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时间: 阅读:4633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5-04 01:08:29

治疗湿热的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湿颗粒、黄疸茵陈颗粒等,应遵医嘱。

1、龙胆泻肝丸:主要成分有车前子、龙胆草、当归、柴胡、黄芩、泽泻等,具有清泻肝胆之火、利湿热等功效;对于肝胆湿热引起的耳鸣耳聋、胁痛、头晕、口苦、阴囊湿疹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清热祛湿颗粒:主要成分有党参、茵陈、黄芪、岗梅根、野菊花等。具有清热祛湿功效, 可用于暑湿邪气引起的口干舌燥、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等不适症状的治疗。

3、黄疸茵陈颗粒:主要成分有黄芩、茵陈。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功效。可用于湿热黄疸的治疗。

除以上药物外,还有其它的药物如利胆排石片具有清热利湿、利胆排湿的功效;二妙丸具有清热燥湿、运脾等功效;苦参胶囊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等;常规用药效果不理想时应及时就诊。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2-05 11:11:13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5 11:11:13

    你好,
    脾胃湿热
    的治疗,可用
    茵陈蒿汤

    甘露消毒丹

    香连化滞丸


    肝胆湿热
    :用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治疗。

  • 木槿
    回复
    2024-02-05 11:11:13

    湿热是中医病证的描述词。简单来说很多疾病都有可能是身体湿热引起的。比方说妇科最常见的白带疾病,大多数患者在询问医生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病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湿热下注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去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快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1、中成药
    1、益肝灵片:较适用于湿热黄疸型肝炎。清热利湿适于肝胆湿热,症见黄疸、口苦、苔黄、尿黄者。
    2、复方益肝灵片:能滋补肝肾、解毒祛湿、降低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以中医辨证属于肝肾虚损,湿毒未清,症见胁痛、少食、腹胀、腰酸乏力、尿黄者尤宜。口服每次4片,1日3次。饭后服用。
    3、鸡骨草胶囊:能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并有降酶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辨证属肝胆湿热者为宜。
    4、垂盆草冲剂(片):能清热利湿,有降低谷内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动期。以中医辨证属于肝胆湿热者尤宜。每次10克,开水冲服,1日2~3次(片剂,每次服6片,1日3次)。
    5、护肝宁片:能利湿退黄、益肝化瘀,并能除低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慢性肝炎。辨证属肝胆湿热、血瘀,症见黄疸、胁肋胀痛、胁下有痞块者为宜。
    2、脾胃湿热症状
    脾胃湿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干口苦。脾胃湿热的人即使常常喝水,也往往觉得口渴。并且,脾胃湿热的人口甜且念浊,吃了甜食以后直冒酸水,感觉疲惫、恶心。脾胃湿热的症状还有哪些呢?通常,脾胃湿热的人很多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他们大便十分不畅,小便的颜色发黄。此外,脾胃湿热的人的舌苔的颜色十分黄,并且十分粘浊、发腻,脉相也多呈现为滑脉。脾胃湿热的症状还表现为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3、体内湿热的症状
    体内湿热的症状有嗓子很难受,老觉得喉咙不舒服,还会觉得身体热辣辣的很难受,女性一般表现为白带异常。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的产生呢?因为我们平常生活中吃的食物里难免会有一些辛辣刺激的或者是热性的,这样我们吃多了就会在体内滋生出热,久了之后就会爆发为这些症状。
    所以我们最好每过一段时间就喝一些凉茶水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避免体内湿热的症状和季节性的感冒撞在一起,这样就有我们好受的了,一般我们的感冒比较难好,就和这个又密切的关系,也是因为这样妈妈们才会说上火就是感冒的征兆了,所以我们不应该老是肆无忌惮的吃一些油腻或者辛辣刺激的食品,不过就算没有很经常性的吃这些食物,也应该定期调养我们的身体。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5 10:10:03

    你好;你吃[龙胆泻肝丸]效果不错.
    日常生活中,常听人说:“这几天有湿热,该喝些凉茶调节调节。看中医时,也常会听医生说“湿热”。那么,什么是湿热,湿热有哪些表现,应注意什么问题?
    要明白湿热,先应了解什么叫湿,什么叫热。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那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参考资料:/question/1220152.html

治疗湿气重的方法

治疗湿热的中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