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孩子体寒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 阅读:2079
孩子体寒的症状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5-03 09:58:16

孩子体寒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能会出现身体发冷、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等症状。2、也可能会使孩子出现大便稀薄、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进行改善。在平时生活中也需要多吃一些高钙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也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3 16:16:57

    1、怕冷,手脚冰凉
    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
    3、生理期经痛严重,腹部有垂坠感
    4、面色暗淡,无血色
    5、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6、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符合以上3项即可视为轻度体寒。 1、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3、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4、皮肤干燥易干裂
    5、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6、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中度体寒症状。 1、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2、下半身水肿严重
    3、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
    4、起床时手脚发麻
    5、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经常感到胃胀气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重度体寒患者。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3 16:16:57

    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如何区分人体属热证还是寒证,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是:

    若感到喝热水舒服,大体属寒证,一般来说,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他们面色较常人白,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

    若感到喝凉水舒服,大体属热证,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经常脸色红赤,口渴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

    认识自己的体质

    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先认识自己的体质,再配合相应性质的食物,便能达到保养身体之效。

    寒冷体质


    “寒体质”的人,产热能量低,所以手足较冰冷,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容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白,肤色淡,口淡无味,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即使炎炎夏日,进入冷气房也会觉得不适,需要喝杯热茶或加件外套才会舒服。这类体质的人饮食上宜选择偏温热者。


    体质属冷性,较怕冷,偏向贫血症,若食用寒凉性食物时,则将使其冷症更严重,由于四肢之冰冷感增加,促使末稍血液循环不良,造成即使在天暑之际,仍有手足麻痹之感觉,一到冬天则受寒冷环境之影响疼痛更剧。

    温热体质

    “热体质”的人,产热能量增加,身体较有热感,脸色红赤,容易口渴舌燥,喜欢喝冷饮,小便色黄赤而量少,进入冷气房就倍感舒适。这类体质的人不太适宜服用温热性质的饮食,反而吃一些寒凉滋润的食物,方能维持身体之平衡,感觉舒服,减少全身性的热感。


    体质虚与实

    “体质虚”是生命活动力衰退所造成,人的精神比较萎靡。“体质实”则容易发热、腹胀、烦躁、呼吸气粗,容易便秘。

    除了以上分类外,体质还有寒热虚实交杂的可能,约略可分“寒与偏寒”,“热与偏热”,又或以一般来区分。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3 16:16:57

    寒性体质表现为:

    不常喝水不会觉得口渴,常觉得精神虚弱且容易疲劳,脸色苍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风、手脚冰冷,喜欢喝热饮、吃热食、常腹泻、常小便且颜色淡。

    具体表现:

    内脏下垂,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

    寒性体质的自我鉴定:

    1、上厕所时有残尿感,尿量很少。

    2、排尿困难,下腹部有抵抗感。

    3、体力衰弱,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工作和家务。

    4、身体寒冷。

    5、到了秋天、冬天就冷得睡不着。

    6、下肢特别寒冷。

    7、易上火、头晕、口渴。

    8、一到傍晚,脚就有些肿胀。

    9、长时间站立后,脚部感觉像木头一样。

    10、时常有疲劳、倦怠感。腰痛。

    11、晚上常往厕所跑。

    扩展资料:

    中医解读

    体寒,偏阴性体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

    体型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遏,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兵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

    由于本类体质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虚弱,脏腑机能偏衰,水湿内生,从而形成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体质。

    解决方法:

    中医学的养生,贯穿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主要有顺时摄养,调摄精神,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调养以及运动锻炼等。

    对于体寒者,食疗方面进食宜温忌冷,多食温补之品。精神多萎靡不振,神情冷漠,多自卑而缺乏勇气,应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

    参考资料:-体寒

  • 空青
    回复
    2024-02-03 15:15:47

    人们常常会因为在外面受了凉风吹的一起感冒拉肚子的现象。这些都是一些外部的寒气侵袭,也有的人们是体内有寒气,体内的寒气如果不及时的排出体外的话会伤害到体内的脏器。那么体内寒气重有什么表现?怎么驱除体内的寒气?我们来看一看。。
    1、体内寒气重的症状
    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分析这些疾病的在状,就能找到寒气的影子;祛除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体内寒气重的症状主要如下:
    1、舌苔发白、反复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气。
    2、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颜色越是发暗,则是寒气越重。
    3、咳嗽时,痰是稀白;流清鼻涕,流出的汗是冷的,表示体内需要去除寒气。
    4、感冒浑身发冷,经常腹泻,表示寒气入侵体内。
    5、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腰酸背痛表示体内有寒湿。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体内寒湿越重。
    6、脚踝腹中,表示肾虚、肾寒;特别是早上起来,爱打喷嚏,遇到风就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气。
    中医讲寒气是万病之源,寒邪最伤肾,寒气重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秋冬时节寒气最重,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寒气,那么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除体内的寒气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如何去除体内寒气
    1、食疗打基础
    食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因人而异,主要都是辛辣,温热而不油腻的东西,女性平时和红糖水喝姜汤也可以去寒气,吃狗肉、羊肉的锅,喝花椒、枸杞泡的药酒都可以其一定效果,另外多喝醋软化血管。
    2、泡澡泡脚活血
    只要体内保持血液通畅,寒气自然就会消失,平时多泡泡脚泡泡澡发发汗就好了。还有些注意事项:泡澡水位不要过胸口,泡澡时间也不易超过20分钟,事后多喝水。
    3、热疗祛寒
    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
    4、少吃寒凉食物
    一年四季少吃或不吃寒凉食物,夏季少吹或不吹空调,平时穿衣也要注意不要太清凉。
    5、刮痧排寒
    用刮痧板在人体某些表面按照一定方向进行反复刮,使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淤血斑块,以此来舒经活络,活血化淤,祛寒排毒,激发正气。这是打开寒气排出通路的有效方法。
    6、揉搓双腿
    尤其是脚踝和小腿处,因为血气不通畅,到了寒冷的季节会由于冰凉而感觉不适。而且腿脚受凉,将直接伤害我们的肾脏。所以,我们要每天坚持揉搓双腿,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
    去除身体里的寒气,身体才能更健康。所以当有寒气入侵时,一定要及时除寒,以免给身体带来危害。
    3、预防寒气侵袭
    1、不要光脚下床
    很多年轻人早起后,匆忙中光着脚在地板上走,还有人半夜上厕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当时虽然不觉得什么,但时间长了,地板上的寒气通过足底进入身体,进而游走全身,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腹痛、腹泻等。因此,卧室要常备一双柔软的平底拖鞋,天气太凉时还要穿上袜子。
    2、衣服要干透
    半干不湿的衣物会将湿气带入体内,埋下风湿病的隐患。没干透的衣服还是细菌的温床。因此,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晾在通风处;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可以用熨斗、电风扇、暖风机等加快水分蒸发。
    3、少喝凉水
    贪吃冰凉生冷食物,就相当于在体内开了个“大冷库”,长此以往,寒邪就会在体内安营扎寨。一年四季都应以温开水为主要饮品,天冷时还应通过饮食祛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的食物都可以排寒。生姜内所含的辛辣和芳香成分,有着重要的驱寒、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人体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泡上一杯姜汤饮服,可驱散寒邪,增进血液循环。
    4、不要忽冷忽热
    频繁出入空调房,天气突变时没有及时增减衣物,都属于这种情况。寒气在体内慢慢累积,就会引起肾虚、关节炎、长痘、长斑等问题。因此,从外面回到屋里时,不要马上打开空调,15分钟以后再开,并且要保证室内外温差小于6℃,否则会引发空调病。秋冬换季时,天气往往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寒气重,很多人后知后觉,依然穿着单薄的衣衫,导致寒气入侵。建议秋冬时勤看天气预报,外出多带件衣物,便于增减,外套一定要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
    5、鞋底不要太薄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因此,应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津、橡胶材质为鞋底的鞋,并垫上鞋垫,隔凉效果好。脚容易出汗的人,最好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保暖活血。此外,很多爱美的女性,在天气转凉时还穿着单鞋,有的甚至露着脚背,即使鞋底够厚,寒气依旧会从裸露的部分入侵,一定要选择包裹住脚面及脚踝的鞋。
    6、游泳前先适应水温
    很多人游泳时喜欢一头扎进水里,然而,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这也会让人受寒。如果从水中出来时感觉特别冷,禁不住打寒战,就说明寒气侵入身体了。建议喜欢游泳的人最好选择没有风的室内温水游泳池;游泳前后各喝一杯姜茶,加强身体对抗寒气的能力;避免一下子跳入水中,下水前应充分热身,并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一会儿,以适应水中环境。

孩子脾虚的症状及调理

寒湿的症状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