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秀勤
作为现代人最常见的亚健康症状之一——头痛,它一般是由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分紧张和疲劳过度引起。
中医看来,头痛与循行于头部的经脉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有关,因此通过刮拭寻找,并疏通头部经脉和颈椎头部对应区的疼痛区域,就可以快速缓解头痛症状。
【头痛刮痧方法1】
▼刮拭全头,寻找痛点,重点刮拭
1、用水牛角刮痧梳子以面刮法按侧头部,头顶部,后头部的顺序刮拭全头部。
2、刮拭时注意寻找有疼痛感觉的区域,对阳性反应的区域要重点刮拭至疼痛减轻。
【头痛刮拭方法2】
▼刮拭颈椎头部对应区
1、刮拭第2~6颈椎棘突部位。
2、再以双角刮法刮拭两侧的膀胱经。
3、最后刮拭风池穴以及颈部两侧的胆经。在有疼痛和结节等阳性反应的区域重点刮拭。
【偏头痛刮拭方法】
▼刮拭头部疼痛一侧,寻找痛点,重点刮拭
1、用水牛角刮痧梳子以面刮法刮拭头痛的一侧,仔细体会刮拭部位的感觉,寻找阳性反应区和疼痛点。
2、重点刮拭这些部位至疼痛减轻或缓解。
3、用单角刮法刮拭风池穴。
刮痧手法注解
1、面刮法:将刮痧板的一半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倾斜30°~60°,自上向下或从内向外均匀地向同一方向直线刮拭,不要来回刮。
2、双角刮法:将刮痧板凹槽部位对准脊椎棘突,凹槽两侧的双角放在脊椎棘突和两侧横突之间的部位,向下倾斜45°,自上而下刮拭。
3、单角刮法:将刮痧板的一个角部朝刮拭方向倾斜45°,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
【温馨提示】对于反复发作的头痛,刮拭症状缓解后,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病因。
本文摘自《张秀勤全息经络刮痧美容》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表现为反复的额、颞、眼眶部局限于一侧的疼痛。疼痛可表现为剧烈跳动,钻痛、胀裂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导致本病的原因很多,但往往与疲劳,情绪紧张,焦虑、急躁,睡眠不佳,月经期有关。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发作性疾病,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及羞明等症状,间歇期一切正常。其发病机制是遗传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局部颅内外血管对神经一体液调节机制的阵发性异常反应。本病属中医“头痛”、“脑风”证。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一侧头部疼痛剧烈,钻痛或胀裂痛,持续发作,发作时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多汗,心率加快等伴随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翳风、头维、太阳、合谷、列缺、阳陵泉、足三里、血海。(见图2-17-1、图2-17-2、图2-17-3)
(2)定位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太阳: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3)刮拭顺序 点揉翳风、头维、太阳,然后刮前臂合谷、列缺,再刮下肢阳陵泉至足三里,最后刮血海。
(4)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头部翳风、头维、太阳3穴,各5分钟,手法不宜过重。然后刮前臂合谷、列缺穴,重刮,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再刮下肢阳陵泉至足三里,宜用刮板角部重挂,30次,出痧为度。最后重挂血海穴,宜用刮板角部重挂,30次,出痧为度。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表现为反复的额、颞、眼眶部局限于一侧的疼痛,钻痛或胀裂痛,持续发作,发作时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多汗,心率加快等伴随症状。中医刮痧治疗偏头痛有不错的疗效。
选择穴位
选择翳风、头维、太阳、合谷、列缺、阳陵泉、足三里、血海等穴位。
翳风:在耳垂后,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太阳: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刮痧方法
手法: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点揉头部翳风、头维、太阳3穴,各5分钟,手法不宜过重。然后刮前臂合谷、列缺穴,重刮,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再刮下肢阳陵泉至足三里,宜用刮板角部重挂30次,出痧为度。最后重刮血海穴,宜用刮板角部重挂30次,出痧为度。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头痛不要忍!自我刮痧能治愈”,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