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受凉上火怎么办

时间: 阅读:1123
受凉上火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5-04 00:03:00

受凉上火可以通过泻火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黄连上清片、牛黄清胃丸等。这两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泻火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上火,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肠胃造成太大的负担。

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自己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身体不适。在服用药物时,可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2 18:18:07


  • 空青
    回复
    2024-02-12 18:18:07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 木槿
    回复
    2024-02-12 17:17:57

    冬季解决上火有以下方法:

    1.首先就是在饮食上要清淡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温补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如白菜、莴苣、黄瓜、萝卜、苹果、香蕉、梨、橙子、猕猴桃等,这些食材都是性平或者性寒,有一定的清火作用,而且还可以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和钙质,对身体非常有益。

    2.还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去除身体的“火”,在锻炼的时候,因为出汗,会排出身体里面大量的内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冬天寒冷,所以锻炼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擦汗,并且洗澡,这样可以防止感冒。

    话说回来,因为烤火也容易上火,所以也应该减少烤火的次数。

受凉了是风寒还是风热

受凉引起上吐下泻该如何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