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郁和肝火旺的区别

时间: 阅读:9635
肝郁和肝火旺的区别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5-04 01:51:30

肝郁和肝火旺的区别是症状会有所不同。肝火旺盛会造成失眠多梦以及容易发怒,还会伴随着嗓子疼痛以及口干舌燥。肝郁会出现心烦意乱以及腰膝酸软。

肝郁和肝火旺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相关的方法治疗。在恢复过程中需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饮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2-06 01:01:46

    1:肝郁气滞——图一

    表现: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或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食疗:玫瑰花,黄花菜,佛手等

    参考:逍遥芄、柴胡舒肝散

    2:肝火旺盛——图二

    表现:入睡困难,容易发怒,经常在凌晨1~3前醒来,目红赤痛、口干口苦、头痛、胁痛,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脉弦

    治法:清肝降火

    食疗: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

    参考:龙胆泻肝芄

    3:肝血不足——图三

    表现:失眠多梦,面白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爪甲不荣,拘挛,肢麻震颤,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脉细弱

    治法:养肝血

    食疗:红枣,桂圆,鱼肉蛋奶

    参考:归脾芄

    4:肝胆湿热——图四

    表现:一般是过食油腻辛辣喝酒,导致肝胆湿热,临床多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或身目发黄,舌偏大,舌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数等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食疗:黄花菜,板蓝根,玉米须

    参考:肝胆双清颗粒

    5:肝气犯胃——图五

    表现:一般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而发病。常见于胃脘痛、呃逆、胁痛,以及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

    治法:疏肝和胃

    食疗:黄花菜、佛手、玫瑰花,建议少生气

    参考:疏肝和胃芄

    6:肝肾阴虚——图六

    表现:眩晕头胀、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耳鸣、五心烦热,两胁隐痛、腰膝酸痛,易疲劳等

    治法:滋阴补肝肾

    食疗:百合,麦冬,木耳,山药,莲子,乌梅

    参考:杞菊地黄芄、麦味地黄芄

    7:肝风内动——图七

    表现:以肢体抽搐、眩晕、震颤等为主要表现,临床眩晕欲倒,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不清,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如兼症肝阳上亢,出现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等。

    治法:清气,解毒,凉血

    食疗:玫瑰花、菊花、枸杞子、金银花等

    参考:安宫牛黄丸

    请问你有哪些不适呢?

  • 空青
    回复
    2024-02-06 01:01:46

    问题一:肝火旺的表现有哪些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中医认为,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肝火旺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二、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或龙胆泻肝汤等方。 三、 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四、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章。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五、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瘀块, *** 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六、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七、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八、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一。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以上只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若见其他辨证属于肝火偏旺者,亦可参考以上类型治疗,同时也应注意对兼症的治疗。

    问题二:肝火旺有哪些症状表现肝火头胀
    主要症候常起于恼怒,头胀且痛,昏沉闷热,头筋突起,口干口苦,甚则两耳失聪,舌苔薄黄,脉象弦或数。
    肝火上炎头热
    主要症候 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舌红苔薄。
    肝火亢盛消瘦
    主要症候 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
    肝火上冲舌血
    主要症候 舌上出血,舌肿木硬,舌苔黄,舌边红绛,或起芒刺,并见头中热,烦热,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甚则昏厥。
    肝火犯肺咳嗽
    主要症候 症见咳嗽气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败絮难以咳出。咳时面红并引及胁痛。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
    肝火犯胃吐血
    主要症候 、吐血兼见心烦胸闷,善怒胁痛,口苦或口酸,多恶梦,或见唇青,或频作呃逆,舌质红,苔黄。
    肝火燔灼胃痛
    主要症候 胃脘烧灼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恶热、烧心泛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或兼见吐血、便血。烦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心肝火旺经质粘稠
    主要症候 月经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质浓稠如膏,经色鲜红,或紫红,或紫黑,并见面红目赤,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胸胁胀痛,口苦而渴,或具经行发热,吐血、衄血,舌红苔黄。
    肝火偏亢月经过多
    主要症候 月经提前而至,经量过多或兼经期延长,色鲜红或紫黑,质浓稠,有瘀块,面赤心烦,急躁易怒,胸闷乳胀,头晕头痛,夜寐多梦,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心肝火旺经前不寐
    主要症候 经前失眠,甚至通宵不寐,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头痛头晕, *** 痛痒,月经先期,量多色黯。舌尖红刺,苔薄黄。
    肝火耳聋
    主要症候 耳聋耳鸣,突然发作,甚至全聋,耳鸣如钟,或如风雷声,或如潮水声,伴有耳胀痛、耳闭,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大便燥,小便黄,舌红苔黄。
    肝火上逆耳衄
    主要症候 血从耳中突然流出,量较多,耳部疼痛,心烦易怒,或胸协胀满,口苦,目赤,头痛,小便实,舌质红。
    肝火犯肺鼻衄
    主要症候 由情绪激动诱发,鼻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并经常反复发作,头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 胸胁苦满,目赤,小便黄,舌质红。
    肝火上炎白睛溢血
    主要症候 头痛目胀、面红眩晕、口苦耳鸣、胸胁刺痛、烦躁易怒、尿黄、舌红苔黄。多见于高血压患者。
    肝火犯胃头目胀痛
    主要症候 头痛偏甚,目珠胀痛,甚则头痛如劈,目胀欲脱,瞳神散大,视力骤降,烦躁易怒,口渴欲饮,呕吐频作,舌红苔黄。
    肝火上冲暴躁
    主要症候 精神不足、气色不好、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乏力嗜睡、情绪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肝火上逆暴盲
    主要症候 烦躁易怒,骤然一眼或双眼盲而不见,目珠疼痛,头晕且痛,面红目赤,胁痛口苦,舌红苔黄。
    肝火犯胃胃寒
    主要症候 食欲下降、厌食、厌油腻、疼痛拒按、口干口苦、烧心泛酸,呕吐苦水、烦躁易怒,便秘、胃部烧灼,疼痛。...>>

    问题三:肝火旺手上有什么反应一、一般情况下,如果肝火旺会对致身体上部有热,或上冲性特点,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更甚者会晕厥、呕血等。
    二、肝火旺可导致月经失常,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三、肝火旺会导致失眠,这多是因为思虑过度、恼怒损肝等造成;是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恼怒伤肝、思虑过度等引起。肝藏魂,肝火旺则魂不守舍,夜卧不宁,易惊。治以疏肝清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四、肝火旺还可以导致孕妇恶阻,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可表现为恶食挑食、眩晕口苦、呕吐苦水等。
    五、肝火上炎:是指肝火旺导致的上部有热象或上冲性症状特点,如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易怒,甚至发狂、晕厥、呕血等。治以疏肝降火,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六、肝火旺致恶阻:是恶阻证型之一,多由妇女孕后肝火旺,肝火挟冲脉之火上冲引起,症见呕吐苦水、恶食择食、眩晕口苦等。

  • 空青
    回复
    2024-02-06 01:01:46

    一、肝与胆病辨证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肝胆经脉相互络属,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其气升发,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贮藏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并与情志活动有关,因而有“胆主决断”之说。肝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肝血,肝阴不足。实证多见于风阳妄动,肝火炽盛,以及湿热寒邪犯扰等。肝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疏泄失常,血不归藏,筋脉不利等方面。直开窍于目,故多种目疾都与肝有关。肝的病变较为广泛和复杂,如胸胁少腹胀痛、窜痛,情志活动异常,头晕胀痛,手足抽搐,肢体震颤,以及目痰,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常与肝有关。胆病常见口苦发黄,失眠和胆怯易惊等情绪的异常。(-)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它病邪的侵扰而发病。【临床表现】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气,或颈部瘿瘤,或症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情志抑郁,肝经所过部位发生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作为辨证要点。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或窜动作痛。肝主疏泄,具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气机郁结,不得条达疏泄,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可酿成症瘕。(二)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是指肝脏之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热邪内犯等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脉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作为辨证要点。肝火循经上攻头目,气血涌盛络脉,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如挟胆气上逆,则口苦口干;肝失条达柔顺之性,所以急躁易怒;火热内扰,神魂不安,以致失眠,恶梦纷纭,肝火内炽,气血壅滞肝部灼热疼痛,热盛耗津,故便秘尿黄,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热移胆,循经上冲,则耳鸣如潮;火伤络脉,血热妄行,可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征。(三)肝血虚证肝血虚证,是指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临床表现】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目。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辨证要点。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失养,则干枯不荣;血不足以安魂定志,故夜寐多梦;目失所养,所以视力减退,甚至成为雀盲。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跳动等虚风内动之象。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舌淡舌白脉弦细,为血虚常见之征。(四)肝阴虚证肝阴虚证,是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慢性疾病、温热病等耗伤肝阴引起。【临床表现】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病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虚火上炎,则面部烘热;虚火内灼,则见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阴液亏虚不能上润,则见口咽干燥;筋脉失养则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五)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虚,不能制阳,致使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过极或肝肾阴虚,致使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而发病。【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的证候表现,作为辨证要点。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亢逆无制,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肝失柔顺,故急躁易怒;阴虚心失所养,神不得安,则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肝肾阴虚,经脉失养,故腰膝酸软;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故头重脚轻;舌红少苔、脉弦有力,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之象。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病机,常可互相转化,如肝气久郁,可以化火;肝火上炎,火热炽盛,可以灼烁肝阴;肝阴不足,可致肝阳上亢;而肝阳亢盛又可化火伤阴。所以在辨证上既要掌握其各自特征,又要分析其内在联系,才能作出准确判断。小结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四证的鉴别:① 肝气郁结:性质:实证。症状: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易怒,妇女月经不调。舌象:薄白。脉象:弦。② 肝火上炎:性质:热证。症状: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不眠多梦,胁肋灼痛,便秘尿黄,吐血衄血。舌象:舌红苔黄。脉象:弦数。③ 肝阴不足:性质:虚证。症状:眩晕耳鸣,胁痛目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象:舌红少津。脉象:弦细数。 ④肝阳上亢:性质:本虚表实。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象:舌红少苔。脉象:弦而有力。(六)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震颤,抽搐等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征候。临床上常见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种。1。肝阳化风证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动风的证候。多因肝肾之阴久亏,肝阳失潜而暴发。【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证候分析】本证一般根据患者平素具有肝阳上亢的现象结合突然出现肝风内动的症状为辩证要点。肝阳化风,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眩晕欲仆,或头摇不能自制;气血随风阳上逆,壅滞络脉,故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肝脉络舌本,风阳扰络,则语言謇涩;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所以步履不正,阳亢则灼液为痰,风阳挟痰上扰,清窍被蒙,则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流窜脉络,经气不利,可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风升,故喉中痰鸣。舌红为阴虚之象,白苔示邪尚未化火,腻苔为挟痰之征,脉弦有力,是风阳扰动的病机反应。2热极生风证热极生风证,是指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多由邪热亢盛,燔灼肝经,热闭心神而发病。【临床表现】高热神昏,躁热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脉弦数。【证候分析】本证以高热与肝风共见为辨证要点。热邪蒸腾,充斥三焦,故高热。热入心包,心神昏愦,则神昏,躁犹如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狂营血,则舌色红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征。3。阴虚动风证阴虚动风证,是指阴液亏虚引动肝风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而发病。本证的临证表现,证候分析属外感热病所致者,详见“卫气营血辨证”;属内伤病所致者,详见“肝阴虚证”。4。血虚生风证血虚生风证,是指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多由急慢性出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引起。要证的临床表现,征候分析详见“肝血虚证”。

  • 景天
    回复
    2024-02-06 00:00:36

    肝郁多由情志抑郁,气机阻滞所致,是“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肝旺在中医中称肝燥火旺,是属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出了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也必须看医生进行药物治疗。肝提供人体造血功能,是人体主要血脏之一,肝造血是根据人体吸收营养和精神而调节产生功能的,一旦人体营养供不应求而精神又出现紊乱就会抑制肝造血,血里也含有水份,血不畅,气不顺时,人体其它器官就会以缺血而降低自身功能,严重地会引发肝自身病变和其它器官病变。不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干裂,口舌生疮,心烦肺热等。因此,肝火上升不要吊以轻心,要及时调节营养,去火养肝。平时有人在与人争执时大发雷霆,所以也比作大动肝火,肝火旺。发脾气也伤肝的,因此,无论遇上什么事不要发火生气,以免伤肝。
    肝火旺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一般情况下,如果肝火旺会对致身体上部有热,或上冲性特点,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更甚者会晕厥、呕血等;
    2、肝火旺可导致月经失常,这是因为肝火旺而引起妇女月经紊乱,表现为经血量减少、经期延迟或者闭经等;
    3、肝火旺会导致失眠,这多是因为思虑过度、恼怒损肝等造成;
    4、肝火旺还可以导致孕妇恶阻,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可表现为恶食挑食、眩晕口苦、呕吐苦水等。

肾虚和气血虚的区别

食用酒精和医用酒精的区别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