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8点多钟,射阳县长荡镇宏才居委会70多岁的老党员董志林来到该镇卫生院院长室,紧紧拉住院长董正亮的手说:“你们卫生院创办中医馆,确确实实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特别是我这个老腰腿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科医院的服务,真方便!”
走进射阳县长荡卫生院,优雅的环境、整洁的病区会让人感到舒心,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医术更会让人感到放心。在这里,到处都体现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的大医情怀。自去年8月初以来,射阳县长荡卫生院为弘扬和传承祖国医学,发挥中医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的特长,先后投入80多万元,全力打造特色中医馆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该院中医馆门诊量月月增加,每天门诊人次由30多人增至50多人;由于治疗方式的多样化,疗效显著,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该院始终坚持走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凸显出不俗的特色与亮点。
该院首先让“改行”的中医药人员回归中医药岗位,至目前,该馆已拥有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1名、盲人推拿按摩主治医师1名、主管中药师1名,并招聘了退休中医主治医师2名,老中医传承人员1名。加大硬件设施投入。他们切实加大中医馆硬件投入,目前,该院内设中医内、外、妇科等诊室、针灸理疗室、康复室、中药薰洗室、中药煎药包装室等,并配备了诊察床、针灸器具、多功能牵引床、艾灸、刮痧等设备,备有530余种中药饮片的中药房,从而实现中医馆为患者提供看病、抓药和煎药治疗等全程便捷的中医药诊疗“一条龙”服务。
该院还充分利用墙体、宣传栏等载体开展中医文化、中医健康教育等宣传工作。在中医馆内走廊的两侧制作了8块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画廊,使卫生院中医文化更加浓厚,就医环境更加优雅,让患者走进医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打造中医服务特色。他们不断强化中医病历、中医处方的书写,并定期在院内进行病历评审与考核,不断提高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进一步营造中医药服务特色。扩大村级中医阵地。该院积极指导和帮助村级卫生服务站推广应用中医药。现在,该院所辖各村(居)级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建起了“中医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都在二、三项以上;同时,各站普遍应用中医药参与居民健康建档、慢性病管理及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基层农村乡镇卫生院扩大中医药服务,得到实惠最多的是普通农民患者,使一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想起了“一根针”“一把草”治疗的便、效、廉时代。该镇云安村66岁的村民洪某,患颈肩综合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该院中医馆就诊,该院中医馆医师通过小针刀、针灸、理疗等方法,为其进行了10天左右的治疗,40天后终于使洪某病情好转,且医疗费仅用了1700元,除去新医保报销部分外,自己只掏了255元。洪某深有感触地说:“像我这样的病,如去大医院住院说不定要上万元,在长荡卫生院用西医西药至少也得1000元以上,如此“简、便、验、廉”的医疗只有中医药才能做得到。”(王登科 杨炳 张建忠 王成)
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馆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中医馆环境和文化建设
1、结合我院的房屋布局和环境的绿化美化,计划以二楼六间业务用房约100平米作为中医馆,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
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的走廊、候诊区、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和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3、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
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 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提升我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的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3、我院要把中医馆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草药的使用率。
(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医馆的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以卫生院中医馆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更新中医药设施设备,促进中医馆快速发展。
1、对中医馆100平米的业务用房进行装修装饰,体现传统中式风格和文化特色。
2、购置木制中药柜、理疗床、按摩椅、屏风等中医药服务设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购置智能电炙仪、中药熏蒸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等中医药治疗设备,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服务能力。
以上是我院对中医馆建设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在场馆建设、设备配备、人才招聘、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主管局的大力支持,结合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中医馆的建设大约需要2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中医馆设施、设备和中医药文化展板,然而资金有限,恳请主管局给予大力支持,我院一定会按相关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好建设资金,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特色的中医馆,为当地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
此方案妥否,望主管局给予审核和批复为谢!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射阳县长荡卫生院打造特色中医馆”,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