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脾肺虚症状有哪些

时间: 阅读:5189
脾肺虚症状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5-03 21:46:54

脾肺虚症状有身体乏力、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咳嗽气喘、食欲下降、腹部饱胀、口干舌燥,活动之后症状会加重,会引起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

脾肺虚建议服用健脾补肺的药物进行调理,如健脾丸和补肺丸等,要注意休息,饮食上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11 23:23:05

    呼吸疾病为慢性病,首先表现为咳喘无力、痰液清稀,本质为肺虚。肺虚日久,常累及脾与肾,造成肺、脾、肾三脏的虚寒。

    中医五行中,肺、肾、脾,三者相生。肺的肃降对肾的主水功能有触及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配合肺部滋养濡润各器官。

    肺为气之本,主治节,肺气宣发、肃降失衡,则以咳嗽为主;脾主运化,为痰之源,故以咳痰为主;肾为气之根,生痰之本,在肾以气喘为主。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痰,肾不伤不喘。

    肺气虚症状:

    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外邪袭肺,肺失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病发时以咳为主,甚则不能平卧,白天、夜间咳重。易感冒,干咳无痰、口鼻干燥,便秘,易感外邪,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等。

    分析:

    《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肺气虚,则气不足,四肢疲倦、乏力。肺虚外不固,故而有易感外邪,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弱之像,又因肺五色上为白,五行属金,方位在西,则会引起面色发白,另肺与大肠想表里,经络走向大肠,会出现便秘。

    调理:肺气虚患者需补益肺气。

    人参、黄芪、生姜、五味子、炙甘草,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 3次服;或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脾气虚症状:

    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

    分析: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故纳少腹胀,便溏;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浮肿。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调理: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适于脾虚诸证。

    肾气虚, 肾藏精,肾虚以肾精不足为主要症状,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昏,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临床表现可偏于肾阴虚,或肾阳虚。

    分析:恣情纵欲,全身衰弱、营养不良或身心过劳导致。

    调理:猪肾2枚,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盐适量,将猪肾洗净,去筋膜,切细,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锅内煮成粥,将熟入葱、姜、盐及五香粉调,早餐食用。

    肾肺两虚症状: 动则气喘,自汗怕冷,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气短,倦怠乏力,尿少浮肿,苔薄腻,脉弱或濡。

    分析:肺主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

    调理:鲜虾炒芦笋:备芦笋、白虾各半斤,芦笋去根切断,白虾去皮去头,将虾皮虾头加葱姜熬汁备用。虾仁上浆,与芦笋一起焯水,然后下锅煸炒,在逐一加入料酒、鲜酱油、蚝油、胡椒粉、白糖翻炒,倒入汤汁,加彩椒和盐,翻炒收汁最后小火勾芡,即可出锅。

    脾肺两虚症状:

    久咳不止,气短乏力,痰多清稀,进食减少,腹胀便溏,甚则足面浮肿,舌淡苔白,脉虚弱。

    分析:脾属土,肺属金,脾肺为母子关系,母病可及子,子病盗母气,二脏相互影响而同病。年老体弱,肺气不足,或久病咳喘,耗伤肺气,肺气先虚,不能助脾运化水谷精微,久而聚湿为痰饮;或肺气虚,通调水道失司,不湿困脾,健运失职,皆可为肺虚及脾,而成脾肺两虚证。

    调理:党参,北沙参,白术,云苓,甘草,扁豆,淮山,生苡仁,款冬花,紫苑,百部,黄精。

    呼吸疾病患者以咳、痰、喘为主要临床症状,也反映了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失衡。调理肺部、脾、肾的生理功能,结合自己的病因机理,冬病夏治,重点提升三脏的平衡协调,可安然度冬。

脾肺虚怎么调理

脾疳积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