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前你需要先懂点经络知识
刮痧和针灸不一样,刮痧方便实行,操作简单,很多人在家里面就可以刮痧养生了。正确的刮痧手法可以治疗疾病,预防感冒,肩周炎、颈椎病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效果。
刮痧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而且还可以治疗疾病。若果刮痧操作不当,会耽误病情。在使用刮痧养生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些刮痧的知识才好。
原理:刺激经络排出“痧毒”
在现代中医中,刮痧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刮痧板来刺激经络穴位,并打开毛孔,排除“痧毒”,达到疏经通络、排除淤积在体内的毒气的作用。
“刮痧”这一名词在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是在元代,其历史之悠久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
效果:能增强免疫力和消炎
正确的刮痧手法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养颜排毒的功能。现在的医学认为,刮痧可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从而毛细血管得到扩张。
刮痧的过程就是促进皮肤血管的扩张一直到脉细血管的破裂为止。刮痧本来就是一个消散血液凝聚块的过程,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杀菌消毒的作用。
操作:懂经络才能刮痧
与其他的中医外疗法一样,经络理论是刮痧疗法的基础。只有找准经络的位置、走向,以正确的方向刮痧,才能很好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临床上,将刮痧分为补刮和泻刮,以及平补平泻等多种刮法。一般来说,补刮可以提高机体和细胞的兴奋度;而泻刮能够抑制细胞和机体的活力;平补平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刮法。
对于以上几种刮痧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而且手法、速度、方向都不同,如果没有选对方法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刮痧的手法并不重要。手法用不好,顶多是不会出多少痧,另外就是有点痛,不会有其他什么问题。
而手法好,顶多出痧比较多、不太痛而已。但要是您不懂经络,刮痧对您来讲就有副作用。
刮痧不顺着经络方向刮,有副作用
有些人刮痧时,横着刮。就是刮到中间一条以后,马上往两边分着刮,结果全是横着的。
但是看看经络图,横着是没有经络走向的,都是顺着膀胱经走的,只有这样刮才会很顺畅,这样刮出来的淤血才可以顺着膀胱经及时排出去。
而横向给它分散以后,就没有排毒的通路可以出去,只是暂时出来,又被吸收进去了,根本没有循环。所以,刮痧一定要顺着经络刮。
刮痧手法:出不出痧不是取决于手劲
刮的时候要轻轻地刮,出不出痧不在于用多大的劲。大家一定要记住,痧不是“刮”出来的,而是您体内的气血推出来的。
如果气血不足,就是再使劲刮也不会出痧。如果刮得非常痛,身体就会产生抵触,往里收,紧绷着肌肉,这样较上劲,您的力量就完全是一种内耗了。
所以,刮痧一定要舒其所欲发,勿强开其所闭,痧想从这儿出来,您就顺势刮一下,被刮的人感到很轻松,还希望您再使点劲,这样才会非常舒服,就跟挠痒痒一样,这时多刮几下,痧就很容易出来了。
刮痧与经络两种养生方式和谐的融为一体,息息相关,刮痧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可以防治疾病、缓解疲劳等,对人们的养生保健带来了神奇的功效。
女人经常刮痧好处多
1、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2、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3、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4、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
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祛风解肌的效果。
5、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
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
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刮痧是中医养生的方法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采用刮痧来达到祛除邪气、驱风散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是一种很不错的养生方法。专家指出,刮痧是通过对体表的良性刺激来达到养生效果的,它的好处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刮痧常见的好处主要有:
一、刮手脚可以起到行气通络的目的。女性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可以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可以有效的行气通络。
二、刮腹部可以通便。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导致机体吸收大量的毒素。患者可以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的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三、刮眼周可以明目。很多人都会做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起到更好的刺激作用。应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四、刮颈部能舒筋活血。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起到舒筋活血,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状态的效果。患者应选择三条路线,即从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以及从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可以起到疏风散邪的效果。
刮痧的坏处
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颈部两侧。根据病情需要,有时也可在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等处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部位刮痧。此外长期刮痧容易引起以下问题:
1、 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 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3、 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刮痧也是有禁忌的,下列情况不宜刮痧:
1、身体过瘦,皮肤失去弹力者。
2、心脏病患者。
3、水肿病人。
4、血友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5、小儿及老年体弱者。
6、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7、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8、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9、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10、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
拔罐常见问题专用工具、姿势:刮痧板由羚羊角做成,样子为长方型,边沿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膀取正座位。刮拭后会有青紫色血点。适用范围:发烧感冒、发高烧、中署、头疼、胃肠疾病、落枕了、关节炎、肌腱损伤、风湿关节炎等病症。
拔罐禁忌症孕妇的腹腔、腰底,女性的乳房禁刮。败血症病人,血小板少者慎刮。心脏疾病发生慢性心衰者、慢性肾衰者,肝腹水病人,浑身中重度水肿者禁刮。大隐静脉曲张,刮拭方位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技巧。凡龈下刮治位置的皮肤有破溃、损害、发炎都不宜用这类治疗法,病后初愈、大病、气虚血亏及饱餐、饥饿状态下也不宜拔罐。
拔罐出现意外防止与处理此外,拔罐时有可能出现出现意外,因此人们要知道一些拔罐时可能发生的出现意外及其处理办法。晕刮发生的症状为头昏、脸色苍白、发慌、出虚汗、四肢发冷、恶心想吐欲吐或神昏扑到等。防范措施:空着肚子、劳累过度病人忌刮;血压低、血糖低、过多孱弱及紧张焦虑尤其怕痛的病人轻刮。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是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疏通经络方面。常见如患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效果比较好,但是一般一次效果不明显,二三次后方有显效。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待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再进行第二次刮痧。
这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冷,低温容易诱发身体产生很多不适应,不妨自己在家试着揉按穴位或者刮痧,除去身体的不适
当我们受寒感冒 的时候,颈椎 这一块是非常僵硬 的,一定要刮痧太椎穴 ,刮热 之后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寒气外排。
这个时候就要刺激身体的阳气,用来驱逐入侵到体内的寒气邪气,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选择大椎穴。
大椎穴就是人体的阳气中心。
取穴方法:
低头时,位于颈后最高隆起的骨骼的下方凹陷处。
保健方法:
揉按:揉按这个穴位50下,直到皮肤微微发热;
刮痧:从上向下 刮拭,一般每次5 10分钟,以颈后部感觉发热为宜 。
腰不舒服,可以试着针对阿是穴和手背,
保健方法:
腰在手上的反射区在手背正中间,可先涂少许刮痧油 ,再沿手腕到中指指尖缓慢刮拭。边刮边寻找有疼痛、结节、肌肉紧张僵硬 的区域,每次刮拭15 30分钟即可。
或者直接按揉手背这两点痛处
在后腰处先涂刮痧油,然后从上向下缓慢 刮拭脊柱两侧。
由于便秘 ,大便不能及时排除,大量毒素 又被人体吸收 ,通过血液循环达到人体的各个部位。这个时候就要选择腹部的穴位来进行调理。
天枢穴对于肠胃是由双向调节的,可以调理腹泻、又可以调理便秘。
保健方法:
可以使用刮痧板 轻轻刮天枢穴 ,是非常重要的“排便穴”
或者直接点压天枢穴。
普通腹泻 : 普通轻微腹泻者可用刮板逆时针 揉按天枢穴,或点揉中脘穴 (脐上4寸)。
眼睛疲劳或者干涩,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鼻炎刮眼眶周围,就跟上学时做的眼保健操一样,刮眼眶,
眼疲劳或者干涩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眼刮眼周 ,注意穴位顺序,每个穴位1-2分钟,放松又助眠 ,再睁眼时会非常明亮有神 !
穴位顺序:眼周的晴明穴(内眼角)、攒竹穴(眉头)、鱼腰穴(眉毛中间)、太阳穴(外眼角)。
精神不振,可以考虑百会穴,百会穴是调节大脑的重要穴位,是百脉交汇之处,贯穿全身。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
保健方法:
第一,把梳子由前发际从前向后梳 ,早晨一梳脑子就清醒了;
第二,由头正中间,向各个方向刮,以百会穴为中心 ,全头放松刮;
第三,头正中向前刮,头正中向后刮,头两侧太阳穴向后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有利增强记忆力。
没事就刮一刮或揉一揉,但力度要轻 。
当肩颈疼头痛伴随着眼花 、疲劳 ,一定不能错过风池穴 ,我一般会用手指按 ,但自从买了牛角刮痧板 后,会用另一边小弧轻轻刮风池穴 , 从上向下贴着皮肤一直刮到肩井穴 ,不累手,又缓解疲劳。
风池穴 : 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头一低脑后的两个坑就是这个穴位。
肩井穴 是这个穴位很好找,我们 低头就很容易牵扯到这块肌肉 ,用刮痧板 刮这里有时候会有明显的结节 ,但不要强力,有痧出来就可以停下来了。
肩井穴 :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血海穴 : 屈膝,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肉最多的地方。
三阴交 : 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4指。
方法 : 由下肢内侧血海穴一直刮至三阴交穴 ,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 ,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出痧 为止。常刮三阴交能补血养肝。
提示 : 下肢刮痧先刮外侧 ,由上向下 ,再刮后侧 (膀胱经的位置),然后再刮内侧。
当我们出现牙龈疼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渴欲饮、烦躁易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症状。
一定要去肝火 ,先点按 行间穴、内庭穴各1-2分钟,然后配合刮痧油或按摩油,刮痧行间、内庭穴,一般都会有酸胀感 ,有的还会疼,很正常,慢慢刮开就行了
内庭穴 : 在足背侧,第2、3趾间。
痧色鲜艳 : 如果红色不是很深,说明体内有风寒的表现,这也是最正常的颜色。
痧呈紫红色、暗红色 : 这种情况多表明体内有湿热。
痧为紫黑色 : 说明体内瘀滞比较严重。痧印的轻重并不完全与疾病相关,会慢慢溃散,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1、这些部位不能刮
颈部两侧慎刮
中医临床发现,颈部刮痧存在一定风险 ,特别是颈部两侧一定不要轻易刮痧!
这是因为,胸锁乳突肌的中部分布有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属于压力感受器,如果给予刺激,会引发血压骤降,让人眼前发黑、头晕目眩。
刮痧时要慎颈部两侧区域,推拿按摩也是如此 。
2、这些人不能刮痧
哪些人不能刮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癌症、皮肤炎,或皮肤上有伤口、疤痕的人,以及孕妇、女性处于月经期,都不适合刮痧。
3、刮痧需要注意
一般人不知自己体质是实是虚,拿捏不准该补该泻,就保持力道平均,这叫“ 平补平泻 ”。第一次刮完等3 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刮痧,你不能不知这些”,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