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艾灸使用要得法

时间: 2023-03-13 16:15:26

来源:【健康报】

艾灸可有效激发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免疫力,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

艾灸方式怎么选

一般家庭保健以温灸器(灸盒、灸筒)灸或艾条灸较为方便。使用灸盒时,调节好绑带位置,固定于施灸处。艾条灸是传统的艾灸方法,操作时要避免艾灰或火星溅落到皮肤上,同时也要注意开窗通风。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隔物灸,操作方法较复杂,建议由专业人士操作。

顺序和时间有讲究

施灸顺序 施灸时,可按照先阳经后阴经,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施灸时间 每个穴位的施灸时长一般为10~20分钟,时间越长,灸力越强。初灸者可每日1次,3次后可变更为两日1次。同时,掌握好施灸量,一般先小剂量后大剂量,穴位的选择也是先少后多,循序渐进。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也有一些施灸禁忌和注意事项。

1.孕妇一般不宜艾灸,经期女性忌灸。小儿为纯阳之体,灸量宜轻,时间宜短。

2.头为“诸阳之会”,艾灸易致阳气上行,施灸量过大会引起头疼、眩晕等症状。颜面部不宜直接艾灸,以免影响美观。大血管经行处、关节处、乳头、阴部不建议艾灸。

3.对极度疲劳、过饱、空腹、大醉、大汗、情绪不稳定及恐惧艾灸的人群,应慎重施灸。

4.施灸环境要确保安静舒适,做好通风和保暖。夏日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寒热交替致使外邪入侵。

5.除瘢痕灸外,施灸多以局部皮肤有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以皮肤有红晕为度。艾灸过程中,勿饮冷水、食凉饭。

6.多次灸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咽干、口渴、眼干、皮肤瘙痒、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甚至全身不适的症状,一般为艾灸起效的正常反应,不必过于紧张。上述症状多较为轻微,继续艾灸可使症状逐渐消失,必要时可停灸或休息一两天再行艾灸。

7.艾灸后勿饮茶,可喝一杯温水,间隔半小时以后再洗澡。艾灸后要清淡饮食,保持心情愉悦。

来源:老年健康报微信公众号

文:石家庄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 李淑彦

策划:王俊聪

编辑:王千惠 尤颖康 于梦非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艾灸使用要得法”,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