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四时阴阳之气,做些必要的养生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
春夏养阳,在春夏季节,我们就应该多参加些户外活动,激发人体的阳气,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最近几年火爆的三伏贴就是利用这个时间段,利用特定的中药,刺激特定的穴位,顺春夏阳气生发之势,激发人体的阳气,从而达到“起沉珂,祛顽疾”的效果。尤其是“虚寒证”,三伏贴还有艾灸都是很好的治疗手段!
那重点灸哪些部位呢?既然是想激发人体的阳气,那阳经就是我们选择的重点了!督脉为诸阳之会,一身阳气之所主;太阳为巨阳,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治痿独取阳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三条经脉上的一些重要穴位就是我们艾灸的重点,比如督脉十三穴: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长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背俞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足阳明胃经的重点穴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等。
除此之外,部分阴经具有补益性作用的穴位也是重要的艾灸部位,比如:膻中、中脘、神阙、气海、关元、阴陵泉、血海、涌泉等等!
疼痛麻木类疾病,除了相关穴位,也可以痛点部位为施灸点,其实这也是中医所说的“阿是穴”!
艾灸也是有禁忌症的,《伤寒杂病论》中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比如热病、阴虚、出血类疾病等就不适合做艾灸治疗,艾灸最好能够多喝点水补充液体,因为艾灸能激发阳气,也能耗伤阴液,见过做过督灸嗓子沙哑的说不出话来的,经中药调理好长时间才得以恢复,这就是伤阴的后果!
“把看病故事化,将治疗通俗化”,我是威海中医院中医全科医生宋国政,结合临床生动的案例,用中西医两种思维来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希望能够在中西医融合、学术交流、养生保健等方面,为同行、朋友、民众提供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或点赞,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谢谢了!
“全科医生讲医事”,下回继续!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夏天做艾灸,该灸哪些部位呢?简文描述”,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