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惊蛰养生做得好,一年不往医院跑

时间: 2023-03-13 20:21:10

惊蛰节令,太阳黄经位于345度。农历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蛰即“藏”也,天气渐回暖,春雷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是为“惊蛰”。惊蛰处冬春季交替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会出现雷雨或连续天阴降温,养生当调神善养安居定志,适当进补多吃清淡饮食。

惊蛰了,各种动物蠢蠢欲动,也是病源微生物和病毒泛滥时节。天气逐渐变暖,昆虫、细菌、病毒快速生长,许多疾病逐步进入高发期。惊蛰养生防病当注意预防风寒,一旦感受风寒,往往容易感冒,要注意适当“春捂”,做好保暖。

惊蛰时节,滇中地区呈现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盛产茨白花、棠梨花、桑花等陆续作为野生食材上市,为人们餐桌增加一份美味。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及自身体质差异,合理进行精神、起居及饮食调养。

惊蛰节令饮食调养,当多吃含抗氧化剂食物,以对抗身体里过多的自由基,如杏、桃、芒果、木瓜、南瓜、菠菜、橙子、葡萄、香瓜、番茄、青椒、芥兰、麦芽、葵瓜子、杏仁、核桃、腰果、大蒜、洋葱、海产类等。多吃含类黄酮食物,如柑橘、水果、草莓、樱桃、李子、绿茶等。多补充钙质,如牛奶、带骨小鱼、虾类、蛤和牡蛎等。还有豆类、豆制品和深色蔬菜。

惊蛰节气防疾病,要把握节令特点。早晚温差大,阴晴天气变化多,乍暖还寒,易导致感冒和流感,要多注意预防,饮食上认真调理,做好日常保暖,提高免疫力;不吃生冷食物,做好个人卫生,预防肠胃病。过敏体质者,特别是花粉过敏症易发,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甚至随身携带过敏药物,以防不时之需,预防过敏症。

惊蛰节令养生,要注意个人卫生,多运动,提高人体抵抗力。养生要有全局观念,讲求辨证施养。可根据体质盛衰,选择清大肠,排积滞,以健运后天之本。有便秘习惯者,更要注意清肠或补气助脾胃健运,可以用柏子仁20克、核桃仁50克、白芝麻50克,研粉,入大米500克煮粥,吃时趁热加入少许蜂蜜,作为营养早餐,能润肠通便,益气养阴,可治便秘,能够改善睡眠,帮助清理大肠。

推荐膳食

1豌豆仁炒鸡丝

做法豌豆仁200克,鸡胸肉丝300克,料酒、精盐、淀粉等调料适量,豌豆仁200克,洗净,盐水汆烫、捞出,立刻冲凉,用油炒,入鸡胸肉丝300克,加料酒、精盐适量,水淀粉勾芡,炒匀即成。

功效:达益气健脾、滋养补虚之功,适于脾胃运化弱、体虚无力者食疗,还能减少癌症和心脏病发病机率。

2洋葱炒鸡蛋

做法:洋葱2个,鸡蛋2个,精盐、酱油、花椒、香油适量,油烧至八成热,倒入打散搅匀的鸡蛋,快速翻炒,入洋葱丝煸炒,放入盐、酱油和适量水,汁烧开后,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补肺润燥、益气养身、延年益寿,适于体偏阴虚、眼干涩及老年人保健常食用。

3山药蘑菇汤

做法:条山药400克,香菇30克,木耳、金针菇适量,胡萝卜50克,精盐、高汤适量,山药去皮,捣成泥状,入高汤中煮沸,转小火煮5分钟,再将洗净的香菇、木耳、金针菇及胡萝卜丝,煮沸,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能健中补虚、除寒热湿、益肺固肾,适于脾胃虚弱、肾虚腰酸、虚喘乏力者常食,或当作健脾补气、保健身体的食物。

4五谷杂粮补血粥

做法:紫糯米、糙米、薏仁、绿豆、红豆、黑豆各50克,红枣、莲子各10粒,地瓜丁、南瓜、龙眼干各50克,枸杞、白木耳适量,分别洗净,泡水2小时,入深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煮至豆类酥软成熟,加适量糖或盐调味即成。

功效:达清热解毒、健脾养胃之功,适于脾胃虚弱、便秘体虚者经常食用。

惊蛰节令养生,仍需尊崇中医养生调养特点,辨证施善,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按不同体质类型和惊蛰节令的地域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配制药膳、药茶和食疗方,作精神调摄养生指导,或以日光浴、药浴、足疗、推拿按摩、刮痧、火疗、滚蛋疗法等措施,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作者简介

周能汉:云南省南华县人,执业医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出版中级职称(编辑)。从事过卫生防疫、卫生行政管理、中医临床,方志编修等多个职业,爱好广泛,尤喜中医、文学、科普。曾发表论文、文章100余篇。现热衷于研究中医及彝族医药,养生有心得,拜师云南省名中医王敏主任医师,跟师业余临证学习三年。拜师资深彝医药专家王正坤主任药师当门生。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惊蛰养生做得好,一年不往医院跑”,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