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这么简单的艾灸,祛湿效果竟然这么好

时间: 2023-03-10 20:51:36

这么简单的艾灸,祛湿效果竟然这么好

许多人一到夏天,无论上班还是在家都吹空调

膝盖、肩膀等关节部位直接暴露在空调底下,寒气直接入侵,导致肌肉僵硬肩颈酸痛等亚健康症状加重。

尤其对女性的伤害更大,造成宫寒痛经加剧……

对付这种空调病,中医推荐做艾灸

根据冬病夏治的特色,现在三伏天,艾灸效果事半功倍

今天推荐这一款 小灸筒 ,操作超级简单,只要3个步骤,就可以轻松去病痛。

只要点燃艾柱,撕下防粘膜,就可以贴在皮肤上

直接哪里疼就灸哪里。

因为用的是3M压敏胶,非常牢固不会掉

就算贴着它玩手机打游戏,一点影响都没有。

3M压敏胶,是一种透气的海绵胶,十分亲肤,敏感肌可以放心用

我平时极讨厌胶布,但贴这个小筒灸也丝毫没有不适感。

担心有些朋友不会找穴位,万物之本就很贴心设计了一本使用示意图,介绍了每种症状对应的穴位,让你“对症下药”,上手容易。

一般的艾灸只有艾成分。

但万物之本的小灸筒,不止有蕲艾,还添加了沉香、木香、茵陈、羌活、干姜,六种驱寒祛湿、活血化瘀的中药成分。

这是根据“雷火神灸”搭配而来的艾灸配方,具有驱、消、清、补更全的祛湿功效。

温度更高,渗透力更强,更容易渗透皮下组织,功效也是一般艾灸的好几倍。

物之本·小灸筒

简单3步,祛湿更透彻

万物之本小灸筒选用了公认正宗的端午蕲艾

万物之本在蕲春,拥有600亩专属的艾草种植基地,保证自然生长,无公害。

蕲艾的挥发油含量是普通艾草的2倍,极大提升活血和抗菌能力

万物之本蕲艾获得了国家的专属认证。

万物之本小灸筒的倒流香设计,能让烟往下倒流。

同时用筒身聚热,火力更聚集,艾绒的使用效率更高,直达痛处。

在艾灸中,分为明火与暗火

一开始是明火

火力猛,温度高,但渗透力弱,这时需要让热量不外散,聚于管中。

接着是暗火

艾灸燃烧一会后,温度变得温和,皮肤更能适应

筒状结构+倒流香设,能让艾绒燃烧时,筒身聚拢火力,对点穴位接触,能使药力更集中,渗透力更强,效果更明显

小灸筒的艾绒燃烧时间,可达20分钟,第一次尝试,就会有明显的湿气排出

艾火的热力,会让皮肤的毛孔张开,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熏疗部位会出现潮红和排汗现象

小灸筒烧完后,会自动熄灭。

筒身顶部,以网纱隔断,防止灰烬掉落烫伤皮肤。

底部是防燃底座,能隔热,也是二次防烫伤保护,丝毫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许多人的肩颈劳损严重、宫寒痛经其实都是因为气血不循环,淤堵造成的。

万物之本的研发团队考虑到这一点,特意赠送1瓶“加强版祛寒湿精油”。

10种名贵药材提取而成,对于疏通淤堵行气开郁的效果尤为显著,还可以预防艾灸上火

艾灸前涂一涂,再进行艾灸15分钟。

灸肩颈的,就能感觉到肩颈顿时变得通畅,酸痛感都消失了。

一些宫寒的朋友,最容易小肚子突出。艾灸一段时间后,特别能明显感觉小肚子变小。

万物之本的小灸筒,让做到自己在家艾灸,简单又安全,而且家里老人小孩都能用,也是非常适合送给长辈的健康之礼。

物之本·小灸筒

简单3步,祛湿更透彻

*温馨提示:欢迎添加下方客服微信,有问题随时咨询,确保您购买周六周日任意产品售后无忧。

周六周日MALL让周末更快乐的MALL

请问艾生活艾灸怎么祛湿?

一.艾灸方法:
点燃一支艾条,燃烧端对着皮肤上方(专业叫法为穴位)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烤,一般每处位置熏烤10~3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因为手拿着艾条操作不方便,且易产生疲劳,可以配合使用各种艾灸器具,如温灸盒、温灸架、随身灸等。
二.艾灸的位置:
我们知道了怎么艾灸,是不是随便熏烤什么位置都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不是的,艾灸的原理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刺激某处的穴位,达到调整全身的目的,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一样。那么我们在艾灸时,灸哪些位置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保健或治疗目的?在这里,有几个方法告诉大家:
1.依痛点来做为艾灸的位置。这一点请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不懂经络如何艾灸?
2.我们可以到养生馆、或中医院,请专业人员给我们做按摩、针刺、艾灸、推拿等手法,她们做的位置就是我们可以在家里自己做的位置。
3.查看一些艾灸书籍,了解一些附和我们身体状况的经络穴位。开始我们不清楚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上网查看大概位置,再用手按摩,体会哪处较周围比较敏感,就在哪儿做艾灸。
4.我们了解一些常用的保健位置,比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渊、太溪、中脘、天枢、大椎等等,针对这些位置艾灸,可以增强体质,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大穴,我们都要记,这些穴位,也是先依按摩来确定有没有痛点、敏感点来重点做艾灸保健。
5.我们不需要了解很详细的穴位,我们记想大体位置有什么功效即可,如下:
a.)用艾条来回熏肚脐以下的小腹处,一周2~3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这种方法:可以补肾,又可以调理下焦,女孩还可以治疗痛经等妇科病。
b.)腹部受凉、腹泻等,用几根艾条熏肚脐四周的位置,可以祛寒、治疗腹泻、便秘等调理中焦。 
6. 具体的艾灸,要想达到治病的目的,担心不知补泻而影响健康。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艾灸,详细说明你想在家做自我治疗保健,要求医生告诉你如何进行艾灸和具体位置。
三.家庭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这些都是根据自身的艾灸经验自由掌握,时间长了就会运用自如。
2.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久病、体质虚弱、老人、小儿,灸量宜小。
4.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避免发生火灾。更多注意事项,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艾灸是不是也能祛湿气?和火罐相比哪个效果更佳?

随着人们对保健养生的观念意识提高,现在艾灸成为了很多人用于保健养生的一种疗法,艾灸能治疗多种疾病,因此,艾灸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艾灸是不是也能去湿气呢?艾灸和火罐相比哪个效果更佳?

艾灸是不是也能祛湿气?

艾灸确实有祛湿的效果,因为艾灸在熏蒸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人体的穴位进行熏蒸,熏蒸的过程中可以使身体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温阳行气等作用,能有效的将体内的湿气代谢出去,从而达到去除湿气的效果。

艾灸熏蒸人体的穴位主要是选择在任脉、督脉和肾经脉为主,针对这些穴位进行艾灸可以使肾阳得到更好的补充,能更好的发挥气血化水的作用,达到更好祛湿效果,艾灸虽然有祛湿效果,但艾灸的手法穴位时间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方法,不正确对身体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艾灸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艾灸和火罐相比较哪个祛湿效果更佳?

其实,艾灸和火罐都有去除湿气的功效,只要运用得到,两种去除湿气的效果都是挺好的。不管是艾灸还是火罐,只要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都能发挥更好的效果。艾灸和火罐各有各的优势,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来选择,一般体质较虚弱的人,可以选择艾灸,因为艾灸相对比较温和,体质较好的人可以选择火罐的方式 。

艾灸主要是调节体内的经络、局部刺激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或者通过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多种作用。而火罐主要是通过负压吸附造成局部的淤血,起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艾灸和火罐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祛湿气的作用,不管是选择艾灸还是火罐,都需要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来选择,这样效果会更好。

祛湿祛寒强身健体,你可以试试艾灸,这几个方法免费拿走


我们之所以能够与大自然共处,经受它的严寒酷暑、风吹日晒、冰霜雪雨等而 健康 无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体内阳气的"庇护"。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温煦着整个身体,同时又像守卫城堡的士兵一样,与外界的"敌人"做着斗争。

痰湿具有阴寒属性,正常情况下,它们会被阳气蒸腾散发;但是一旦阳气不足,无力抵御痰湿,反而会被不断削弱自身的力量,最终痰湿就会肆虐。因此,对付痰湿,首先还要从补阳温阳入手。想要利湿化痰、保护体内的阳气,并且将痰湿排出体外,还可以采用艾灸调养。 艾灸是中医传统 养生 方法,如今更是备受推崇,尤其是在除湿祛寒、消痰提气方面,艾灸的应用更为广泛。艾灸可以促进毛孔腠理张开,排出身体的余热和湿气,避免了痰湿邪气的增加。

采用艾灸除痰湿,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温和灸取穴: 胃俞、足三里、曲池、天枢、支沟、内庭、丰隆、上巨虚、阴陵泉。

灸法: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在患者身旁,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进行热灸。艾条距离穴位保持在2 3厘米为宜,以局部有温热感、皮肤潮红而无灼痛感为度。每穴灸15 20分钟,每日灸1次即可。

二、回旋灸取穴: 脾俞、中脘、气海、心俞。

灸法: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站在患者的身旁,将艾条点燃,悬于施灸的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左右往返移动,或者反复旋转艾条,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感到灼痛为度。每穴灸10 15分钟即可。 三、全身艾熏准备:生姜数片,艾条10根。

方法: 1.将适量生姜切薄片,上锅蒸热、蒸软后,贴于后背;

2.将10根艾条(夏天可以用7根左右)用胶带或大夹子固定成一捆,点燃,在距姜片2厘米左右处来回慢慢移动,灸半小时左右即可;

3.再将姜片贴于小腹至肚脐的部位,按照上述方法将10根艾条固定点燃后,来回灸30 50分钟即可;

4.灸完腹部,再灸双小腿的外侧、内侧,以及双手臂的外侧,双小腿要从脚踝处一直熏烤到膝部,上下来回灸20次左右;双手臂要在外关穴处上下来回灸20下左右。 全身艾灸因为面积更大,所以祛寒湿、活气血的作用更为明显。

因此,在进行艾灸前,要服用适量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生姜红枣桂圆羹等。这道汤热量大,平时服用易上火,但艾灸前服用,会通过艾灸将火气快速扩散至全身,不至于导致局部上火。灸后亦要服用,以免出现心慌、头晕、气短等身体不适症状。 体质较弱的朋友灸的时间可稍短一些,且只灸后背的中段或上半段即可,如感到灼热,距离可稍远一些。在灸腹部时,姜片平脐或超过肚脐2厘米左右即可,不能太靠上,否则易引起肝脏、胆囊胀痛或胸闷。艾灸一般两周1次,或者一个月1次即可。艾灸,尤其是全身艾灸,专业性更强,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此外,如果在艾灸过程中,身体感到任何不适,都应立即停止,对于身体特别虚弱的朋友,不建议采用艾灸的方法。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这么简单的艾灸,祛湿效果竟然这么好”,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