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寒湿困脾的症状及治疗

时间: 阅读:9048
寒湿困脾的症状及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5-04 06:41:43

寒湿困脾的症状通常会表现为腹部胀满和头重脚轻,也可能会引起疲劳和精神不振的状态。寒湿困脾可以通过口服排寒祛湿的药物来做调理,也可以通过针灸以及艾灸的理疗方法来改善。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做汗蒸治疗。

要尽量避免一些寒凉性的食物摄入,也不能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当中。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5 09:09:51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5 09:09:51

    问: 泄泻·寒湿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答:

    泄泻·寒湿证(diarrhea with colddamp syndrome[1])又称寒湿泄泻,是指感受寒湿,以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2]。

    泄泻·寒湿证常见以下症状:

    患者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3][4]。

    这是寒湿中阻,困遏脾阳的表现:外感寒湿或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机受阻,则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痰痛,是风寒外束之征。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内盛之象。[3][4]

    泄泻·寒湿证治宜散寒化湿止泻[4]。

    泄泻·寒湿证患者常吃干姜、高良姜、红枣、红糖、生姜、胡椒等好得快[4]。

    建议泄泻·寒湿证患者使用以下食疗方进行食疗[4]:

    1.姜茶饮(《圣济总录》):绿茶10g,干姜3g。干姜切丝,与绿茶一同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趁热频服饮用。

    2.干姜粥(《寿世青编》):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50~100g。水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乘温热服。

    3.生姜胡椒红糖水(《中国药膳学》):生姜10g,胡椒10粒,红糖适量。生姜切片,胡椒捣碎,与红糖一同水煎饮用。

    泄泻(diarrhea[1][5])为病名[6]。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6],又称下利(汉唐时期)[3]。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3]。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3]。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7][8]。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 紫苏
    回复
    2024-02-05 08:08:41

    ?健康养生在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营养膳食对于健康调理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显现,其实平时的生活中很多身体症状都是无法避免的,以腹胀、大便稀溏以及小便短少为症状的寒湿困脾便是很好的例证,但很多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生活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实只要在生活方式和饮食规律上有所变化,便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众所周知,寒湿困脾证的出现是因为脾阳不振和湿邪内生引起的,虽然无法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善,但避免潮湿的生活环境对于症状缓解成效卓越,并且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生冷的食品,只要能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寒湿困脾的很多症状便会有所缓解,即便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也可以在危害程度上有所下降。


    除了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食疗养生对于寒湿困脾的症状改善同样有着功效上的优越性,即便是不起眼的姜茶只要保持正常的饮用,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身体的锻炼,各种症状也会逐渐的减轻,相信这对有过切身体验的人都是深有感触的,但前提是在调养过程中,油腻的煎炸食物原则上是不能吃的,清淡的饮食才是基本前提。


    总而言之,寒湿困脾证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关键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病根并且彻底根治,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通过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的规范加以改善就尤为必要,同时辅以养生菜品和食物也能够减少症状的出现次数,如此以来健康养生的初衷便会如愿以偿。

寒毒怎么治疗

后背湿气重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