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要想身体好,艾灸准备好

发布时间:2023-03-11 08:47:51 作者:爱医杂谈 点击:10972 【 字体:

要想身体好,艾灸准备好

艾灸在临床中使用比较广泛,基本上遍布大街小巷,因为容易操作,所以很多养生馆,医院,甚至是患者自己在家中进行艾灸治疗。因为艾灸的作用比较广泛,在治疗疾病之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传统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

灸疗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温度、药物刺激在穴位上烧灼、温熨,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及保健方法。为中国古老的治疗手段,也是内病外治的完整治疗体系。起源:古人用加热的石头,火把加热身体,缓解疼痛。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为什么选择艾叶:艾叶自古以来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绒的辨别:需要一年以上艾绒,建议买回来自己去放。

1、闻气味,陈艾绒气味不是很强烈,闻上去一种暖暖的舒服味道,新艾绒味道很浓。

2、色泽,陈艾绒发黄,土黄色最好。要闻一闻有没有艾绒味道。

艾灸的作用:

温通经络、祛湿散寒:适用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适用于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气亏,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百会)、带下、遗尿、崩漏等。消癖散结: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病,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预防疾病、保健强身: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临床中有些癌症的病人也会先择艾灸进行治疗,但一般选择化脓灸,可以激发经气,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艾灸的分类

有艾柱灸和艾条灸,艾柱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我们平时用间接灸比较多,比如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

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放置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柱燃尽,再换一柱,灸完后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症等,又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艾条灸使用得比较多,因为操作简便,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其中悬起灸又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方法,其实就是和穴位间隔有距离,不直接放在上面。

实按灸则是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隔免纸数层是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有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等。

临床中还有温针灸和温灸器灸,温针灸在南方用得比较多,南方气候多潮湿,所以喜欢在扎针的同时,将艾绒或艾柱捏在针尾上,点燃施灸,使热沿着针灸传到腧穴及体内。

温灸器灸在老百姓家里使用最多,因为不用别人去拿着艾条,也可以固定,方便操作,对小儿、女性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虽好,但也有一些要求,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少后多、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先左后右。

特殊情况如子宫下垂,血压低可以反过来灸,先下后上。

如果高血压先下后上就很容易脑出血。

按壮数灸的话,三、五、七,取单数,7壮以下灸单数,7壮以上取7的倍数,因为七为少阳,主升。艾灸要达到量,灸透。

艾柱大小选择:

锥形,大小三分左右。因人因病因穴不同。宜根据年龄、体质、部位等灵活掌握。

施灸禁忌:

1.对于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施灸。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注意:有肺部疾病的人群,在家施灸时注意艾烟的处理,如果选择的艾灸不好,产生的气体可对肺部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影响,像干咳等,所以尽量选择好的艾灸,再就是每次施灸时间不要太长,最好是选择通风好的环境进行。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或衣物。

我是潘医生,中医针灸硕士毕业,目前从事康复医学,传播健康知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关注我,我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常见疾病的科普。

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艾灸养生的原理是什么?

艾灸对于喜欢养生的人来说并不陌生,通过艾灸可以很好的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在现代高节奏的社会,艾灸更是成为众多年轻人的一大养生方法。

而且艾灸能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燃烧体内脂肪,促进大小便改善水肿等问题都有不错的效果,艾灸还能去除湿气,对于一些湿气过重引起的小肚子大,有不错的改善效果,所以有肥胖状况的人可以经常做艾灸肚子。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一到天气热的时候就离不开空调,不愿出去走走,只想安静的呆在空调房里。但如果长期呆在空调房里不出汗,湿气就会一直积聚在身体里,很容易造成湿毒。

艾灸对血压、呼吸、脉搏、心律、神经、血管等都有调整作用,能使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使肾上腺素等分泌旺盛,对血糖及内分泌系统等均有显着的调节平衡作用。

艾灸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不能要求艾灸多长时间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艾灸不但能治病,更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经络通畅,减少得大病的概率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要以这样的心态去艾灸,效果会出奇的好。

体质的变化一定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一旦你能够这样坚持。若干年后,你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同样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下,你比同龄人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更充沛的体力,更高的生命质量。

一般来说,可以在入伏的前一段时间就要开始艾灸,因为伏前补阳最为重要,它还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三伏灸”打通经络,补阳护阳,补足气血,这样能够在护住体内阳气的同时将多余的火气引到脚底释放,使得身体更加轻松舒适。

艾灸具有很好的养生效果,它能够激发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实现温经散寒,行气血,逐寒湿的功效,所以利用艾灸来养生更容易实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标。

艾灸肩颈的方法

艾灸肩颈的方法

1、艾灸肩颈的方法

1.1、将艾灸罐打开,取出最里面的内罐,并准备一段长短合适的艾条。

1.2、将艾条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留下一个小孔,点燃艾条有孔的一端,将点燃的一端插入内罐中心的铜柱上。

1.3、盖上艾灸罐的盖子,装上艾灸罐的手柄手持艾灸罐在肩颈处施灸。

1.4、也可以用绑带将艾灸罐缚在肩颈处施灸,这种方法需要在施灸部位覆盖毛巾等隔热,避免烫伤。

2、艾灸的功效

2.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有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务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2.3、温通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3、常见的艾灸疗法

3.1、头痛可灸通天、悬钟、太冲和阿是穴。

3.3、 风湿性关节炎可灸大椎、足三里、阴陵泉和阿是穴。类风湿关节炎可灸大杼、曲池、血海、足三里、大椎至腰俞段。

3.4、月经不调可灸关元、血海、三阴交。痛经可灸关元、地机、三阴交,带下病可灸隐白、气海、关元、带脉、子宫。闭经可灸关元、三阴交、归来、气海、子宫。

3.5、颈椎病可灸天柱、大椎、合谷、后溪、风池。肩周炎可灸肩髎、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灸后溪、足三里、命门、腰阳关、肾俞。

艾灸的常用方法

1、艾灸的常用方法

1.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1.4、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1.5、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2、艾灸的禁忌

2.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2.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2.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2.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5、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如何正确艾灸?

1、直接灸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

(1)无瘢痕灸:施灸以温熨为度,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多用小艾炷。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对昏厥、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

(2)发泡灸

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

当病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发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皮肤疣等。(施术者要控制艾灸的时间。)

(3)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适用于哮喘、肺痨、癫痫、溃疡病、慢性胃肠病、瘰疬和发育障碍等症,对高血压病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施术者要征得患者同意。)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间接灸法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间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1)隔姜灸: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生姜辛温无毒,生发宣散,调和营卫,祛寒发表,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一切虚寒病症,尤其对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等症,疗效可靠。(施术者应常掀起姜片查看,防止因患者感觉迟钝而造成起泡)

(2)隔蒜灸:利用蒜做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痈、疽、未溃疮疖、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等症。

(3)隔盐灸:隔盐灸是用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只用于脐窝,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食盐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有涌吐、清火、凉血、解毒之功。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淋病、脱证。

(4)隔附子灸:是用附子作间隔物施灸的一种方法。附子辛热有毒,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与艾火并用,适宜治疗各种阳虚病症。

3、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艾条灸分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两种方法。手持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1)温和灸: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两侧,以感知患者皮肤受热程度;此法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

(2)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旋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3cm,平行往复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3)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上下移动,鸟雀啄米样施灸,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儿童疾患等;此法热力较强,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4、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施灸时,把温艾灸盒安放于平坦的应灸部位,将点燃的艾卷对准穴位置于铁纱上,盖上盒盖。艾盒盖打开的大小程度可根据温度调节。每次施灸时间在15-30分钟。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在针刺穴,再次施灸。适用于常见病症:痛经、腰痛、腹泻等病症。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要想身体好,艾灸准备好”,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