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灸”能防治哪些疾病?

时间: 2023-03-12 08:36:14

“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灸”能防治哪些疾病

2012年7月18日,很多人到医院、中药店接受“冬病夏治”的“三伏灸”。(郑帅/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

提起“三伏天”,很多人会将其与酷热难耐、烈日炎炎等词联系在一起,但在中医眼里,三伏天也是养阳驱寒、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其中,“三伏灸”最赫赫有名。那么,三伏灸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功效呢?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今年的三伏天从公历7月17日开始。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三伏灸就是在中国农历节气三伏天,采用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中医外治疗法,因其产生的反应和功效与艾灸类似,故称三伏灸。三伏灸常选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取药物并按比例研末,以姜汁调成膏状,然后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针对病情所选的穴位上。

据《山西晚报》报道,三伏灸主要是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该病在冬天发作。《齐鲁晚报》介绍,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学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根据气血在不同季节的运动变化制订出的传统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光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高峰,尤其是在三伏天,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此时选取穴位经络进行三伏灸,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三伏灸具体有什么功效呢?《齐鲁晚报》指出,三伏灸可以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患者抗病能力,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进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中国新闻网补充介绍,三伏灸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等多种慢性病。

三伏灸虽好,但也并非人人适用。山西省针灸医院针灸五科主任张天生在接受《山西晚报》采访时指出,三伏灸主要适用于阳虚证、寒证体质的人,但孕妇、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皮肤严重过敏者一般不适合三伏灸。因此,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三伏灸。(雷雪梅)

本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宋歌进行科学把关,专家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亚健康状态调理。

三伏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三伏天一到就会很多人去做三伏灸,分别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一次。三伏灸的好处非常多,并且安全无痛副作用小,它是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三伏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三伏灸的功效与作用
三伏灸所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性较大的黄樟醚,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协同致癌作用,是52种致癌植物之一。
三伏灸的操作方法
常灸穴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神阙(肚脐正中)、关元(肚脐下3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缘一横指)。大家可以买一张穴位图查找穴位。

需要材料:艾绒、新鲜老姜、打火机、线香、牙签

操作方法:

1.取新鲜老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

2.用牙签在姜片上扎数孔。

3.然后将扎孔的姜片放在穴位上。

4.用双手将艾绒捏成宝塔样的艾炷放在姜片上。

5.用点燃的线香点燃艾炷。

6.待被灸者感觉温热的时候取下艾炷换新的姜片和艾炷。

7.每穴灸上5炷。
三伏灸的禁忌人群
1、虚寒型疾病中禁贴人群

尽管“三伏贴”适合虚寒型疾病的治疗,但这类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肺结核患者、湿热型胃痛患者都不适合“三伏贴”治疗。

2、小儿、孕妇不可贴三伏灸

小于2岁半的儿童和孕妇不可贴三伏灸。

3、热性疾病不可贴三伏灸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适合用“三伏灸”疗法 因为该疗法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黄痰、咯血、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4、特殊体质不可贴三伏灸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或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特殊体质、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都不适宜贴“三伏灸”。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中药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还须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猜你喜欢:

1. 艾灸贴的功效与作用

2. 三伏灸的有什么好处
3. 三伏天艾灸养生需要天天灸吗
4. 不能做三伏天灸的人群有哪些
5.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

“三伏天”什么是冬病夏治

“三伏天”中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下面随我一起了解“三伏天”的冬病夏治吧。

三伏灸的好处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三伏天“灸疗”,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三伏天艾灸好处多多,把握住三伏天艾灸时机,胜吃千年人参!

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处!

解暑, 祛湿,祛寒,降火。因为艾灸补充的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 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三伏天艾灸的第二大好处!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身心却是舒畅无比。这就是元气阳气充足,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 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 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 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 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所以说,古大德医 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天艾灸的第三大好处!

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三伏天艾灸的第四大好处!

延年益寿。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抚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 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 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天艾灸的第五大好处!

修心养性,也是最有收效时机。从因果的角度 讲,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疾病缠身,慢性病、疑难病,长期依赖药 物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事业障病,冤亲债主病。从中医的角度讲,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那么,风、寒、湿、暑、燥、火等邪 气被天地之双重阳气赶出体外,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人体是小乾坤,清净的身心与天地感通。

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防病、又能强健身心,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身养性。

2017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伏 前 灸---2017年6月12日~7月11日

初伏 10 天---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 20 天---2017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 10 天---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伏后加强灸---2017年8月21日~8月31日

三伏灸适合哪些人群 三伏灸禁忌人群

1 三伏灸适合哪些人群具体如下:

三伏灸主要是利用冬病夏治理论资料疾病的一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在中医上是很受欢迎的,但三伏灸具有一定适应症,并不是所有疾病都受欢迎,具体如下:

三伏灸适宜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

其次就是适宜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2 三伏灸禁忌人群三伏灸是具有一定禁忌的,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其次三伏灸对皮肤具有一定刺激性,因此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3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三伏灸是具有一定时间规定的,主要是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跟随三伏天时间表,具体如下:

伏前灸

时间:2021年7月13日-2021年7月20日。

初伏灸

时间: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

中伏灸

时间:2021年7月31日-2021年8月9日。

末伏灸

时间: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伏后加强灸

时间:2021年8月20日-2021年8月29日。

小贴士:由于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因此三伏灸对应时间不一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4 三伏灸有必要做吗是有必要的。

三伏灸作为一种防病、治病、保健的中医方法,主要是用来治疗寒性疾病,三伏天进行可以达到温阳利气、驱邪外出的效果。

具有一定降火、促进机体元气充足、祛除寒湿以及活血化瘀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好处,因此三伏灸是必要进行的。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灸”能防治哪些疾病?”,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