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孔子提倡“无病白灸”,孙思邈擅灸足三里长寿,都是善用艾会用艾

时间: 2023-03-12 08:28:58

孔子提倡“无病白灸”,孙思邈擅灸足三里长寿,都是善用艾会用艾

很多人可能知道医圣孙思邀灸足三里活百岁,但可能不知道:孔子提倡“无病白灸”,是长寿的秘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孔子艾灸的那点事儿,如何善用艾会用艾活用艾!

庄子的《庄子·盗跖》中:“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可以得知,孔子说“我一直没有生病就是因为自己经常艾灸”,因为艾灸能够祛病缓疾、延年益寿,所以孔子长寿功劳肯定缺不了艾灸的调养。

中国人用艾灸治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全面了。比如在《孟子·离娄》就有关于艾灸的记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句话是拿艾灸做了一个比喻。古人指出疾病缠身七年依然可以通过艾灸治疗,并且恢复健康,由此艾灸的神奇之处可见一斑。

今天的文章有点意思,刚一开篇就把孙思邈和孔子引出来,接着又是庄子、孟子,仿佛穿越了时空,就是为了来领略艾灸的古老。

世人皆知:医圣孙思邀灸足三里活百岁

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医圣”之称的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中年时喜欢上了艾灸,据其自己述说常常“艾火遍身烧”,且尤其爱灸足三里穴,孙思邈即便到了90多岁高龄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正是因为艾灸的这种神奇功效,令他痴迷不已,在其所苦的《千金方》、《千金翼方》两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艾灸的内容,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例如,在灸法上他就增加了许多种隔物灸的治疗方法,如隔豆豉饼灸、隔泥饼灸、隔附片灸、隔商陆饼灸等。

今天咱们不仅讲了艾灸,更是把庄子、孔子、孟子对于艾灸的理解也引申出来。这些伟大的古人,对于艾灸也是非常的认可和痴迷,足见艾灸的魅力。平常大家在艾灸的时候,不仅要知道穴位相关,经络知识,更需要去感受艾灸的源远流长文化,才能更加的乐在其中。艾灸是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疾患,更注重的是精神状态的和谐平衡。

如果大家还有艾灸方面的故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让更多的艾友知道和了解这些不为人所知的艾灸故事。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我整理了一本艾灸电子书(如上图),罗列了最常见的60多种病症的取穴,艾灸指南。有兴趣的艾友可以私信我,免费赠送高清艾灸电子书。图文并茂,艾灸取穴不再是麻烦事。

李小白蕲艾左1手机直拍

李小白蕲艾,像李白的诗那样“不S人间烟火”,绒真烟小火纯!专为在家艾灸研发,烟雾小。卷纸灰不发黑、不卷边、不脱落,干净整洁特舒服,专治艾灸洁癖和强迫症。

愿李白这把艾火之剑斩尽世间病邪,让更多的艾友过尚有灸(“酒”)、有诗和远方的浪漫健康生活!这就是李小白蕲艾的寓意!

6cm高艾柱燃烧动图

过往好文回顾

错误的艾灸,滥用艾艾贴导致浑身疤痕,当心不良商家虚假宣传诱导

真的艾叶纸艾柱燃烧后是什么样呢,看过一次就不想再用其他的卷纸

别以为你摘干净的艾叶放三五年就是好艾,纯手工打绒后告诉你真相

艾灸馆为什么不卖你艾条,很多艾友都问过我们,今天来解开疑惑

艾灸馆很贵又耗时,家中艾灸把墙都熏黄了,只因选错了艾

一言不合就自己做艾条,什么黄金艾十年艾都没有亲自做的艾好

万病之源的湿气,到底是从哪里入侵人体的,追根溯源才能根除湿气

点燃22支艾柱7个厂家,解答你对艾90%以上疑惑,个人和艾灸馆必知

艾灸必知的十大要穴之12,找准穴位正确施灸,方能最大化除疾患

现在非常流行做艾灸,艾灸到底什么好处?

经常会碰到很多家长问,孩子可以做艾灸吗?艾灸有什么用啊?今天就和大家说“艾灸”,“针之不达,药之不及,必以灸之”。那么,艾灸有什么用处那?

1.温经散寒,行气活血

这是艾灸非常擅长的,我们常常用来调理各种气血瘀滞,受寒等等。现代书籍认为艾灸等调治400多种病,但是古人认为艾灸无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师周楣生老先生,在《灸绳》一书中写道,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包括刘翔的运动损伤,他认为在运动损伤这块,用艾灸的行气活血,效果会特别好。小孩崴脚,灸两次,就完全好了。还有些胳膊脱臼了,接好后,对着两侧灸一灸,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温经散寒,像感冒、受凉都可以用。

2.补脾益肾,扶阳固本

这个是从作用上来讲。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在中医里火生土,土是脾胃,所以艾具有非常强的补益脾胃的功能,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我们所有吃进去的水谷,要化生为气血,才能被身体所用。

小孩出生时是0,相当于是冬天,3个月相当于春天,6个月是在火的位置,开始是水,后是木,再是火,到火的位置时,由于火可以生土,此时脾胃开始动起来了,能够消化五谷了,所以我们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个月时喂食谷物。

很多孩子在过早的喂食辅食时,伤了脾胃,因为他没有这个火力来化食物,尤其若您身边有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去告诉他,多给孩子去灸灸胃,灸灸合谷穴,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给补回来。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补阳气,主要是扶脾肾的阳气。肾是先天之本,它主管我们生长、生殖和发育,管着我们的生老病死,脾胃就是我们的粮库。所以我们需要扶补先天后天之阳气。

3.清热泻火,消肿散结

孙思邈的医案中记载着用灸法给小孩清热。 我们知道孩子受寒就会发烧,发烧是我们身体的本能,用发热的方法来驱逐我们身体受到的寒气。

我们的手被门夹了,你会发现你的手会特别的烧灼,这是你身体用热把你的气血都调过来去修补你创口。此时我们借助艾火的力量,节省你身体的能量。所以我们清热泻火用的最多的就是发烧的孩子、还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复高烧不退的孩子,用灸法特别好。

消肿散结的作用非常大,像风湿、小儿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运用艾的这种作用。

4.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这也是灸法非常重要的功能。中气就是脾胃肝的气。

5.温通经络,除邪止痛

艾是特别好的能疏通经络的植物,一个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气血充足、经络通畅,当你有这两个条件的时候,亚健康就远离你了。尤其当孩子腹痛的时候,灸一灸,很快疼就没有了。

6.祛风解表,去湿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别容易伤风的时候,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喷嚏,这时候你就灸一会,大概10几分钟,孩子的鼻涕就流出来了,你就会看到他脸就红扑扑的,手也暖了。

湿气夏天最多,夏天的时候很多孩子长湿疹,吃寒冷的饮食,伤了脾,造成脾不运化,形成的湿,也要用艾灸,效果好,见效快,孩子也无痛苦。

7.调整阴阳,平衡五脏

我们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有阳,阳气主功用,阴为阳提供动力。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艾灸能调整我们的阴阳,平衡五脏。

8.防病保健,增强体质

我们用艾最主要来治未病,防病保健,增强体质。这个是历代以来人们所推崇的保健养生之法。

艾灸基础知识

【题外话:您的耐心就是您进步的基石】
一、艾江山的由来

艾江山的故事,艾江山的起源,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叫艾江山,大家都知道艾江山的老板叫玄奘,玄奘最初不是做微商的,是开淘宝店的,最早他不是做艾条,也不是做这个中医养生行业,有一天他在开车的路途中听到了一首歌,歌名就是林志炫的烟花易冷,他越听心里面感触就越深,然后就去找这个烟花易冷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非常的感人,我们老板就开创了淘宝店的品牌叫艾江山更爱美人,然后对产品提出了理念,执着于产品犹如执着于爱情,对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专一专注专致,所以我们公司每一款产品,产品的质量都严格把关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对外面也不夸大事实不吹嘘,不去说本来没有的效果,不去扩大夸大它,很多都是用户实实在在的体验分享出来。

二、艾灸的起源与发展史

古人有火的时候就发现火能产生热,热能缓解疼痛。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知道,太阳照到的石头,人用背部靠在上面,会非常的舒服可以缓解疼痛,那个时候灸就已经有了。古人发现用火烤着身体疼痛或者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镇痛、缓解症状,那个时候大家就对艾灸有了全新的认识。《黄帝内经》是世界上第一本对艾灸进行总结和论述的书籍,药王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艾灸器具的人。2010年中国针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艾灸的典故

1、孙思邈说“艾火遍身烧”可以活百岁。

唐代著名医学家,被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幼时体弱多病,中年以后开始喜欢上了艾灸,据其自己述说经常是“艾火遍身烧”,他尤其爱灸足三里穴。到了90多岁高龄,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2、《扁鹊心书》中记载“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3、“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4、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

《孟子.离娄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指的是大病、难治之病;三年之艾,指的是三年以上的陈艾。总结来说就是对于大病、重病,要用三年以上纯正的陈艾来进行艾灸治疗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李时珍提出“艾叶可以治百病”。现在纠正:艾灸可以灸百病,不是治百病。古人可以用艾灸治百病,因为古时候人的疾病比较简单。现代人的疾病是比较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一种病症,是多元化的。现代人的病很难用艾灸全部调理。艾灸可以作为保健养生的项目。针对骨骼、关节肌肉酸痛等问题,艾灸可以有很明显的作用,但针对胃调理、肝胆调理、睡眠调理等等,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四、艾叶的功效

传统上来讲,艾草是艾灸的主要原料,也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药物之一。

艾草被称为“百草之王”,是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以湖北蕲州(蕲春)产艾草为最佳。为什么蕲春的艾草最佳呢?因为这个地方有先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中间有雨湖,雨湖每天早上晨起的露水,照耀在雨湖当中,然后它的湿度温度是刚刚好的,所以艾叶产生出来艾草的叶子非常的厚重,它的出绒也非常的多,而疗效也非常的佳,那我们的小黄条,就是湖北蕲春生产的纯手工的三年蕲艾。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经活络、活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之功效。

艾草内服可以治疗宫寒、行经、腹痛、女性崩漏带下;外用可以灸治百病。

用现代医药学角度理解艾草,艾叶里含有一种挥发油,又名艾草油,主要成分是苦艾醇、苦艾酮,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这两种成分中含有钾类、鞣酸、氯化钾等,具有解热、止血、镇痛的作用。

我们在艾灸的时候,艾燃烧生成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且比未燃烧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可使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显著减少。艾燃烧生成物当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皮肤穴位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起到行经走络的作用。

艾在燃烧时挥发的艾叶油对体外的白色葡萄球菌、加林球菌、肺炎球菌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艾有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抑制心脏收缩、降压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而且,经常去艾灸我们的皮肤身体都会达到一个平衡,会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很多,而我们也鼓励大家做这种安全温馨无创有效深受大家喜欢的灸法。

五、艾灸的适用范围

为什么这几年艾灸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因为艾灸适合于男女老少,当然也是有一些局限性,在没有器官性病变的亚健康人群是适合艾灸的。

比如男性的颈椎调理、腰椎调理、疏肝利胆、增强体质、预防各种慢性病、等等的一些调理。女性的调理包括美白,美容祛斑,祛黄,祛痘,瘦身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乳房的保养,失眠气血的调理脾胃的调理等适用范围。

艾灸针对于老人的颈椎腰椎,四肢关节,脾胃肠道的调理,可以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老年痴呆症,抗衰老延年益寿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小儿厌食、视力疲劳、多动症、晚上盗汗、生长发育综合调理等等,但一定要经过老师的专业指导才可以艾灸

六、灸疗法

那我们说艾灸艾灸,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又称灸疗或灸疗法。灸疗法的产生早于药方。就针灸而言,灸法可能更早于针法。

灸法中从古老的化脓灸、隔物灸(盐、姜、蒜等),倒后来的盒灸、仪器灸,再到后来的回旋灸、雀啄灸,包括悬灸等等,这些都是灸疗法。现代人可能对隔姜灸和吧房灸皮肤的感觉比较排斥,因为会对皮肤造成创伤。

推荐给大家的艾灸方法—悬灸

其实在古法艾灸里面,最好的效果是悬灸,现在各大美容院很多养生馆,都弄了各种各样的仪器艾灸床艾灸仪,但是很多效果往往都不如悬灸,悬灸是20世纪90年代在艾灸的基础上开发的,是被劳动部门核准的一项新的适合男女老少以及各种体质的中医外调的应用技术。它与传统的艾灸相比有以下特点:表面不潮红、不灼热,体内没有燥热感,能够使被灸的人根据不同的症状清晰地感觉到体内有酸麻胀痛的灸感,同时能够让人体会有比较舒适的感觉,不容易产生像晕灸、上头、串气等等好的现象。大家在平时艾灸的时候,不论是哪种灸法,都会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说盒灸时不要让点燃的艾条离皮肤太近,这样很容易烫伤,要考量下艾条点燃的火头距离皮肤的距离适当调节,所以我们在买到艾条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卖给你艾条的那一个人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何去用灸哪些穴位,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悬灸时控制垂直距离在6厘米,皮肤不能有烫感和红晕,不能灼伤皮肤

七、悬灸的作用原理

1、温经散寒

艾灸可以用于因寒运行不畅的症状。比如说腿脚的麻木,手臂的弯曲不利,可以通过艾灸温补经络,驱散经络里面的寒气。达到缓解舒经活络的作用

2、行气通络

我们人体的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部联系五脏,外部联系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艾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治疗缓解各种痛症。

3、扶阳固脱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以阳气为根本,手脚冰凉,四肢不暖,艾灸可以做到扶阳固脱,温补身体,以得到正常、和谐的身体。

4、驱寒祛湿、解痉止痛

现代人常年生活在空调房间里,身体变得很寒。俗话说百病从寒而起,如果寒湿逼入脏腑,就会阻碍经络,造成很多病症。如:胃痛、经期痛经、四肢凉、腰酸背痛,颈椎病。艾灸可以直接将这些留存于脏腑的寒气排出体外。如果体内寒气严重的人,通过艾灸也可以通过手心、手指尖、足心等,也就是十二经络的井穴部位排出体外。

5、现代文明病的保健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恶性肿瘤等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早期,可以通过艾灸得到缓解,晚期也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痛苦。

八、艾灸的效果

1、使全身由内而外感到轻松,消除疲劳。

2、淡化皮肤各种斑点,如:雀斑、黄褐斑、老年斑。气血红润有光泽,皮肤质地细腻。

3、祛湿驱寒,缓解顽固的风湿疼痛、月经疼痛、颈腰椎疼痛、胃痛、四肢关节痛等。

4、调节人体的气机,达到通血、通气、通便的作用。

5、提升肌体免疫力,远离感冒等各种亚健康症状;改善体形,有助于减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提升男女性机能,延缓衰老;补阳扶正,延年益寿;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总体来说灸可以扶阳固本,艾灸是非常好的

中医艾灸之29个语录

艾灸作为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病方法,解决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传承下去。中医艾灸有哪些经典语录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关于中医艾灸29个语录吧。
29个中医艾灸语录
1.《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2.《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3.《黄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4.《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5.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6.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7.俗语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0.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11.《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晋隋时代陈延之)

12.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13.《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4.《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

15.《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6.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7.《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0.《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1.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2.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3.《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日本八偶景山)

24.《东医保健》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祛病延寿”之功。(朝鲜许浚)

25.《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唐代韩愈)

26.《诗经-王风》:“彼此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7.孔璠之《艾赋》“奇艾急病,靡身挺烟。”

28.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29.“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这首诗歌可谓是我国人民对艾的最好总结了。

国粹艾灸

艾灸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之时,便创造了艾灸,这种神奇的疗法。

艾灸不仅能养生保健,还能治病救人。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艾灸主要有六大功效: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名医,用他们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知艾者福,善灸者寿”的真理。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医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明朝名医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清·吴亦鼎《神灸经论》记载,“夫灸取于火,以性热而至远,体柔而用刚,能清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清· 吴仪洛 撰写《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玻”。
.............

随着西医的发展,中医的没落,艾灸渐渐的被大家遗忘。但是,国粹艾灸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孔子提倡“无病白灸”,孙思邈擅灸足三里长寿,都是善用艾会用艾”,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