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艾灸

中医养生,|,艾灸,激发人体的自愈力(附艾灸穴位)

时间: 2023-03-16 09:02:58

经常接受艾灸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初次尝试艾灸时觉得它不会有什么太大作用,只不过是温热舒服一些而已。

但随着灸治时间不断延长,你会惊奇发现,看似不起眼的艾灸,不但把相关主治病症治愈,且身体的其他不适也会伴随艾灸而消失了……

-1-

什么是自愈力

有些人可能只是因为颈椎病才选择艾灸,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尿频、尿急、憋不住尿的症状竟然也随之治愈了。又或者是失眠没有了,鼻炎再也没有犯过了。

三分治,七分养,药物的治疗作用只占30%,祛除疾病更多是依赖于身体自身调节,即自我修复过程。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

-2-

为何有自愈力,人还是会生病?

① 先天禀赋不足

自愈力是有先天差异的,不同的孩子,体质都不一样。

② 依赖或滥用药物

药物让我们身体的自愈力成了“软脚虾”,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外力的干扰下“备受伤害”。

③ 过度消耗自愈力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会让自愈力消耗的。

④ 随年龄增长被消耗

“人过四十,肾气自半”。这里的肾气泛指自愈力。先天禀赋再充足,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一般40岁左右是转折点。

-3-

艾灸,激发人体的自愈力

《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艾灸能回阳救逆、祛瘀散寒、扶阳补正、补中益气、平衡阴阳、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强肾益寿。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在于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

-4-

提高自愈力的穴位

艾灸提高自愈力的四大穴位:大椎穴、神阙穴、肾俞穴、足三里穴。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归属脉,艾灸此穴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

神阙穴: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前穴归属足太阳膀就经,艾灸此穴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等作用。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以上四个穴位,大家有时间可以每天艾灸1到2个穴位,每次每个六位施灸15-20分钟,让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

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

艾灸一向是慢功出奇效,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

内容来源:大医至简倪海厦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孙磊 秦沙沙 王晶晶 董伟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中医养生,|,艾灸,激发人体的自愈力(附艾灸穴位)”,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艾灸养生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