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去看中医,伸舌头一看,总是被说:“有湿气。”到底什么是湿气,湿气又是怎么来的呢?
湿邪致病,具有趋下、重着、粘滞的特点,易阻滞气机,易伤阳气。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可以将湿分为风湿、寒湿、水湿、脾湿、湿热。
湿气重的人常表现为少气懒言、大便黏腻、肥胖、经带异常、小便不利、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等。
因为被“湿”困扰的人群多,所以民间也流传着很多祛湿妙招。然而,大多数人所信奉的“偏方”祛湿,其实不一定有效。
中医 中药 养生 食疗 薏米 陈皮
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祛湿要理气,寒性的药物本身就会影响气的运行;
祛湿可发汗,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当然啦,祛湿还要健脾。健脾很重要。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红豆健脾作用其实较弱。
中医 中药 养生 食疗 薏米 陈皮
红糖温补,生姜含有姜辣素,有祛寒的作用,最不适宜祛湿热。红糖里面糖分多,甜腻容易生湿热,湿热伤脾,脾虚容易发胖;红糖、生姜都是温性,多喝不仅不祛湿,还会上火。
中医 中药 养生 食疗 薏米 陈皮
刮痧、拔罐后,皮肤上会留下红色或者紫色、黑色的印记,我们把这些叫“湿气”,是湿气的外在表现。刮痧、拔罐只能祛除身体表面的湿气。如果你是内湿,就不要盲目拔罐了。频繁拔罐,会损伤人体阳气。
中医 中药 养生 食疗 薏米 陈皮
艾叶、花椒、干姜虽然都是温性药物,但艾叶泡脚主要是温经散寒,对于手脚冰凉的患者有一定帮助;花椒主要有行气作用;干姜是温里药,都不具健脾作用。且多内服起作用,不适合用来泡脚。
中医 中药 养生 食疗 薏米 陈皮
(1)脾虚体质:熬粥时薏米要是炒薏米,红豆要是赤小豆;平时可用党参、茯苓、白术等健脾中药泡水喝;食欲差,做菜时可加入藿香调味。
(2)寒湿体质:多喝生姜红糖水;可一个月拔一两次罐;注意防寒保暖,潮湿的衣物多拿出去晾晒。
(3)湿热体质:可用栀子、大黄等泡水喝,忌辛辣、油腻、甜食。
祛湿方法不对,不辨证祛湿,等于白费力气,可能只会越祛越湿!
您有哪些健康养生问题?欢迎关注南方健康,并在评论区留言,三甲医院权威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辟谣!刮痧拔罐、红豆薏米祛湿?医生:方法不对,只会越祛越湿!”,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