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吗

时间: 阅读:2476
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5-03 21:53:08

真武汤一般并不可以治疗脾肾阳虚,但是可以起到调理的效果。

真武汤是一剂中药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治疗身体出现的头晕炫目以及四肢沉重等不良症状。脾肾阳虚多数是身体的体质较为虚弱引发的,还可能是由于受到寒邪入侵造成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温补脾肾的药物治疗,比如附子理中汤。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5 11:11:11


  • 离亭燕
    回复
    2024-02-05 11:11:11

    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1.脾虚湿困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体浮肿,肢端欠温,脘闷腹胀,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细弱或沉缓。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脾肾阳虚

      证候:全身明显浮肿,按之深陷难起,腰腹下肢尤甚,面白无华,畏寒肢冷,神疲蜷卧,小便短少不利,可伴有胸水、腹水,纳少便溏,恶心呕吐,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

  • 景天
    回复
    2024-02-05 10:10:01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再造散 本方原为阳虚不能作汗的外感证而设,随后沿为阳虚感冒的代表方剂之一。方中人参、黄芪温补脾胃之气;附子峻扶脾肾之阳;羌活、防风、川芎、细辛发散在表之风寒;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为桂枝汤方药,有调和营卫,解表祛邪的功能。诸药合用,具有温补脾肾,散寒解表的作用。夏日遇此证,可加知母、石膏,冬日不必加。 (2)真武汤 本方是《伤寒论》中温阳(脾与肾)化水的代表方剂。虽然论中原文并未点明治疗阳虚感冒,但分析论中有关条文并结合临床实践,真武汤证的典型反应应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外感病汗出不解,仍发热,出现阳虚水泛之征;②肾阳虚复感外邪,水气四溢;③素有脾肾阳虚,外感风寒,出现水湿停泛胃肠之征;④心阳不足复受外邪,出现水气凌心之征。由此可见,脾肾阳虚感冒用真武汤治疗是无庸置疑的,方中附子温肾壮阳为君;生姜温阳行水散寒为臣;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使寒水从下消散,芍药和营。全方共奏温阳固卫,温肾逐寒,健脾利水之功。 本方所治疗之感冒,应当是阳气虚弱无力抗邪外出的证候。其表现为虽发热而恶寒重,口虽渴而喜热饮,脉虽浮而无根。多见于老人或小儿。用之得当,确有转危为安的明显疗效。 (3)脾肾俱寒挟感方 本方是清代医家吴坤安“少阴新法”之一。“凡看伤寒热病,诊得六脉沉细,似寐非寐,皆属少阴见象。……如兼泄泻,邪在脾肾之间。”(见《伤寒指掌·少阴新法》)方中以干姜温阳散寒为君药,桂枝、紫苏辛温解表为臣药,佐以广皮、厚朴、山药、焦曲、茯苓健脾理气化湿,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味配伍,具有温阳散寒、健脾、解表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俱寒挟感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大便泄泻,苔白舌嫩,而兼少阴脉症者。

怎样治疗气滞血瘀

治疗出虚汗的中成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