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侯韶飞医生,中医阴阳四季分阴阳,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冬天属太阴(阴中之阴),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肝与春季相合,春风一吹,容易引动肝风,不仅会引起眩晕,而且肝犯脾胃,引起了呕吐。所以肝阳上亢证型眩晕在这个季节非常之多,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凡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是以眩晕为主症。
今天呢,侯韶飞医生根据自己的中医治疗经验,对眩晕的常用中成药及常用穴位治疗介绍给大家!
肝阳上亢
主要症状: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龄头晕加剧,面红,急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以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为主。
常用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养血清脑颗粒。
气血亏虚
主要症状:眩晕绵绵,动则加剧,劳累则发,面色少华,神疲懒言。舌淡,边有齿印,脉细。
治法以补益气血,调养心脾为主。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复方活脑舒胶囊。
常用适宜治疗
1.外敷法
填脐疗法:黄芪、(备注:详细介绍见每天一味中药之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敷涌泉法: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刮痧法:头部(百会、太阳、风池)、背部(肝俞、肾俞)、前臂内侧(内关)、下肢外侧(足三里)各1~2分钟。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头条”关注侯韶飞医生。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留言。
眩晕首先应该明确病因,依据病因进行后续治疗。
导致我们出现眩晕症状的病因主要有颈源性,颅内因素,位置性眩晕等。在治疗前,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在进行对因治疗。
颈源性眩晕患者首先要治疗颈椎病,病情轻者,可以通过理疗,或者使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的药物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则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头晕明显的患者了给予止晕对症治疗。
颅内病变,脑梗患者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对症治疗,常常进行溶栓、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如果是颅内占位病变,则需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良恶性病变,排除禁忌后进行手术治疗。
位置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眩晕疾病。耳石症患者,需要进行耳石复位,经过复位治疗后患者头晕症状可明显改善。必要时可以给予止晕对症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美尼尔氏病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东莨菪碱0.6mg口服或肌注,每4~6小时1次,可以减轻胃肠道症状;倍他司汀4~8mg,每日3次,以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解除迷路积水;美克洛嗪25mg,每日3~4次,可抑制前庭系统,减轻症状;安定2~5mg口服,每6~8小时1次,以解除焦虑。
如发作次数频繁,症状严重,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破坏迷路或切断前庭神经。
〈2〉其他类型的眩晕在进行病因治疗同时,应进行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
可选用茶苯海明(晕海宁)50~100mg口服,每4~6小时1次或盐酸敏克静25mg口服,每日3次。
2.中医药治疗
〈1〉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0克、石决明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代赭石30克(先煎)、川牛膝10克、益母草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茯神12克。
〈2〉痰浊中阻: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乏力,纳呆,或时吐痰涎,苔浊腻,脉滑。
治法:祛痰健脾。
方药:半夏10克、白术10克、天麻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生姜2克、大枣6克、甘草6克。
〈3〉瘀血内阻:眩晕伴头痛,痛有定处,心悸烦闷,疲倦乏力,唇舌紫暗或舌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生新。
方药:当归15克、生地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赤芍6克、枳壳10克、柴胡6克、桔梗6克、川芎6克、牛膝6克、天麻6克。
〈4〉气血亏虚:眩晕在活动后加重,神疲气短,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胖,脉细或虚大。
治法:益气养血健脾。
方药:人参15克(另煎兑入)、黄芪25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地黄12克、肉桂6克、牛膝12克、炙甘草10克。
您好,眩晕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闭目,选样最适体位,也可通过药物来治疗,中药治 疗家威 前面英文 B F T 接着 3 3 5,缓解期可选用各种镇静、催眠药。眩晕症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极有益处的。辨证施治或针灸治疗。还可用高压氧疗法、脊椎牵引、脱敏疗法、激光治疗、血液疗法等来治疗。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眩晕症怎么治疗?”,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