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敲打、按揉好多年,竟然因为没找准穴位而白忙活?

时间: 2023-03-05 18:04:12

敲打按揉好多年,竟然因为没找准穴位而白忙活

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中医「学生」(俗话称中医小白),我们总想借助一些中医的外治手法来调理身体(不想依赖药物嘛),例如艾灸、刮痧、点揉、按摩、敲打……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想靠自己来调理的决心越来越大,「健康自救不求人」嘛,这是很好的品行和觉悟。

然而,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搜集多方信息,认认真真地坚持自己调理,效果却不是很大,甚至微乎其微,不知道效果在哪里。

下面这些情况,你有没有亲身体验过呢?

01 特意买了中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信任这权威的取穴方法,然而,看到一些专业名词,就会一脸懵啦~

这里我们参考的教材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


看上图,如果只看插图,小海穴好像挺好找的,但一看文字,就不懂了。

看肩贞穴,会不会有疑问肩胛区是在肩背吗?腋后纹头是在哪里?




教材的取穴方法固然权威可靠,但这需要学习者掌握《正常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知道针灸学的一些方位名词,而且针灸学的方位名词跟解剖学的方位名词又不同。

02 除了难理解教材,中医小白还容易陷入「死读书」的泥潭

比如教材上说的中脘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四寸,前正中线上。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指寸定位法中的一夫法(横指同身寸)取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取中指横纹为平行线,四指并拢的宽度为三寸(有些人还忽视掉「取中指横纹为平行线」这个重要的点)。

那么我们三寸再加拇指一横指就是四寸了。这样就能找到中脘穴了。

然而,这种方法也可能出错,试想一下,每个人的腰身比例是不是都不一样?有些人腰细上半身短,下半身长,比例非常好。有些人却腰部比较长,腰身比例没那么完美。

这样我们的肚脐位于腰部前方,自然也是受腰部长短的影响而影响到取穴的准确性啦。




所以这样看,是不是说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也不对呢?当然啦,取穴并非只有一种方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变通一下,用另一种取穴方法来取中脘穴。

我们知道胸骨的最下方骨头与肚脐之间的连线为八寸,那么,这连线的中点不就是四寸了吗?这样可比脐上四寸来取穴更方便、更准确一些。

03 按揉了那么久的足三里和合谷,竟然没感觉到酸麻胀痛

足三里是养生大穴,几乎所有关注中医或者养生的人都知道这个穴位,不论是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还是失眠、痴呆、头晕等神志病,还是下肢痿痹、脚痛等腿部不适,都可以用到足三里。

合谷也一样,是很多疾病的主治穴位。头痛、眼睛痛、牙痛、流鼻血、耳聋等头面五官疾病,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连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都可以在合谷穴上治疗。

但是,多年以来按按揉揉、艾灸,你是不是没有明显的效果呢?

合谷穴按到那块肉上?足三里按到骨头上面去了?或者按到外侧肌肉去了?

这两个穴位按揉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酸麻胀痛的感觉,如果你从来没有,可能是按错了,白费劲了!

来看看路新宇老师跟我们讲解的取穴方法:




三步找准足三里

按揉前,保持屈膝状态。

① 找到起点:膝关节下方外侧的凹陷(外膝眼);

② 明确距离:外膝眼下四指宽,注意一定是以中指横纹取的四指宽度;

③ 定经纬坐标:外膝眼下四指宽与小腿正中央的骨头外一横指(拇指横纹)交汇处,骨头与肌肉的缝隙里。 注意,这里的关键点是「骨头与肌肉的缝隙」。

两步找准合谷穴



请看此图


取穴前,保持虎口向上的姿态。

① 找好起点、终点:在食指的掌指关节(手掌上和手指相连的关节),图片偏右边的黑点处为A点,偏左边的为B点(大拇指向后延长线和食指向后延长线之间的交点)

② 取中点:A点和B点中间,骨头和肌肉的结合部就是合谷穴,注意,这里的关键点是「骨头和肌肉的结合部」,不是那块肌肉。

▽▽▽

这样一看,足三里和合谷穴是不是都很好找呢?


中医按摩怎样才能找准穴位

如果我们生病了,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就会变得敏感,轻轻按压就会非常酸胀,就像报警器亮起了红灯、拉响了警笛一样。这些特定的部位,多在重点穴位或是经络循行部位上,还有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反射点或反射区上,比如足底按摩反射区。所以,找不到穴位的标准位置没有关系,找到您自己的反应点,才更具意义。因为这些反应点不但是报警器,还是调节器。经常按揉这些反应点,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告别亚健康,调理好体质,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日常按摩如何找准穴位(1)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医养生,
按摩就称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现在很多的书和报纸都讲述的很多的按摩保健的方法,但是要真的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对于穴位的寻找就是一大难题,接下来的文章就为大家来介绍如何找准穴位。中医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七百多个传统穴位。非专业人士很难记住如此多的穴位,更别说找准位置了。
穴位都找不到,又何谈保健呢?其实找穴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困难,因为穴位好比我们身体的报警器,如果
我们生病了,经络、脏腑出现了问题,身体上特定的部位就会变得敏感,轻轻按压就会非常酸胀,就像报警器亮起了红灯、拉响了警笛一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有
诸内必形诸外”。
这些特定的部位,多在重点穴位或是经络循行部位上,还有一部分在一些特定的反射点或反射区上,比如足底
按摩反射区。所以,找不到穴位的标准位置没有关系,找到您自己的反应点,才更具意义。因为这些反应点不但是“报警器”,还是“调节器”。经常按揉这些反应
点,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告别亚健康,调理好体质,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敲打、按揉好多年,竟然因为没找准穴位而白忙活?”,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