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儿童脾虚的症状调理

时间: 阅读:7915
儿童脾虚的症状调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5-03 16:58:17

出现儿童脾虚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脸色发黄、皮肤表面出现大量汗液、不想吃饭、拉肚子、手脚发冷、精神状态差、成长发育速度缓慢、体重过轻等症状。出现以上情况后,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归脾丸或者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调理脾胃,逐渐缓解上述症状的发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2-03 15:15:47

       本文导读: 宝宝脾胃健康,才能吃饭香、身体棒,相反,如果宝宝脾胃虚弱会面色发黄、头发稀疏,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脾胃虚弱的表现及调理方法。

      小宝宝肠胃发育还不健全,常有肠胃虚弱问题,主要表现在面色发黄、头发稀疏、容易腹泻,那么,宝宝肠胃虚弱该怎么调理?

       宝宝脾胃虚弱的表现

      儿童脾胃虚弱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后引起。脾胃虚弱的孩子多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出现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还有经常出现发作性脐周疼痛,时轻时重。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食欲虽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

      脾胃虚弱偏内热则食欲不佳,大便干燥(两三天一次),此类患儿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宝宝脾胃虚弱如何调理

      预防脾胃虚弱家长一定要喂养得当,不过食肉类食品,避免伤食;不要滥用一些清热泻火类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以免苦寒伤胃;不过食零食等。

      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的习惯,不可过多食用酸奶,以免破坏肠道酸碱平衡。可以多吃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

      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流质蛋白饮食如牛奶,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以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要切记,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调宝宝脾胃不和3个秘方

       1、草决明炒扁豆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草决明、炒扁豆、煨肉豆蔻、炒麦芽、炒莲肉、鸡内金、党参、生黄芪、茯苓、神曲、使君子、山楂、黄精各5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内备用。用时,取药末2-3克,加入去蛋清的鸡蛋中,以面包裹之煨熟,1-3岁食蛋每天1个,4-7岁每天2个。20天为1个疗程。

       2、党参茯苓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党参、茯苓、炒扁豆、淮山药、薏苡仁、莲子肉(去心)、芡实各3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粉末,过筛。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分成7-15份。每天1份,加大米同煮成粥,调人少许食盐,当饭吃,或加面粉煮成糊状,配食糖适量代早餐用均可。

       3、鸡内金等治小儿脾虚

      方剂:鸡内金、神曲、槟榔、炒谷芽、炒麦芽、山植、炒莲肉各100克,使君子60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人瓶内备用。用时,每日服6-8克,分3-4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

       捏脊疗法有良效

      对于此类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宝宝脾胃虚弱的症状表现及宝宝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如果你的宝宝面色发黄、头发稀疏就要注意宝宝的肠胃健康,不要过多喂养肉类食物和清热泻火的食物。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3 15:15:47

    幼儿脾虚一是考虑孩子身体虚弱,二是考虑家长喂养不当导致。当家长发现幼儿出现脾虚症状时,一定需要及时调理,在饮食方面需要更加注意,给幼儿吃一些容易消化、滋补类的食物,严重时可考虑中成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宝宝脾胃虚弱如果是体内虚火过剩导致,可以选择食用一些山药、芋头、薏米类容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可帮助幼儿肠胃消化,有清热、消食的作用。禁止给幼儿食用过多酸性食物,比如酸奶,酸奶会破坏肠道酸碱的平衡程度,引发肠胃不适症状。
    ?药物治疗
    宝宝脾胃虚弱可以选择适量的服用清热解毒、通便消食类的药物,适当服用除了可以缓解肠胃不适感以外,还可以帮助幼儿恢复食欲,减轻脾胃虚弱症状。
    ?症状表现
    脾胃虚弱的孩子,面部颜色不均匀,长期面色发黄,常伴有口臭、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情况。少数幼儿发作时,肚脐周围还出现刺痛感。除此之外,如果是身体过于寒凉的幼儿病发,还有腹泻、大便量多、吃完就拉的表现,一旦出现这类症状,家长需要得到重视。

  • 芍药
    回复
    2024-02-03 15:15:47

    孩子消瘦或过胖、脸色发青或黄、易流口水或口水过多、舌苔白厚或黄厚(黄为有热)、口唇干或裂(多为脾虚有热)、易出现湿疹(湿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虚弱、生湿化热)、厌食或饮食过多(无节制)、腹部胀大或腹胀有气、排气多或放屁有味、腹泻(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质地不好如蛋花样便或便水或水便分离)、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状、大便几天一次、大便头干后正常、排便困难,多为有热,也有单纯脾虚的)、尿床频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诉的腹痛等。

    小孩脾胃虚弱、多动、脾气暴躁、食欲不佳,应是脾虚肝火旺。

    脾胃虚弱包括单纯的脾胃虚弱和脾虚有热两种情况,单纯的脾胃虚弱按顺序治疗是这样的:首先是用助消化药(如妈咪爱、胖得生、利倍壮等),效果不显再用健脾药,如小儿健脾冲剂、醒脾养胃冲剂、保和散、婴儿素等;如用药后再不理想则要到医生处就诊。

    脾虚有热的治疗,症状中多见舌苔黄、便干或极硬(落地有声)、腹泻便中水多以及感冒后热未清造成的有眼屎或咽干伴有单纯性脾虚症状的、伤食后导致的饮食减少(多见口中有酸味或有热气)、口腔常出现溃疡等,这时可用王氏保赤丸、小儿健脾散、小儿清解液等,因这类药有清热作用,故不能久服,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易伤脾胃。在护理上要多给孩子水,以达到清热的目的。

    首先是喂养得当。脾胃虚弱的孩子不要喂太多,孩子不吃时不要追着喂,能吃多少算多少,避免伤食,同时要重视给孩子多喂水。

    第二、加辅食时,脾胃虚弱的孩子要比一般孩子晚加半个月左右,要先加米汤、米粥,再加米粉,然后再加蛋黄及其它。水果方面不要早加,对于便秘的周岁以内的孩子,尤其注意不要加香蕉和蜂蜜水,以免加重病情。腹泻的孩子更要少加果泥及果汁等。

    第三、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以促进脾胃功能。

    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 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为面色萎黄,鼻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食疗可以健脾胃。

    红枣小米粥 :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莲子山药粥: 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的脾阴虚小儿。

    忌食和少食:

    水果:西瓜、梨、釉子、金橘、橙子

    蔬菜:冬瓜、生萝卜、大蒜

    零食:牛奶、油炸食品、口香糖、冷饮、冰糕、凉茶

    经常食用:山药、枸杞煮、蒸、粥都可以。在药店来当归片煮成茶喝。羊肉是热性食品,冬天可做成羊肉汤。大枣每天必吃5-10个。

    脾胃虚弱儿童多吃莲藕可增强免疫力

    为了让孩子能吃得好,家长们总要耗费不少心思。当秋风渐起,天气也逐渐转凉,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对气候的变化尤其敏感,这时候很容易生病。 健康 有益的食物是构筑孩子抵抗能力的最佳武器,若想孩子 健康 度过寒冷的季节,以下这些食物可要时常让它们成为孩子口中的 美食 哦!

    莲藕:秋季是盛产莲藕的季节,莲藕脆嫩多汁,容易消化,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含量特别多,有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孩子食用。日常可以煲莲藕绿豆汤、海带排骨莲藕汤等给孩子饮用,也可以做凉拌莲藕,更加原汁原味。

    百合:百合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据研究其中的天冬氨酸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达17种,营养价值很高。百合对于增强食欲、辅助消化有不错的功效,还可以润肺止咳,尤其是可用于秋季润燥,防治季节性疾病。为孩子制作百合 美食 时,最好选择新鲜百合,宜挑选肉质较厚、水分较多的,用于煮百合粥、百合银耳糖水,效果最佳。

    白萝卜:秋冬季吃出 健康 来,很多家长都以为白萝卜性寒,不适合孩子食用。其实,许多孩子常在秋季时因气候干燥而引起肝火旺盛,适当食用含有丰富水分、维生素C以及其他有益元素的萝卜,可以缓解消化不良、感冒、扁桃体炎等症状。对于孩子来说,食用萝卜的最佳方式是炖萝卜,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存萝卜的营养,比如口味清淡的清炖萝卜,加少许盐就已经很美味。如果孩子因为口味太淡而不肯吃的话,不妨煮一锅最常见的骨头炖萝卜汤,一家人都可以饮用。

    山药:山药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胆碱等成分,还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固肠止泻的功效。山药的食用方式有很多,可以和红枣、小米等煮粥服用。

    木耳:木耳有黑白之分,白木耳就是常说的银耳。木耳是素中之宝,铁、钙、磷含量最为丰富,还能够滋阴润肺,更具有排毒的作用。银耳富含胶质,爽滑可口,广东人喜爱的冰糖雪耳尤其适合在这个季节给孩子食用。而黑木耳的营养价值更高,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铁量高达98毫克,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30倍,简单的木耳炒鸡蛋或是黑木耳汤,已经是有益 健康 的营养佳品了。

    民间有句老话:“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鱼虾吃多了,内热重,宝宝特别容易出汗,白天常常是一活动就出汗,晚上更是汗多湿了衣服或被子。

    有个三岁的小男孩,因为天天喝鱼汤、吃虾,小小的年纪就常常牙痛,扁桃体发炎,而且精力旺盛,力气也很大,经常是一头一身的汗。后来改变了饮食,严格控制鱼虾的量,一周只准吃一次,结果3周后孩子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皮肤白了,胖了,汗也明显少了许多,脾气不像过去那么急,能安静下来了,也再没出现牙痛、咽喉痛症状。

    建议:出现以上症状时,孩子应暂停吃鱼虾1~2周,改吃各种肉类,如猪肉、鸡肉、鸭肉、牛肉,并多吃蔬菜如青菜、白菜、包菜、芹菜、胡萝卜、土豆等,看看孩子是不是因为饮食的改变而使汗量明显减少。如果控制了鱼虾的摄入后,孩子的汗明显减少,那么家长就要改变饮食习惯,以肉类、蔬菜为主,鱼虾为辅,鱼虾一周吃一次就可以了。

    内热重易出汗的孩子,家长可以每晚在临睡前搓搓宝宝的脚心。上下来回轻轻地搓,两只小脚各50次,这样可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另外,身体虚弱、贫血的孩子也常会出汗,这就属于气虚出汗了,尤其是脾胃虚弱的孩子,不能吃冷饮,尽量少吃或不吃水果,水果多数寒凉,在冬春季应尽量少吃。

    建议:这类汗多孩子往往胃口不好,不愿多动、话也不多,性格较内向。家长可采用下列方法帮助宝宝调理脾胃,以减少出汗。

    1.对于黑黑瘦瘦、胃口不好的孩子,家长可以去中药店买一两鸡内金,在粉碎机里打成粉状。 取一小勺鸡内金,加半勺红糖放入碗中,冲入少量开水,在饭前半小时给宝宝吃,一日1~2次。

    2.泥鳅汤 :取泥鳅三四条,洗净后放入油锅内炸成微黄色,再加水,放入少量的葱、盐。孩子吃泥鳅并喝汤,一周2~3次。泥鳅可以补气虚、暖脾胃、止虚汗,适合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虚盗汗的孩子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

    3.多吃山药(淮山)。 山药能健脾补虚,清淡滋补,适宜虚汗多的孩子食用,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山药粥、山药汤或蒸山药。

  • 紫苏
    回复
    2024-02-03 14:14:37

    这段时间是夏秋的过渡期,气温高地不定,早晚温差大,不少宝宝都生病了,小脸看起来黄黄的,一点精神头也没有,看到孩子这种状态,最心疼的莫过于妈妈了,为此父母可没少费心。这其实是孩子脾虚的表现,一般孩子脾胃虚弱时会有“一臭三黄”的表现,家长可要多用心。
    ?口臭
    宝宝如果肠胃出现了问题,首先会反映在口气方面,肠胃出现问题以后,功能会失调,吃进去的食物不容易被消化,容易在肠胃中出现积食的现象,所以,宝宝的口气中会有口臭。
    ?三黄
    孩子脾胃虚弱时,还会有几个表现,具体表现为脸色发黄,舌苔发黄,尿液发黄等三黄的现象,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这几种现象,可要抓紧进行调理孩子的肠胃。
    ?益生菌
    宝宝肠胃虚弱,肠胃功能失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宝宝肠胃中的一些菌群失调导致的结果,家长可以多给宝宝喝益生菌,益生菌能够帮助肠胃对食物进行消化,分解和吸收等,能够使食物被肠胃吸收,防止宝宝体内积食。

肚子赘肉多是湿气重吗

肺寒的症状及食疗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