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泥作为隔灸材料,取其温阳驱寒、温通气血、畅通经络之功,施灸过程,再以生姜汁涂抹于施灸部位。可以渗透于人体,改善血液循环,经艾炷加温后其作用可增强数倍。
2.可促进骨髓的生长功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3.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妇科疾病:痛经、手脚冰凉、怕冷等。可在月经病及带下病中应用。
5.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冬季受冷易发作者。
6.其他:失眠、免疫力低下、周身乏力者等。
2.施灸前可喝一杯温水,施灸后再补充一杯热水。施灸后(1 ~ 2 天内)不要洗澡。
3.保持规律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注意休息,调节情绪。
4.忌吹空调、吹风扇,避免受凉。
姜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擅长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放化疗后骨髓抑制、腹泻、便秘、恶心呕吐及难治性胸腹水、癌痛等中医特色治疗。
三伏天快来了,“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你知道怎么抓住吗?
所谓的三伏灸“冬病夏治”原理以及优势是什么!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在三伏天施艾灸是夏季扶阳必不可少的养生方法。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为鼎盛的一段时间,根据“春夏养阳”的原理,三伏艾灸,正可谓是顺天应人。
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使得身体气血循环加快,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再加上,三伏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艾草的药性更容易渗透。因此,三伏艾灸借助天时,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冬季复发。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三伏灸的作用
1、三伏灸是根除疾病根源的好时机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
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2、温肾壮阳,元气充足
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冬不怕冷,精力、耐力旺盛。
根据临床实践,命门和神阙穴组方,壮阳第一,三伏采用灸法,会感到有热感从穴位直透体内,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3、延年益寿
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中老年人,如果在三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不光自己解决了,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4、三伏灸,排寒湿效果最佳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
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行灸,以艾火的纯阳,结合三伏天时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腧穴,具有一灸顶三灸的效果。排湿寒的效果显著。
2019年三伏灸详细时间表
入夏排毒:5月06日--6月12日
伏前培元:6月13日--7月11日
初伏驱寒: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清养: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化瘀:8月11日--8月20日
后固本:8月21日--9月01日
三伏天是上天赐予我们调理身体的最好时机,我们只要顺应天时养生就能出来好的效果。
相信很多人常会听到冬病夏治的说法,但不真正理解它的意思,这并不是说冬天的病要等到夏天治,而是说夏季阳气比较旺盛,可以利用这个好时机,调养身体,预防冬病或缓减轻不适。现在是三伏天,是夏季里阳气更旺盛的时候,冬病夏治正当时,学会正确 养生 ,或许能帮你祛除寒湿,告别老寒腿, 健康 度过一夏,到了冬天也不容易生病,错过这个时机就要等一年了。
三伏天阳气盛,所以对于体内湿邪过重的人来说,建议抓住这个时机,三伏天里注重养阳,阳气充足,帮你逼出体内的寒气湿气,改善亚 健康 状态。那么,如何养阳呢?下面这些方法不妨一试。
“晒 ”:可能有的人很不解,三伏天那么热,还要晒,确定没搞错吗?其实这里的晒并不是让你站在烈日下晒,而是适当接受阳光的沐浴。从中医上来讲,人的背部有掌管阳气的经络,夏季适当 晒背, 有利于补养阳气,排出寒湿。
“吃”: 虽然天热,但最好不要常吃凉的、寒性食物,喝水都建议大家喝温的,你觉得吃凉的很舒服,但实则身体在受罪,阳气容易耗损。想要在夏季养阳,平时可以吃点温热性食物,如喝点 生姜水 ,夏季吃姜也正当时,注意适量。还可以吃点对脾胃好的食物,脾好,运化功能就会更好,便可以及时把多余的水分运出去。
“忌”: 忌过于贪凉,但这里我想说的不是饮食,三伏天养阳, 忌长时间吹空调,忌过度运动,忌洗冷水澡 。长时间吹空调容易加重湿气,而夏季过度运动,出汗过多,尤其是喜欢夜跑的人要注意,这样反而会带来反作用,耗损阳气,运动后很多人喜欢立马洗个冷水澡,但这也伤阳。
老寒腿是俗称,像 膝股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等问题都可能会引起老寒腿的表现,患者的膝盖会出现 酸疼、红肿 等不适,特别是在阴天下雨的时候,表现的会更加明显。从中医角度上讲,这个问题是寒症,而在三伏天里正适合缓解,那么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
艾灸 就是比较推荐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活血、疏通经络,缓解膝盖不适,可以灸膝盖周围的穴位。不过,艾灸有讲究,若是灸不对可能反会带来反作用,艾灸的以下几个注意事项大家要提前了解:
灸的顺序有讲究,一般来说是先上后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艾灸的时间不宜太久,通常几分钟即可,对于老人来说,可以相对减少艾灸的时间;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合理地选择灸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艾灸方式。另外,艾灸时,被灸的部位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拔罐 也是一种方法,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寒湿,对于减轻膝关节不适也有益处。同样,它也有注意事项,时间要注意控制,避免太久伤到皮肤,把关的位置也有讲究,如果皮肤出现了问题,或者要拔的部位皮肤有破损,则不适合,在饥饿、喝酒的情况下也不适合进行。
此外,平时也可以适当做一做 腿部抬高运动 :躺在床上,脚尖勾4向自己,把腿往上抬坚持一会再慢慢放下来,重复做几组即可。坚持练习,有利于锻炼膝关节,减少磨损,到了秋冬时节发作的几率会下降。
比如 支气管炎、咽炎、肺气肿 等问题,在冬季较为高发,而夏季阳气旺盛,在夏季三伏天里合理进行调理,是有改善的好处的。可以用中药进行 穴位敷贴 ,有助于散寒养阳,疏通经络,提升免疫力,改善不适。
另外也要注意保暖,不要总待在空调房里,呼吸系统疾病就是空调病中常见的一种,注意避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
总而言之,三伏天虽然热,但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适合冬病夏治,不妨抓住它的尾巴,照着上面的方法做一做,或许能帮你赶跑寒湿,告别老寒腿,不仅夏季身体 健康 ,之后的身体也会更 健康 ,“冬病”不容易找上门,若是错过这个时机就要等一年了。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健康科普堂,|,三伏天督脉灸,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