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产后气血不足怎么补

时间: 阅读:8966
产后气血不足怎么补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11-19 17:49:10

产后气血不足可以通过饮食和药物来进行双向调理,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大枣、桂圆和枸杞山药等,也可以使用益气补血的药物得到改善。

女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营养大量流失,身体消耗过多。可能会有面色苍白和浑身无力的现象,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3-08 04:04:34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08 04:04:34

    可以的
    月子期间的女性身体虚弱,需要积极进补才能够补气补血,使得生产期间出现的气血亏损得到很好的恢复。月子期间女性一定要特别的重视自己的饮食,因为月子里的饮食是女性恢复产前状态的重要法宝。那么月子期间气血不足怎么办呢?

    产后吃什么补气血

    1、龙眼肉:龙眼也是桂圆,是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其中铁质非常丰富。比较常见的吃法是龙眼酒、龙眼胶、龙眼汤等等。

    2、南瓜:南瓜是富含植物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都是补血的优良营养素。

    3、黄花菜:这是一种含铁非常多的食物,非常利于补血,而且它还利尿和健胃。

    4、萝卜干:萝卜干有着丰富的铁质,而咸萝卜干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5、葡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铁、磷、钙以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刚产后妈妈们,有着非常好的滋补功效。

    月子期间气血不足怎么办

    产后第一周:饮食清淡,补血养血

    产后妈妈最初几天身体虚弱无力,胃口较差,如果此时进补以及催奶,则会虚不受补,使胃口更差,而且会因乳汁分泌不畅而导致乳腺炎。

    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多吃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吃得太油腻滋补。因为此时妈妈的体力很差,全身水肿未消,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恢复,伴随着子宫强力收缩,恶露大量排出。所以这阶段的进补重点在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并补充体力。

    产后第二周:提升营养,多补钙铁

    产后第二周,伤口基本上愈合,胃口也明显好转,产妇应尽量多吃富含铁质、钙质的食物。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脾胃调补到位才能帮助新妈妈吸收营养;建议此时多吃腰类食材(猪腰、羊腰、鸡肾等),强腰固肾,帮助内脏和骨盆腔收缩,减轻腰酸背痛。

    产后第三周:催乳与补血并重

    产后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养,新妈妈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此时再进补更容易吸收和消化,而且不容易给身体增加负担,所以此时是进补的最佳阶段。如果产后调补得宜,气血顺畅,奶水就会源源不绝。

  • 半夏
    回复
    2024-03-08 04:04:34

    产后气血虚弱的女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第一、食物调养,患者可以多喝鸽子汤、羊肉汤以及食用菠菜、大枣、山药等益气养血的食物来调理身体。
    第二、可以通过药物来调理,比如可以口服复方阿胶浆、四君子汤、八珍汤或者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中草药配伍进行调理,使用药物进行调理时一定要注意患者产后虽然气血虚弱,但体内都有淤血的存在,所以在补气血的同时,也要口服行气活血的药物,这样补气血的效果会更好。贫血非常严重,达到中度或者重度贫血的患者需要及时补充铁剂,比如硫酸亚铁、多糖铁、蔗糖铁等,必要的时候需要输血治疗。
    第三、患者产后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尽量地少熬夜,同时可以做产后的保健操,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也有助于产后气血虚弱的恢复。

  • 龙葵
    回复
    2024-03-08 03:03:24

    产妇们在生产后就要进入哺乳期了,需要妈妈们给宝宝奶水吃,这个阶段母亲们都要好好的补充营养,因为自己的身体有营养了,才有力气去喂饱宝宝。但是还是有些母亲对于哺乳有些感到无力,那么顺产哺乳期气血不足该怎么补
    ?酒蒸蛋
    有活血益气之用,非常适合产妇调养身体。
    ?大枣猪脚花生汤
    可以补充蛋白质,补血养血,有催乳之用。
    ?鲇鱼鸡蛋羹
    可用于产后的气血亏虚的女性,补血效果非常好,可帮助妈妈们通乳下奶。
    ?黑糯米补血粥
    黑糯米、桂圆和红枣都是补气血的佳品,山药对五脏的保健功能都非常好,右加倍益气养血的功效。
    ??食补
    现在大家应该已经知道顺产哺乳期气血不足该怎么补了吧!最好的是食补,所以产妇们可以重点食补,给自己多补充点营养。宝宝的营养都掌握在母亲的手中,所以更加要好好的对自己,把气血补起来,这样才有更多的力气去喂宝宝。

产后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产后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