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湿气重可以通过中医理疗的方法来改善,比如针灸以及按摩,能够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也能帮助体内的寒湿气快速的排出。也可以通过口服排寒祛湿的药物来做调理,在饮食上可适当的吃一些红豆薏米粥和山药粥。
后背湿气重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处在潮湿的环境当中所造成。
晒后背可以去湿气吗
晒后背可以去湿气吗,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晒了太阳之后会变得更加的性感,有的人还专门到海滩上去晒太阳美黑,而且对人体健康来说多晒太阳还是好处多的,以下分享晒后背可以去湿气吗
晒后背可以去湿气吗1中医上讲晒太阳对去除湿气效果不是很好;中医上讲湿气多是由于外感湿邪、脾胃虚弱、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肥腻的东西、久居潮湿环境等原因所引起的。
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在短时间内培补阳气,排出体内寒湿,促进身体钙的吸收,杀灭肌肤细菌,起到补阳、去寒湿、补钙、增强抵抗力等作用
但要注意晒的时候让阳光直射背部,时间在早上的7-9点,下午4-7点为宜,不要选择紫外线强烈的10-4点之间,以免晒伤肌肤;同时不宜晒太久,可先尝试晒10分钟,然后根据自己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到30分钟到1小时即可。
晒背多久排出湿气
一般需要坚持1周-1个月才有明显效果。
人体如果湿气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有皮肤油腻,起湿疹,长斑,满脸油光,腰酸,舌头两端有齿痕,舌头发红便秘或者便溏,面色萎黄,口唇淡白皮肤松弛肥胖,睡觉流口水等症状,如果晒背后自身湿气有往外排出的话,上面这些症状会明显减轻
如大便正常顺畅、皮肤有光泽、口味变好、睡眠质量提升的话,就说明自身湿气有往外排出,但晒背排湿并非快速见效方法,需要坚持进行才能看到好的效果。
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
半个月左右可见效。
阳气不足阳气不足表现为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生殖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等症,可通过晒后背补足阳气,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晒太阳后多长时间可以洗澡
休息2小时后即可洗澡。
晒太阳后不要立马就去洗澡,因为此时肌肤的毛孔全部处于张开状态,而且身体有较强的灼热感,如果马上遇冷水洗澡,容易受寒着凉,刺激肌肤引发晒后疼痛和脱皮现象,建议晒完后先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要吹空调、喝冷饮,坐着休息2小时,喝点水,也可以喝点温热的红糖水、糖盐水补充水分和流失的电解质,等身体恢复后再用温水洗澡。
晒后背可以去湿气吗2一、每天坚持晒太阳一年后变化
1、晒太阳可以补阳气,增强气血。暴露身体的细菌、霉菌、湿气和寒冷。
2、晒太阳可以补钙,合理晒太阳可以补钙。
3、晒太阳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
4、坚持每天晒太阳,胜过人参滋补!
5、要晒太阳,记得先晒后背,好像后背很热一样。
6、晒太阳的时间,早上12点前和下午4点后。 选择每天晒30-60分钟。
二、裸晒太阳还是穿着衣服
都可以。
晒太阳补钙的原理是太阳的紫外线照射在人体上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 那么维生素D的作用就是促进钙的吸收。
所以,只要是在阳光下,阳光就能到达身体的一部分,就可以合成必要的维生素D。
当然,不要在阳光下暴晒太久。 紫外线是一把双刃剑。 曝光过多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皮肤不好,尤其是幼儿娇嫩的皮肤。
而且,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维生素D,所以必须从外面摄取,所以如果需要合理补钙,建议多晒晒太阳。
三、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1、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有些人喜欢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会大大降低对阳光的吸收效果,紫外线的透过率只有50%。所以要想晒出好太阳,最好是直接晒太阳。
2、不要穿白色衣服晒干:当我们穿白色衣服时,紫外线会直接反射到我们裸露的皮肤上,尤其是夏天紫外线比较强的时候。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个好的太阳,那么我们应该穿红色的衣服。因为长波红色辐射能快速吸收杀伤力较大的短波紫外线,所以在阳光下最好不要戴帽子,可以戴墨镜。
3、四类人不宜过多晒太阳:体质虚弱、高血压、心脏病、儿童,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经不起长时间的阳光暴晒,很容易晒伤皮肤,体质虚弱对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人来说,他们无法像其他人群一样身体支撑它。晒太阳的话,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4、晒后记得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长。
晒后背可以去湿气吗3晒太阳补钙吗
常晒太阳才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进而促进钙的吸收,因此不少人都热衷于晒太阳补钙。
研究表明,每平方厘米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小时,可产生约2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有效帮助钙质吸收。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可促进新陈代谢和人体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和贫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因此适当晒太阳对人体是益处多多的。
晒太阳补钙的好处在于,这种方式是“纯天然”的,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没有什么坏处。如果服用了钙片或者是吃了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那么就可以适当晒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要知道,其实补钙的效果和补钙的量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最重要的是补充进去的钙质人体到底吸收了多少。
晒太阳无疑是促进钙质吸收的最佳手段,因此不管是在什么季节都能通过晒太阳的方式促进钙质吸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补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选对时间选对地点效果会更好。因此,大家要先了解如何科学晒太阳补钙,这样才能有能达到补钙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晒太阳补钙晒哪个部位最好
晒太阳是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只要晒到裸露的皮肤,都可以合成的。一般来说,要重点晒以下四个部位:
1、晒头顶补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晒太阳的重点。晒头顶不必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平时天气好时,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2、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晒得时候注意让阳光直射背部,老人在公园锻炼时可特意将后背朝向阳光即可。时间长短自己掌握,以舒适为宜。
此外,人的后腰部位有两大穴位,分别是命门和肾枢(分别在腰背的正中部位)。如果方便,可将衣服撩起来,让阳光晒一下这两个穴位,可以补充肾气。或者在晒太阳的时候,可配合将双手搓热后摩擦该部位。
3、晒腿脚除寒气
“寒从脚下起”,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阳虚体质,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的寒气。有老寒腿的患者,在夏天可以把腿在阳光下晾一晾,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晒腿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将双腿裸露在阳光下,每次至少晒半个小时。晒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部位),对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5、晒手心助睡眠
人的手掌是很少被晒到的地方,所以要“特殊照顾手心,会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按揉此穴位有清心安神的作用。晒手心方法很简单,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或者抬起双手,掌心朝向阳光即可。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晒太阳要选好时间段,一定要避开紫外线强的时候。晒太阳时要注意摘掉帽子和手套,尽量将皮肤暴露在外。
过度的晒太阳反而有害无益
皮肤癌是一种在西方高发的癌症,西方人经常在海滩或者草地上晒日光浴,充分的日光暴露被认为是一种美妙的享受,但是有研究却表明,皮肤癌和紫外线的过度照射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亚洲人在生活中没有日光浴的习惯,但紫外线对于皮肤的损害是肯定的致癌因素。
紫外线接触皮肤细胞后,会发生光源化学反应,使细胞的基因出现不正常。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本来可以吸收紫外线,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但是长期影响下,也会使皮肤自身的这种防御能力减弱或丧失。在初期会出现皮肤老化现象,长此以往,就有可能使细胞发生病变,以致引发癌变的可能。
因此,晒太阳的关键是要适度,而且不能接受强直射光直接照射。可选择上午九、十点钟或者下午五点晒太阳,以避免过强的日光对皮肤造成日晒伤害。
止汗药膳
(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1 拔罐排出湿气
拔罐是最好最快的除湿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为:
依次将火罐吸拔于背部,直至背部拔满为止,留罐约10-20分钟后取下火罐。
或者先用精油涂抹后背,再以走罐法分别沿着背部的膀胱经和下肢的膀胱经进行拔罐,重点在脾俞穴和三焦俞穴处来回走罐,直至皮肤潮红为止。
注意:在拔罐后30分钟以内不可洗澡或者接触凉水。
2 艾灸升阳化湿气湿气容易困伤脾阳,导致体内痰湿加重,通过适量的艾灸可促进毛孔腠理的张开,将体内的余热和湿气排出。
主要可艾灸的穴位有:中脘、水分、神阙、足三里、胃俞穴、三焦腧穴等。
夏季艾灸时间不宜过长,艾灸穴位不宜过多,每次可选择三两个穴位进行艾灸,以局部穴位皮肤发红发烫时为止。
3 按摩除湿夏季湿气重的人特别容易困倦,四肢沉重,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正确的穴位按摩可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
选择穴位:肩井穴、承山穴、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
1、取坐位,上身肌肉放松,用按摩者以食指和中指按压双肩上的肩井穴,力度逐渐加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下之后保持3秒钟,反复20次。
2、然后双推弯曲,用双手指指腹同时按揉右腿上的足三里穴,力度逐渐加重,以有适度疼痛为宜,顺时针按揉30圈,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按揉左腿足三里。
3、最后先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左腿上的承山穴,开始时轻柔舒缓,力度逐渐加大,以有适度的酸胀和疼痛感为佳。顺时针按揉30圈,然后用同样方法按揉右腿。
4 饮食调理扁豆、甘蓝、葫芦、蘑菇、绿豆、丝瓜、猕猴桃等夏季常见食物可清心泄暑,健脾除湿,并且营养充分,这些食物都可以作为夏季湿气偏盛之人养生保健的食物,帮助调理和清除体内的湿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