言,艾灸时皮肤潮红伴有水气,摸起来非常湿润,就说明灸量足够了。

    3、如果排汗过多,建议加灸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溪穴、照海穴等滋阴穴位。 同时配合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山药、小米、红枣等,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7、腹泻

    现象说明

    1、灸后腹泻,说明在排出毒素和寒湿。 人体排出毒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排汗、放屁、大小便等,而大部分毒素和寒湿由肠道排出。

    2、艾灸培补人体阳气,帮助身体驱逐阴邪,阴邪好比大雪,阳气好比太阳,大雪融化后成为雪水流到下水道, 同理,阴邪化开后,部分就会下注到肠道,通过腹泻的方式排出。

    3、腹泻越厉害、味道越臭、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肠胃功能越弱。 艾灸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大肠蠕动随之加强,滞留体内的宿便随之排出,一般腹泻越频繁、味道越臭、持续时间越长,说明体内瘀积的毒素越多,正邪相争的过程越长,也就说明肠胃问题越严重。

    4、灸后腹泻与病理性腹泻有差别,灸后腹泻表现为腹部突然疼痛,腹泻之后,疼痛症状就会消失;病理性腹泻会让人虚脱、疲劳。

    解决方案

    1、继续艾灸,多喝温开水。

    2、若灸后腹泻过于剧烈、频繁,或伴有呕吐症状,可喝点儿糖盐水(往温水中适量加入白糖、精盐)同时加灸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培补元气,促使毒素及寒湿邪尽快排出。

    注意事项

    有些人艾灸后,肚子会咕咕叫,说明肠胃功能有问题,以胃、肠寒为主。有些人的症状甚至能持续1年乃至更久,说明胃、肠过寒。 建议坚持艾灸,把体内寒邪及浊气悉数排出,咕咕叫的现象就会消失。

    未续待完..........

  • 芍药
    回复
    2024-02-02 22:22:01

    头部是不建议艾灸的,因为头部有头发,所以如果操作不当,火候控制不好,就有可能会出现烫伤的情况。另外,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所以艾灸头部,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艾灸的温热之性;对于一些热性体质或者是热性疾病的病程中,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人体内实热的症状。尤其是对于肝火上炎或者是肝阳上亢的人群来讲,艾灸以后可能会加重其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如果是高血压的患者,也可能会造成血压不稳的情况;如果是体质强壮的人群或者是痰热咳嗽的人群来讲,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上火的症状,比如像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咳嗽、咳痰症状加重等情况。

阿胶糕肝阳上亢的人可以吃吗

艾灸会引起肝阳上亢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