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近中医的流行,一些中医的治疗手段也渐渐的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之内,其中艾灸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段。艾灸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疏通经络,让我们的身体处于更加舒适的状态之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艾灸来疏通肝经呢?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器官,肝脏的主要作用就是分泌出胆汁、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从中医学上来看肝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根经络,因为如果肝经出现问题的话对整体经络的正常畅通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可是出现肝经堵塞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在使用艾灸疏通肝经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手法?
肝在消化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肝脏能分泌胆汁。中医理论认为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胆汁来源于肝,存储在胆中。胆汁排泄到胃肠道内,能帮助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如果肝的疏泄出现了问题,则胆汁分泌排泄会不正常,同时脏腑气机受到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就会紊乱,从而导致消化吸收出现障碍。
而同时只有肝所藏之血充盈,才能充分滋养肝脏,肝气化生方才有源。所以养肝更多的要注意养血,同时控制好情绪,保持心平气和。
养肝小贴士:睡眠最养肝,古医书中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当我们躺下来的时候,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肝解毒的工作就开始了。如果不想做黄脸婆,就一定要保证晚上11点之前睡觉,让五脏六腑的自我修复工作正常运行。也要注意,久视伤肝,要经常活动眼睛,舒展筋骨。
艾灸肝俞,柔肝养血助排肝俞是肝的背俞穴,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舒经理气。肝脏功能正常,则能有效分解体内毒素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泄出去。
艾灸章门,疏肝理气促进消化“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八会穴的脏会穴,统领五脏疾病。艾灸章门能够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其实想要通过艾灸来疏通肝经是需要一定的研究的,艾灸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旦操作出现问题是很有可能给人的健康带来影响的,所以对于人们来说在尝试艾灸之前,一定要多对艾灸进行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艾灸带来麻烦。
提醒:本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
1 肝气郁结可以艾灸吗肝气郁结是可以艾灸的。
肝气郁结是指气机郁滞所致肝的疏泄功能受阻,表现为情绪抑郁、胸闷腹痛等症状,而艾灸可以疏肝理气,护养肝脏达到治疗肝气郁结的目的。
2 肝气郁结艾灸哪里肝气郁结可以艾灸太冲穴。
太冲穴是肝经的输穴、原穴,原穴的意思就是具有原动力,肝脏出现状况,就会反应到原穴上,所以该穴位可用来诊断肝脏疾病,同理也可以用艾灸的方式刺激该穴位来调理肝气郁结之症。
3 肝气郁结艾灸的好处
4 肝气郁结艾灸注意事项1、因为是以火熏灸,所以艾灸部位有伤口的不宜食用艾灸,艾灸时也要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2、极度疲劳、过饱过饥、妇女经期都不宜艾灸。
3、没有自制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不宜艾灸。
肝经湿邪那就艾灸肝经上的穴位,总共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阳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等共14穴。主要是治疗肝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哪里有好艾条?我可以告诉你
【导读】『二十四节气灸』是在特定时令节气进行温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致宜”的防治思想。同样的穴位不同的灸疗带给您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不要错过哦!
? ? ? 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在养生方面,人体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注意人体阴阳平衡。此时维持自身的阴阳平衡就变得尤为重要。
? ? ? 一般而言,“节气灸”只要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在这风和日丽、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阳春三月,顺应节气施行助阳祛寒的“节气灸”,有的放矢,是一个简便又高效的方法。
? ? ? 那么春分节气该如何养生,该艾灸哪些穴位呢?
春分节气养生保健要点:
? ? ? 中医养生与大自然的季节变换密切相关,所以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衡,以"和"为本,为一年健康打好基础。春分养生,重在养肝,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除了应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因而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宣肺补肾。
一、平抑肝阳,协调平衡
? ?春分时节,艾灸养生需要注意阴阳平衡,艾灸风池穴可以配合惊蜇艾灸我们介绍的疏肝理气、滋阴柔肝的肝经原穴——太冲,一起按揉艾灸,一阴一阳,协调平衡。
风池穴。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因此,艾灸风池穴能够调动阳热之气,从而起到壮阳益气的效果。
定位: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简便取穴方法:采用俯卧或坐位,枕骨之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
1.艾灸前按压太冲穴、风池穴一分钟;
2.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
3.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7次。
二、健脾益气,补肾强筋
? ? ?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寒暑平分,此时身体更加敏感易激,所以我们尤其要注意脾胃方面的疾病。
肾俞,顾名思义是掌管着肾脏的穴位,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体内对应着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到背部表面的穴位,可益肾填精,强壮元阳。艾灸肾俞,还可加以搭配关元、中脘等穴调理脾胃。
定位: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
简便取穴方法:俯卧,神阙(肚脐)正对背部处旁开1.5寸。
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
1.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
2.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 7 次。
三、止咳定喘,宣肺补肾
? ? ? 春分节气忽冷忽热,容易引发感冒,造成过敏性哮喘的反复发作。所以在春分之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要注意肺气的调护。定喘穴在此时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定喘穴属于经外奇穴。「定」,指安定或平定。「喘」指咳喘、哮喘。在春分之时,以定喘穴为主,配合巩固肺气的风门、肺俞,以及提升阳气的大椎、百会等穴位,能够起到预防哮喘发作、止咳平喘的效果。
定位:在脊柱区,横平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
简便取穴方法:坐位低头时,在脊柱区,当颈部最高的突起处下,旁开0.5寸。
艾灸:在春分节气前后3天,采用温灸法施灸。
1.点燃艾条,距穴位 2~3 cm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
2.每次 10~2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 1 次,共 7 次。
? ? ? 春分时节,杨柳青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此时阴消阳长是春分节气的特征,我们更需要顺应天时,调节自身的能量,以预防疾病的发生。结合养生的食疗,以及穴位的艾灸、按揉、拔罐手法,更好地调节自身的阴阳。
可以的。肝气郁结首先选用的穴位是肝经的原穴太冲穴。另外也可以选择肝经上的行间穴,章门穴,期门穴。另外也可艾灸膻中穴,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功能是善于理气。另外肝胆经互为表里经,胆气下降有利于肝气调达,因此也可以配合胆经阳陵泉穴,可以疏肝利胆。肝气郁结不能只调理肝脏,肝气郁结经常犯脾胃,所以患者可以配合艾灸足三里以疏肝健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