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那你就能照顾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简介:韩瑞丹,全国高级康复理疗师,艾灸师
艾灸疗法是一种神奇的调病保健方法,它作为中医疗法的一大特色,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易学、使用安全等诸多优点。艾灸是借助艾的纯阳性和药力,加之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调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最近收到很多粉丝的留言,大多关于艾灸到底有哪些好处?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艾灸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Q:艾灸有什么作用?
1. 疏风解表,温散寒邪。
艾灸疗法因有温热刺激性能而具有温散寒邪的作用,其寒包括外感寒邪和中焦虚寒。中医学认为,外感寒邪可因感受外界寒凉或食生冷等所致而多见恶寒、肢冷、冷痛、喜暖、蜷卧等症状;中焦虚寒多因内伤久病,人体阳气损耗而表现为肢冷蜷卧,口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用灸法能祛除寒邪,恢复阳气,使寒邪尽散,肢冷渐温。
按现代医学的观点,灸法的温热特性使患者机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组织充血,血流加速,代谢加快,使缺血、缺氧、缺营养的部位得到改善而发挥温散寒邪的作用,故可以依据该作用调理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的呕吐、腹泻、泄泻等症状。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调经论》
2. 温通经络,活血逐痹。
中药学认为,人体气血津液是人生存的基本物质,且周身运行。其运行的通道是人体全身经脉,若经脉阻塞不通或通行不畅时而发生四肢关节疼痛,或活动无力,或脏腑气机失调而出现疾病。经脉通行不畅常因寒邪客于经脉或气机不畅或经脉受损而表现为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头痛,腰痛,腹痛,痛经或中风瘫痪,口眼涡斜等症状。艾灸作用于穴位,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
据现代医学观点,灸法加速局部组织代谢,使炎症致痛物加速运转,排出体外,同时,调节神经兴奋性,使过于兴奋的神经得以抑制,而功能减退的神经得以兴奋,从而达到了止痛,调理神经麻痹,肢体瘫痪等目的,故灸有温经止痛,活血逐痹的作用。
3. 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阴阳为人之本。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人体常因久病体虚,或气血暴脱等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易伤风感冒;甚者中气下陷,脏器下垂或阳衰至极,阴阳离决,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
保命之流灼艾第一。”
——《扁鹊心书》
用灸法发挥其温热性,可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提升虚脱的功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灸法可以调整人体应激性,提高耐受力,调整各种腺体功能,维护机体生理功能。故用灸可以调理脾肾阳虚所致久泻久痢、遗精、阳痿、虚脱及中气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以及崩漏等症。
“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
——《伤寒论》
4.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关于瘀与结,中医认为,瘀、结多因寒凝或气血运行无力而痰湿阻滞或为血瘀而表现为痈疽、结块或血瘀。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淤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增强、瘿瘤等。
按西医学研究,灸法可以使中性白细胞增多,吞噬能力增强,炎症渗出减少,故灸法温热以散寒凝、消肿、痈疽消散,或令脓成者速溃,或令气不足、收口慢者祛腐生肌而达到消瘀散结、活血止痛的效果。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医学入门》
5.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此说明灸法可以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西医学研究提示:艾灸足三里、百会穴等能降低血液凝聚,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故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延年。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
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
6. 美容作用。
近年来艾灸技术日渐运用于美容,由局部施灸为主调理斑秃、面瘫、面肌痉挛、痤疮、雀斑等病的局部美容灸,发展到调理肥胖、美发、润肤、容颜等整体美容灸,在诸多美容灸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主要机制是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理作用,使施灸部明显充血,加强营养,旺盛新陈代谢,同时可以抑菌、杀菌,使组织恢复青春。历史艾灸大家——晋代的鲍姑认为:“灸法不独愈病,且获美艳。”
“灸法不独愈病,且获美艳。”
——晋代 鲍姑
常做艾灸对身体好处多多: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着或温慰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
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艾灸对女性养生保健的好处
1、改善月经不调
现代的女性普遍都存在着月经不调的情况,常见的就是月经提前和月经推后,不管是哪一种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都是不利的,而艾炙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些状况。
2、改善宫寒和不孕不育
现在不少女性都存在着宫寒的情况,常见的表现就是失眠多梦,经量少有血块,不孕不育等,而艾炙可以通过远红外线加艾绒温热子宫,改善血液循环,提升子宫温度和活性。
3、避免感染妇科炎症
现在女性有半数都在被妇科疾病困扰着,当患了妇科疾病之后身体抵抗力也会下降,而艾炙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改善子宫环境,减少妇科疾病的侵扰。
4、改善肠胃功能和便秘
便秘是人体毒素的最大来源,而肠胃功能低下则会使便秘加重,通过艾炙可以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帮助经络排毒和肠道排便,改善便秘现象。
扩展资料 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参考资料:手机人民网《艾灸对女性养生保健的好处 好处大解析》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你们天天说艾灸对身体好,可到底好在哪里呢?”,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