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刮痧

有湿气就来拔火罐?真的对症吗?看完这5点你就知道了

时间: 2023-03-28 01:34:52

有湿气就来拔火罐真的对症吗看完这5点你就知道了

到了伏天,不知道怎么了,好多人来针灸科主动要求拔罐,甚至有同事四人结伴而行前来,一度造成就诊拥堵。还有很多朋友发微信询问,拔罐到底可以干嘛。

那么下面咱们聊一聊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到底是干嘛的。

中药、针刺、艾灸、拔罐、刮痧、刺络放血等等,都是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都是我们治疗疾病的途径,相当于是医生手中的武器,用来对抗疾病的。而武器本身脱离了医生,意义也就不大了。

中医的就诊流程

一般的就诊流程是,您过来中医科或者针灸科,说自己有什么不舒服,我们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采集您的病情资料,然后经过自己的分析,确定病名,明确病因,然后决定用什么治疗手段给您解决问题。

多么合理、多么有逻辑的过程。为什么有患者就诊就直接来要求:“大夫,我要拔罐,我湿气重。” 因为这都是电视节目教的,或者不客气的说是不负责任的电视节目教唆的!(听到这种目的就诊的患者,我本人的心态如图,心好累)

每个人都湿气重吗?

听患者描述,好像是上海当地某电视节目叫什么X诊所还是X医生,讲背部刺血拔罐可以去湿气。

首先,我没有看过电视节目本身是什么样子,就患者给我描述的这句话,我要说两点:

第一,有可能湿气重是一个伪概念。

第二,即便是湿气重,也不是需要刺络放血拔罐的。(放血疗法是治疗局部淤血过重,有血络淤堵的表现,对于祛湿真的无益)

湿气重本身不是一个准确的中医诊断,准确说是寒湿或者湿热,或者痰湿内蕴,湿阻中焦,等等,诊断会描述清楚这个是寒湿还是湿热,或者说湿邪在的部位,中医本身的逻辑性是很强的,到了某些所谓的中医科普就变成“湿气重”了。

湿气是怎么产生的呢?

1.外湿侵淫

每次到了夏至以后的夏天,雨水充沛加上高温,整个地面像蒸笼一样,湿热蔓延,对于正气偏虚的人(注意重点,敲黑板),或者长时间在外面高温作业的人,就容易被外界的湿热侵袭,或中暑,或发热,或水肿,或浑身困重,症状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大部人来就诊的,并不是这种类型。很少是因为外湿造成的,因为现在有空调,可以抽湿降温。

2.湿邪内生

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依靠脾胃的正常运转,来维持人体内的环境稳定,上面的肺脏和下面的肾脏辅助来帮助水液代谢,并且,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脾胃肾的阳气来支撑动力。

知道了正常的水液代谢,那么不正常的水液代谢产生的就是湿邪和饮邪,以及痰邪。(痰饮两位表示幸亏自己不出名,不然以后来针灸科拔罐就是要祛痰了)

一般什么情况会有湿邪呢?

过度食用冷饮,损伤了脾胃的阳气,湿邪就内生了自己本身的运动比较少,脾胃虚弱,吃太多的水果,或者把水果当饭吃,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内生寒湿。

既然大家现在了解了,湿邪内生是脾胃阳气不足或者冷饮过多,那么所谓的祛湿,应该怎么做呢?

对啊,健脾胃,温阳化湿

拔罐到底可以祛湿吗?

可不可以祛湿,要看拔罐的方法和穴位啦。在背部的膀胱经拔罐可以疏通膀胱经经气,并且膀胱经上面有脾胃的背俞穴,通过拔罐后,可以疏通脾胃的功能,应该是可以改善您目前的不适感的。

我们要怎么拔罐呢?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患者觉得拔罐越多越好,有的大夫也没有跟患者解释就惯着患者,拔罐成刺猬。如图:(以下是错误示范)

我不是很理解,这种“澡堂子流派”的拔罐的治疗目的是啥?这么多罐,是在标榜谁拔得多谁的技能好么?这些罐的位置都在哪些穴位?

所有的治疗都有弊端,中医的很多治疗都是有损伤的(针刺破皮,拔罐损伤皮肉),我们作为中医大夫,应该为患者衡量获益和损伤,应该是以最少的损伤,获得最大的治疗获益才对。每一针的针灸都是应该针的,每一个罐都是拔在穴位上或者经络上面。

观念

我个人的观点,任何一种治疗手段,应该是以最少的刺激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应该越治疗,患者的病情应该越不依赖治疗手段本身,最后病好了,不需要治疗了。

举个例子,很多病需要一直药物维持甚至,服药量越来越大,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很多人依赖于针灸拔罐,几天不拔罐浑身难受,来拔罐又追求吸得紧不紧,拔得罐多不多,要越紧感觉越舒服,(您是来舒服的,还是来治病的?)我觉得,针灸拔罐治疗如果走到了这个方向是非常不绿色可循环的。也一定不是中医的本源所追求的。

如何拔火罐能去湿气 拔火罐去湿气的方法

众所周知,拔火罐的一个作用就是去湿气,那么拔火罐真的能去湿气吗?下面我分享了拔火罐去湿气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拔火罐去湿气有用吗
我国的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身体的防湿祛湿有很好的疗效,比如说现在只是在农村地区或者较偏远地区才会使用的拔罐疗法就对祛湿很有效果。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近几年来拔罐疗法在都市也开始流行起来,可见这一疗法确实经得住实践考验。
如何拔火罐才能去湿气
通常丰隆、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有利湿作用。具体功效又有所不同,丰隆偏于健脾祛痰,阳陵泉偏于祛除肝胆湿热;阴陵泉偏于祛脾胃之湿。另外,足三里、商丘等穴也有一定的健脾化湿作用。

体内有湿,拔罐效果不理想,最好配合食疗、中药、针灸等。比如常食用薏米、芡实、扁豆等;同时针灸上述穴位等。可以找中医开中药调理。
春季祛除湿气的方法
第一:增加运动

数据显示,一般体内湿气比较重的人都是比较缺乏运动,如果越是不爱参加运动,那么体内淤积的湿气就会越来越多。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五脏六腑受到湿气的侵入,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令体内的器官运行加速,这就会令体内湿气排除体外的速度增加。常见的锻炼方法有很多,例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练太极等等。

第二:饮食清淡

想要尽快、健康的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和水分,那么就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肠胃系统。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并且多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例如水果和蔬菜,少吃一些肥肉、油炸食物、刺激性食物等等,避免出现消化不良。

想要知道去湿气的方法,那么日常就要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例如冷饮和凉性果蔬。如果一定要吃,那么最好在烹调的时候适当的增加一些葱姜蒜。

第三:不长期处在潮湿的环境

体内湿气增加,出了不爱锻炼、身体中产生的湿气之外,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长期处在一个潮湿、阴冷的环境,那么外界的湿气就会很容易入侵到我们的体内。

去湿气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就是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具体如下:

1、不直接睡在地板上,特别是夏天的时候;

2、阴雨天气减少外出的次数和时间;

3、日常穿衣服、盖被子等等一定要选择晒干的,而不能够穿潮湿的衣物;

4、洗完澡或者淋湿之后要立即擦干水分;

5、卧室多开窗,令空气流通;

第四:常吃葱姜蒜

葱姜蒜着三种食物不仅仅是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作用很多的中草药。例如身体中寒气、湿气比较大,那么一碗滚烫、热辣的姜澜能够快速的令身体暖和起来,并且迅速发汗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所以老中医曾经说过,饭后三片姜,无病又健康。

第五:薏米粥、淮山汤

去湿气的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喝薏米粥和淮山汤,薏米具有很好的消肿利尿、祛除湿气的作用,淮山对于去湿气的总用同样很好。常见的去湿气食材有很多,例如红豆、党参、茯苓等等。这些药材不仅能够去湿气,同时还可以去除水肿,达到美容的效果。

第六:少盐

如果体内摄取了过度的食盐,那么很容易引起水肿,并且体内湿气增加。所以日常饮食最好不要放太多的食盐,这样有助于肾脏排水、去湿气。

第七:戒烟戒酒

戒烟戒酒不仅仅能够令身体更加的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去湿气。

第八:艾灸

到正规的药店都买艾草,点燃之后放到关元穴熏着,这种艾灸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去湿气的方法。

第九:有规律的睡午觉
八款煲汤食谱祛除湿气
1、茯苓骨头汤

材料:猪脊骨500克 、茨实50克、薏米30克、土茯苓(干)30克。

做法: 将猪骨头冲洗干净备用。茨实、薏米、土茯苓洗净备用。瓦煲内放适量水,将猪骨头倒入。倒入茨实、薏米、土茯苓。开大火烧开。用汤勺将浮沫撇去,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即可。

2、淮山猪骨汤

材料:茯苓、淮山各15克,炒扁豆、薏米、谷牙、麦芽各10克,陈皮1/4个,猪骨500克。

做法:猪骨斩件焯水。各种药材用热水洗净,陈皮刮去囊。除猪骨外所有材料加适量清水煲滚,后放猪骨再煲滚,小火煲至扁豆软烂(大概1.5~2个小时左右)即可。

3、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4、咖喱鸡丝羹

材料:鸡肉400克,红萝卜、薯仔各150克、洋葱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丝、姜丝各10克,咖喱粉20克,鲜奶250毫升。

做法:鸡肉洗净切细丝,马蹄粉芡拌匀,起油镬炒至刚熟就铲起;红萝卜、薯仔、洋葱去皮切丝。起油镬下蒜茸、辣椒丝、姜丝炒香,溅入绍酒后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滚后下红萝卜丝和薯仔丝至熟,下鸡丝、青豆仁、洋葱、鲜奶、咖喱粉和适量食盐少许、胡椒粉白糖,推入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许生油便可。为3~4人量。

5、拍姜韭菜滚猪红

材料:生姜60克、韭菜100克、猪红500克。

做法:生姜去皮切块,拍裂;韭菜洗净切段;猪红清水漂洗。在镬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猪红滚熟后,下韭菜,下盐、油便好,为3~4人量。

6、狗肚鱼大芥菜汤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

做法: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腍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

7、藕丝百合汤

材料:莲藕、百合、冰糖。

做法:将莲藕清洗干净,然后去除外皮之后切成细丝备用;新鲜的百合剥片之后也是切丝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之后加入准备好的莲藕丝以及百合丝;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等到莲藕和百合变得软烂之后加入准备好的冰糖,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直接起锅服用了。

8、丝瓜咸蛋麦片粥

材料:丝瓜、咸蛋、麦片、粳米、麻油、料酒、食盐、味精以及葱末。

做法:将丝瓜去皮之后清洗干净,然后切丁备用;将咸蛋清洗干净住了之后去壳,切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之后浸泡二十分钟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以及粳米,大火烧开之后小火慢炖直到开花;随后放入准备好的麦片、丝瓜以及咸蛋;熬煮成粥起锅之前加入准备好的食盐、料酒、麻油、葱末以及味精,然后就可以直接起锅服用了。

身体有湿气拔罐好使吗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养生方法,的确具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作用。对于外湿体质的人来说,效果较为明显,但有内湿的人则适合用中药调理。这也正是有的人拔火罐有效,有的人无效的原因。如果身体不舒服需要拔罐,最好分清体质外湿还是内湿。

中医认为,体内多湿是现代人通病。同样是“湿气重”,由于发病部位及症状表现的不同,分为外湿气和内湿两大类。外湿是由盛夏气候潮湿,或居家潮湿、涉水淋雨、穿着湿衣、洗浴后即吹空调等原因,外邪侵入人体,使体内水液不得蒸发,水湿停聚而成病。常表现为风湿关节疼痛、腰酸背痛等。内湿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熬夜过多,常食油腻、甜食、辛辣、烧烤,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出现舌苔厚腻、口舌无味、口渴烧心、食欲较差、腹脘胀气、大便稀溏、长疮长疱等症状。

体内湿气重拔火罐好不好 拔火罐对身体的作用

对于拔火罐我们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很多人体内有湿气都会选择用拔火罐的方法去除,拔火罐对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调和脏腑,祛除病邪,疏通经络等作用,但是在拔火罐的时候要多多注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体内湿气重拔火罐有用吗

拔火罐可以去除湿气,不过可能导致风邪入侵,建议不要多拔。
湿重”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体内水分比较多,比如比较胖、浮肿的人,就有可能是湿重。湿为“有形之邪”,具有沉重、秽浊、黏滞的特性,湿是下坠的表现,往往会表现为脚部水肿,去到哪都想找地方坐下来、躺下来,很容易睡着,做体检没有发现问题。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拔火罐的作用

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协助诊断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祛除病邪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双向调节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2.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3.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4.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5.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6.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有湿气就来拔火罐?真的对症吗?看完这5点你就知道了”,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刮痧信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